-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二十二)——国家运动健将:中国自行车运动员、教练员 邬伟培国家运动健将:中国自行车运动员、教练员邬伟培邬伟培 1982届校友1966年出生于上海市,中国自行车运动员、教练员。1980年进上海市风雨操场业余体校训练,上海自行车队高级教练。1982年获上海市第六届运动会40公里个人计时赛冠军。1983年入选上海市自行车队。同年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获3公里个人第一名。9月在第五届全运会时达到了运动健将标准。1984年进国家队,同年在全国公路赛中获个人总成绩、团体总成绩、100公里三项冠军。1985年在全国首届青运会中又获70公里团体和3公里、1公里个人冠军。1986年在第十届亚运会上,与队友合作获100公里团体冠军。1987年获香港万宝路自行车赛40公里个人冠军,也是100公里团体冠军的成员。同年在亚洲锦标赛中又获100公里团体金牌和178公里团体银牌。在第六届全运会上获1公里冠军。1990年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获100公里计时赛冠军、4公里追逐赛亚军。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获1公里计时赛第三名。1983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97年退出赛场,任上海市自行车队教练 。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二十一)——卫生部法制与卫生监督司司长赵同刚卫生部法制与卫生监督司司长赵同刚赵同刚 1968届校友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创会会长 。曾任卫生部法制与卫生监督司司长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局长 。担任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卫生法(第2版)》 和《卫生法(第三版)》 的主编。赵同刚同志长期从事卫生法制、卫生监督、医学教育以及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在卫生法律框架研究、推进卫生依法行政、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建立餐饮领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企业诚信责任制以及在卫生监督执法中推行监督意见公示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二十)——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葛大汇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葛大汇葛大汇,1968届校友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发表文章1.《论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专业独立与权威--对上海教育评估院机构改革的思考与研究》,教育理论与实遥束拒践,2009/02/102.《教育评估中介的组织属性与法理分析--论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方向》,理论界,2008/12/103.《教育评估中介的组织属性与法理分析--论教育评估机构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方向》,上海教育科研,2008/12/154.《中小学教研组、科研室等设置的目的与效用--论我国中小学校内组织建制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205.《破冰之旅能走多远--漫话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上海教育科研,2007/03/156.《累计成功的高校入学政策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06/017.《地方行政的预算政治与主体问责--安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现状调查之二》,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6/108.《执行中的中央政策与地方决策机制--以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维持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6/03/019.《政策执行中的地方决策与变异--安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现状调查之一》,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5/1010.《评价课程改革的若干要素》,教育发展研究,2003/06/1511.《招生考试制度、技术的问题与发展--兼论政府应该如何治理考试》,上海教育科研,2005/09/1512.《分流与证书资格入学--德国基础教育考察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3/06/1513.《预科证书与终身教育--法国基础教育考察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3/09/1514.《寻找校本之外的相对概念:开放--论城市中小学发展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1/2915.《论教育策划》,教育发展研究,2004/09/1016.《对教师评价中的权力与人性的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2917.《对校本教师培训的再评价》,上主浆海教育科研,2004/05/1518.《多渠道筹资体制在义务教育阶段适用性的反思》,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7/2019.《MPA2002年全国考情分析报告》,中国MPA通讯,2003/2;20.《评价课程的若干要素》,教育发展研究,2003/6;21.《法国:精英高考与终身教育》,中国考试2003/5;22.《德国:刚柔并济的高考》,中国考试2003/6;23.《面向市场,学会经营――中小学管理的必由之路》,《中小学管理》2003/10;24.《当事人的权力与责任》,上海教育科研,2002/03/1525.《高校扩招是否泡沫教育--教育三人谈》,教育发展研究,2000/01/1526.《创新教育:经济驱动还是人性炼寻犁渴求》,上海教育科研,2000/02/1527.《语文学能组合测验的编制--阅读和语言表达部分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0/04/1528.《学生课业负担归因分析》,教育探索,1997/08/1029.《高考如何考查语文学能》,上海教育科研,1997/04/1530.《学生课业负担归因分析》,教育探索,1997/131.《基础教育校内课程改进之探索》,香港教育研究学会文集,1997;32.《作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测量)》,上海教育科研1995/11;33.《教育者,面对儿童沉重负担的责任》,教育参考,1995/1;34.《教育评价命题的几个问题》,江西教育科研,1992/10/2735.《学能测验因素结构构想》,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08/2836.《语文学能对其它学科的统摄意义》,上海教育科研,1991/06/3037.《创造力与人格教育》,上海教才桨婶雄育科研,1990/01/31个人成就1.教育部考试中心八五重点课题ACT模式学能测验研究――学提全欢能测验研究(语言与阅读部分),获教育部1998年度全欢洒阿狱国师范院祖兆达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2.上海市教委九五重点课题《人格教育实施方案》,获上海市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998;3.教育评价涵义的多元性及其他》,教育评价,获1998年全国普通教育评价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三等奖;4.《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测验与功用》,上海教育,获1998年全国普通教育评价学会第一届优秀成果奖;5.《ACT模式学能测验研究་学能组合测验研究(语言与阅读部分)》‚(获教育部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1)6.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九五重点课题《经济发达地区升学考试社会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0179],获2000年度上海市教育学术出版基金;7.《升学考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对应试教育的剖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获上海市教育学术出版基金2001);8. 浙江省教委2000年度省级重点课题《良知教学模式研究》,获2000年度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9. 《论考试行政中政府应该做什么并且怎么做》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06.10;10.《累计成功的高校入学政策探析》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决策咨询奖,2008.5主要著作1.《人格教育:走向21世纪》,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2.《升学考试的问题与研究――对应试教育的剖析》,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版;3.《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百家出版社2000年版;4.《唤起良知走向卓越――良知教育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衡山夜话――教育50问题纵横谈》,三人对话集作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6.《东海夜话--教育与社会问题对话》,三人对话集作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7.《象山教育管理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曾授课程:教育学、管理论著选读、学业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督导、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卫生学。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考改革:累计成功证书组合考试制度》研究。校友寄语:我的母校徐汇中学 ,有世界视野 ,足球好 ,老师真诚, 我的父辈们说这是一所好学校呢!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十九)——松江区区长、区委书记杨国雄杨国雄历任市工业党委秘书长、副书记,松江区区长、区委书记。2006年11月起任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书记、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国雄同志在国资委工作五年多,五年任期,以国雄同志为“班长”的市国资委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国资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按照市委2008年9号文件精神,市国资委加快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国资布局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稳步推进企业整体或核心资产上市,国有资本的证券化率显著提高;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改革,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完善各类国资监管体制,本市的国资监管基本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校友寄语:徐汇学子,希望珍惜在母校的时光,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阅历、锻炼自己的能力。衷心祝愿母校越来越好!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十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徐志啸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徐志啸徐志啸,1967届校友浙江镇海人,1948年7月生。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生(77级),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79级),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86级)。复旦大学文学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文学博士(1988年)。先后师从陈子展先生和林庚先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古代文学两个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国际东方诗话学会理事。甘肃省特聘“飞天学者”、西北师范大学讲座教授。曾兼任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客座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香港岭南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客座研究员、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传播与中文系兼职教授、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兼学术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泰国皇太后大学汉学院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韩国忠南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外比较文学,以先秦文学、中外文学关系及海外汉学为中心。已出版学术专著及论文集《楚辞综论》、《诗经写真》、《楚辞展奇》、《玄妙奇丽的楚文化》、《中外文学比较》、《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简史》、《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古典与比较》、《日本楚辞研究论纲》《叶嘉莹与中西诗学》、《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简明中国赋学史》、《楚辞研究与中外比较》等十多部,编著《历代赋论辑要》、《中国古代文学在欧洲》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独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独立主持并主要参与完成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一项。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 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十七)——汪薇玉 上海市十大旗袍文化大使之一、上海旗袍沙龙创始人上海市十大旗袍文化大使之一、上海旗袍沙龙创始人汪薇玉 图片汪薇玉,1967届校友大学毕业后任日语资料室翻译、中国经济建设委员会海外部理事、被市妇联聘为《上海市百万家庭学礼仪》讲师、东方讲坛讲师。说到汪薇玉的优雅气质形成还得从她的母亲说起。母亲是苏州东山人,当年在东山有两个大户人家,而母亲就是其中一家的千金小姐。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汪薇玉的偶像,因为母亲的举手投足总是那么优雅,让人赏心悦目。平时母亲爱穿旗袍,每次和母亲出去总会引来路人赞赏的目光。母亲在教育女孩方面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定,她最反对女孩子咋咋呼呼,坐没坐相,立没立相。家里请客吃饭时一定要长辈先入座;没有佣人时小辈就要给长辈添饭,这样的规矩是不能乱的。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母亲从没有让汪薇玉单独去逛淮海路,她认为女孩子是一定要陪的。在母亲的熏陶下,汪薇玉成长为一个爱美爱看书的女孩,可是那时的环境已经不允许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了,母亲的许多旗袍也随着“扫四旧”而剪掉了。记得有次一件衬衣破了,爱美的汪薇玉就在破损处绣了朵花,但却被批评说是“资产阶级思想”。但是爱美之心挡不住,她会经常翻看母亲的相册,把母亲仅剩的一件旗袍披挂在身对镜比试。随着政治形势的宽松,人们的衣着也逐渐鲜艳起来。有次汪薇玉意外的在南京路发现有旗袍买了,她毫不犹豫化了198元买下旗袍,但是还是没敢穿到街上去,只在家里穿了几次又放入箱底了。日子似流水,汪薇玉退休了,热心肠的她积极投身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去。她成了居委会的编外干部,每次为灾区捐款,她捐的数额在小区总是名列前茅;她担任小区合唱队队长,比赛后总能捧回第一名;她是小区老年学校的日语任课老师;她成为侨联工作的联络小组负责人,动员国外亲友创办注册漕河泾开发科研项目公司,为国家填补空缺项目;她被古美社区聘为妇联委员,又被市妇联聘为“文明礼仪”讲师团成员,为各小区讲授文明礼仪知识。汪薇玉爱美的天性仍然保持着,每次外出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看她:身材玲珑姣小,着一件剪裁合身的旗袍,微微上翻的卷发,一双深邃的眼睛蕴含笑意。人们总是在猜:她是模特?是演员?她让人一见就感到特别亲切。每次去演讲,汪薇玉优雅的气质会吸引所有的听众。她讲课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女性,如《心态和语言》、《放下,才能快乐》、《善良与宽容》、《女人味的魅力》、《追求优雅》、《享受并快乐每一天》等。她的讲课循循善诱言辞优美,深受中老年女性朋友的欢迎,往往每堂课都欲罢不能。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十六)——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仁泽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仁泽汤仁泽,1967届校友江苏常州人,1951年生。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1992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硕士,1995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研究生院文学博士课程修业。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话说中国·枪炮轰鸣下的尊严》(2005年)、《维新·傈皇·(知新报)》(2001年)、《(仁学)校注》(1998年)、《经世悲欢:崇厚传》(2009年)等。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 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十五)——美国 中美邮报 社长 书法家屠新时美国 中美邮报 社长 书法家屠新时屠新时1966届校友现任美国《中美邮报》社长, 总编辑、纳罗帕大学和科罗拉多学院中国书画课特聘客座教授、落基山中国书法研究会会长、丹佛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 美国汉字书法教学学会理事, 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美国科州州长及联邦参议员亚太裔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1-1987年间,任上海《青年一代》杂志记者、副主编;获有两个大学专业文凭。1987年秋赴美留学,1990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4日,他在美国中西部丹佛市创办了中文周报《中美邮报》。1998年6月,在美国和北京中国美术馆,分别举办了“屠新时旅美十年书法展”,同时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书法与中国大智慧》一书。1999 年12月在上海图书馆由上海海外交流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等主办的「跨越千年—屠新时旅美书法展」和系列中西文化演讲活动,上海教育电视台还拍摄了《亦中亦西穿梭人》电视专题片,1997年秋季起,先后在美国两所大学开创《经典中国书法与文化》课程,将书法艺术与文化哲学相结合,成为一门正式选修课,受到美国学生的欢迎和大学校长的称赞。他的书法作为给美国总统的礼品送进了白宫。1997年荣获美国名人研究学会 (ABI) 颁发的「国际文化成就奖」。丹佛市艺术博物馆内中国馆从1999年起永久收藏并展出屠新时两幅书法作品。新世纪以来,他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校举办了十数次中国书法艺术讲习会,参加文化艺术及传媒学术会议, 致力于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交流传播与教学实践。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 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十四)——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李天震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李天震李天震 1964届校友1958年至1964年就读于上海徐汇中学;1964年9月考入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前身);1968年10月大学毕业后,务过农(中国人民解放军42军潼湖军垦农场)、做过工(上海海运局“大庆1轮”水手)、读过研(复旦大学拉丁美洲研究室研究生)。1974年4月进入上海市政府(时称:“市革会”)工作,先后参与“国际组”、“工交组”、“外事组”工作。1978年10月始,从业于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先后任职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88年5月,调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党组成员。1990年代初,回归国营企业从事党务工作直至2006年退休。复旦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从法国革命看政权在改变所有制中的作用》;《罗伯特-肯尼迪〈十三天〉中译本译者的话》(苏美两霸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争斗)。退休后出版外事随笔:《小白楼忆旧》;应微信平台“外交官说事”稿约发表多篇外事纪事。校友寄语:1958年十二岁时我考入徐汇中学;直到1964年高中毕业,我在母校徐汇中学度过了自己完整的中学学涯。从初中到高中的六年,在我的知识积累和思想成长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六年,我跟着良师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不断以最新的学业精华充实着自己。我们有着最好的老师:刘铁江,杨祥谱,胡湘娟,郭锡溥,胡豪,周揆天,黄少梅,施品祥,金兆琪,张信富,周汉生,王清华等,他们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己任,引领着我们体认知识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照亮了学子人生的路程。1961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而在思想成长的历程中开了一个新生面。从此时起,在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下,我开始贪婪地阅读政治理论书籍,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取向。列宁的小册子《论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来源》,毛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以及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我的思想启蒙。当时,有两个观念在我头脑里是深深扎下根的,其一,是毛主席的教导:“青年应当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第二,则是团组织的告诫:“入团就是参加革命;共青团员区别于一般青年之处在于,他是一个自觉的革命者,一个确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先锋战士”。我把马雅可夫斯基的名言“假如你是一个共青团员,就要以实际行动来巩固这个称号”当作座右铭,不断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地去求得政治上的进步。读马列,我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有了自己最初的理论思考;在参与学校团委、学生会工作的过程中也接受了一些社会实践和群众活动的磨炼,凡此对我的思想成长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90年,母校徐汇中学建校140周年,校庆筹备组约我撰写纪念文章,我在《一个令人眷恋的时代》标题下写道:“今天我所具备的一切知识、智慧、信念和力量,几乎都发源于我的中学时代。…在中学,我完成了从少年向青年的迈步,而母校精神的熏陶和师辈学长的教诲,在这一‘迈步’中所起到的正是‘指点人生’的作用。我永远不会忘记‘红五月活动’中响彻整个校园的《高举革命大旗》;忘不了学雷锋运动中沁人心胸的那支《接过雷锋的枪》。在当时,‘红’与‘专’的结合是一种催人奋进的追求,学生会主办的黑板报题头便是《红色徐汇》。在这样一种追求之下,我们生活得非常充实,不仅有勤奋攻读,也有理性思考;不仅有个人的攀登、进步,也有集体精神的发扬光大。那时候,品学兼优的团干部受到市级领导的好评;普通学子的习作被收入《上海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篮球队称冠全市(中学);民乐队饮誉学坛…...。大凡置身那个时代的同学,人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天天向上的激奋。我正是在这样一种激奋之情中告别了中学时代的。”包括中学六年在内我的整个青、少年时期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度过的。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虽然人们并不富裕,但内心是充实的,精神是向上的,风气是清新的,社会是干净的。虽然有人会感到不高兴,但大多数人确怀有幸福感。我们说着自己想说的话、做着自己想做的事,那时候的我们没有愧对历史,我庆幸自己在这个伟大时代出现的时候能够躬逢其盛。回望中学生活,我,感恩我的母校徐汇中学 !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十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贻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陆贻通陆贻通 1962届校友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由中国科协派遣前往德国参加“集约农业环境规划国际培训”。主要从事生态毒理学、农产品有害物质分析、农药残留检测及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曾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系系主任、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环境污染与防治》、《科技通报》编委。先后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攻关》、《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3项。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5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4部,译1部。21世纪教材2部。先后赴西班牙、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进行科技合作交流和联合培养研究生。1995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环境保护现金工作者”;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校友寄语: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希望你们珍惜在校时光,刻苦努力学习,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热爱科学,大胆创新,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1962届校友 陆贻通2024年3月12日于上海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十一)——交通大学管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仰书刚交通大学管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仰书刚仰书纲 1961届校友196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师从杨槱教授,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 年为副教授;1992年为教授。曾经获得四川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1);上海市先进科技企业家称号(1993);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作者,1989);国务院重大成果奖(第二,1990),等多项奖励;曾任河南省南阳市科技副市长(1989-1991);上海交通大学开发办副主任、主任,上海南洋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1992-1994);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市科技干部进修学院名誉教授。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同学们,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对人生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读好书,更要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之路。你最喜欢的,最想干的,你最擅长的是什么?只要认清这一点,你对考大学选择哪个专业,哪个大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绝对不能停留在只要获取高分进名牌大学的追求上。尤其当前世界正遇到经济科技大变革时期,单纯拿到高分对人生的意义是很不确定的。我本人的发展道路上深有体会。中学阶段我就喜欢造船,做船模,读相关的书。学校为我提供了做船模的多方面条件和帮助,加入上海市少年宫船模队。高考没有任何选择的报考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进入造船厂工作。文革结束后我又回到交大读研究生,我的导师是造船系统的泰斗杨槱院士。为国家做了许多事业。我特别感谢徐汇中学和老师。特别感觉中学阶段对人生的重要性。因此,祝同学们珍惜宝贵的中学时间,走好我们的人生路。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十)——作家、编导 殷敦煌作家、编导殷敦煌殷敦煌,1960届校友江苏人,作家。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导演系。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编导。自1980年代以来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和出版社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报告文学等作品200多万字。其中长篇小说6部。《非常情感》曾在中国作协《文艺报》“社会主义理论与创作实践研讨会”获长篇小说一等奖。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九)——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知名学者、黄宾虹研究专家 王中秀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知名学者、黄宾虹研究专家 王中秀王中秀 1960届校友1940年生于山东福山(现烟台),曾供职于上海书画出版社,长期从事上海近代美术史料辑佚、考辨,做过大量黄宾虹第一手资料整理、编撰与研究工作,也以书画为寄,师从胡问遂、黄幻吾,著有《近现代中国金石书画家润例》(与人合著)、《黄宾虹年谱长编》、《黄宾虹画传》、《黄宾虹文集全编》等。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八)——国家一级导演李歇浦国家一级导演李歇浦李歇浦,1960届校友。毕业后考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导演系。1963年毕业进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助理、导演,曾为张骏祥《大泽龙蛇》作助手,并曾担任创作室主任、副厂长。处女作为《御马外传》,后又拍摄故事片《小金鱼》、《车轮四重奏》《拦灵车的人》、《断喉剑》、《销魂刀》等,一直为上影厂导演。1991年,拍摄了历史题材影片《开天辟地(上下)》,作为上影厂向建党70周年的献礼片。《开天辟地》(上下)是第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巨片,与其它重大题材相比,该片有自身的特点,影片的总体艺术风格是史诗式,全景式,纪实性的历史画卷,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好评。该片于1991年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二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优秀影片奖,并被入选中宣部“五一个工程”电影作品和被上海影评人列入1991年度“十佳影片”之一。其本人也被评为1991年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劳动模范和上海市劳动模范。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上影厂投资,李歇浦再次执导拍摄了影片《燃烧的港湾》,描写了香港人民抗日的故事,作为上影厂向香港回归的献礼。2000年,李歇浦再挑重担,执导影片《走出西柏坡》,向建党80周年献礼。影片从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成长的过程,隐喻我们共产党人能够解放旧中国,也能建设好新中国这个重大的主题。2004年执导影片《邓小平·1928》,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佳绩。在这些影片中,李歇浦显示出他处理影像的娴熟技巧,以及透过故事表达某种思想的努力。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
-
“汇学知名校友”展播(七)——桂林理工大学教授 葛为中桂林理工大学教授葛为中葛为中 1959届校友桂林理工大学教授、广西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高级顾问。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先后就职于云南有色物探队和桂林理工大学,曾主持电法地形改正、电阻率法测深等科研项目,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调至桂林理工大学从事地球物理方面的教学、电法勘探和工程地球物理方面的科研工作。退休后还致力于直流电法勘探的新方法和新仪器等创新性研究工作,获得发明专利的新仪器已投产。1986年曾为边疆保卫战某炮兵旅解密炮瞄计算机软件,促进炮瞄命令直接在每门砲位显示,炮战获得胜利。校友寄语:徐汇学子们,希望你们现在充分吸取汇学文化和科创特色的滋养,将来就能应对挑战,事业有成!组稿:校友会发布:许贞责编:王燕虹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