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音飞扬 梦想起航———记2024汇学艺术节钢琴(键盘)专项比赛近日,我校2024汇学艺术节钢琴(键盘)专项比赛顺利结束。这次比赛通过线上视频初赛和校内现场复赛进行。我校的小小“钢琴家们”凭借对音乐的热爱,秀出了汇学人的多姿风采。钢琴演奏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感悟,更是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的品质。经过前期的报名和精心准备,全校各校区各年级共计78位同学参与了本次比赛。本次比赛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营造了活力四射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风采、切磋才艺的舞台。为校园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活力。以下是这次汇学钢琴比赛获奖名单,让我们一起为获奖同学喝彩!学生比赛精彩瞬间学生感想参加学校的钢琴比赛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不仅让我有机会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与坚持的意义。我选择的参赛曲目是艾克斯汀的《狂想曲》,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既有激情澎湃的部分,也有细腻温柔的段落,非常考验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比赛中,我将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感情尽我所能融入了表演中。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之旅。无论最终成绩如何,这段经历都将是我宝贵的财富。初一(11)班 夏奕星《叹息》是李斯特《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中的第三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虽称为练习曲,但李斯特把它们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连续不断的分解琶音从头到尾保持着,有如湖上荡漾的涟漪,一条如歌的旋律在其之上由两手交替着奏出,虽然是断开的音,但却犹如歌唱一般柔美。对我而言,更是充满情感和技巧挑战的高阶作品。但我还是决定努力学习这首乐曲,尽我最大努力致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练习中,最困难的部分就是随着调性与和声色彩的转移及音区的变换,如何表达音乐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声应是像在云彩的阴影下湖水忽明忽暗,在风的吹拂下波浪时高时低,既要清晰,又不能对主旋律喧宾夺主。钢琴更像是一种伴随,是学习紧张后的一天,自我的精神交流和放松。虽然我的演奏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囿于初三紧张的学习节奏,尚未够时间精力细细打磨,但我已陶醉于音乐世界里。初三(8)班 钱苗妙本次我的参赛的曲目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托卡塔。这是我第一接触到现代派的作品。在艺术节来临之前,为了让自己能够顺利表现出这首曲子大气磅礴的曲风,我刻苦练习,努力做到更好。比赛中,同学们各展风采,相互交流切磋,让我深切体会到艺术的感染力和交流的重要性。无论是钢琴还是手风琴,我们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同学们对艺术的热忱以及老师们的耐心教导。这次艺术节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激励我在今后的时光里,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并全力以赴,去迎接每一次艺术的挑战,用青春奔赴热爱。初二(10)班 叶思辰本次艺术节单项比赛中,我演奏的是手风琴十级乐曲,改编自周杰伦的《牛仔很忙》。这首乐曲采用了美式乡村风格和复古曲调,充满了活泼的趣味,与手风琴独特的音色相配合。琴声激昂,仿佛将我带入了美国西部的乡村,见证牛仔忙碌的生活和冒险经历。为了在比赛中完美呈现这首乐曲,我进行了刻苦的训练。数月的练习融入了台上的那两分钟,优美的旋律在指尖萦绕。相信这次比赛,会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今后,我也会更加努力地练习手风琴,让琴声伴我成长。初二(2)班 王宸希撰稿:宋寅喆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
光影匠心 艺彩飞扬——记2024年汇学艺术节工艺、设计、摄影单项比赛近日,“光影匠心·艺彩飞扬”汇学艺术节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旨在挖掘和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与创新能力,涵盖了摄影、设计(LOGO、表情包)以及工艺(包括微景观、编织、剪纸、陶艺、彩泥)等多个艺术项目,吸引了众多学生热情参与。在摄影项目中,汇学学子们用镜头捕捉了校园内外的美好瞬间,从晨曦初照的校园美景到城市夕阳西下的温柔余晖,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情感与故事。一幅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参赛者们的摄影技巧,更传递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摄影-初二9班 解楚岩 《汇学汇动》摄影-预初4班 石悦琳-《潮涌浦江》、《换一个视角看浦东》、《活力都市的晚霞》摄影-预初4班 石悦琳-《魔都“建筑师”》、《温馨的归途》、《草原流星雨》Logo设计比赛则要求学生们发挥创意,设计具有独特性和辨识度的标志。参赛作品风格各异,既有简洁明快的现代设计,也有富含文化底蕴的传统图案,每一个Logo都蕴含着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和深刻寓意。设计 高二3班 毛叙婷(左上)、高二3班 王知萌(右上)、 高二6班 刘一乐 (左下)、高二8班 杨文萱(右下)表情包设计项目更是趣味横生,学生们将生动可爱的汇学熊卡通形象融入设计中,创作出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表情包。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社交表达,也展现了学生们对汇学校园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意运用。工艺项目中,微景观、编织、剪纸、陶艺、彩泥等传统技艺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追捧。他们用心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微景观,还是精致细腻的编织作品,亦或是色彩丰富的剪纸、陶艺和彩泥艺术作品,都让人赞叹不已。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景观设计 初二2班 黄瑞庭 《绿色可循环校园》、表情包设计 预初6班 曹扬希 《汇学智慧熊》纸艺《立夏》初二9班 俞悦、彩泥《愚公移山》初二5班曹心宇、陶艺《上海名片》初二5班 曹心宇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委老师们的认真评选,各个艺术项目均评选出了优秀作品和获奖者,摄影单项比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设计单项比赛一等奖6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工艺单项比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光影匠心·艺彩飞扬”汇学艺术节工艺、设计、摄影单项比赛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激发了他们的艺术灵感和创作热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学生投身到艺术创作中,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装点校园、丰富生活。撰稿:方佳玲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
绘出精彩 “汇”聚多彩——记“汇学杯”艺术节绘画单项比赛2024年度的“汇学杯”艺术节即将迎来尾声,精彩纷呈的各项艺术大奖陆续揭晓。绘画大赛作为艺术节的一项重要赛事,以其特有的艺术技艺展现吸引了众多富有才艺的同学们参加。本次绘画大赛涵盖了素描、色彩、国画等多个组别,旨在激发同学们观察生活,用绘画语言表达自身情感,展现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在本次绘画单项比赛中,我们共收到了70件作品,最终评选出27件优秀作品。从各类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如何将他们独特的视角和创想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创作素描作品的同学们用铅笔勾勒出了细腻的线条,展现了他们对光影和体积的深刻理解。创作色彩的学生们则用斑斓的色彩描绘出了生动的画面,色调不一的作品时而让人感觉温暖明媚,时而优雅恬静。这次比赛中我们还收到了很多优秀的国画作品,同学们用笔墨纸砚表现诗情画意,表达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艺术的浓浓地喜爱和情怀。陈则佳 初一(19)班 《武康路的夏》 彩铅潘上达 初三(5)班 《马赛曲》 素描高逸菲 初一(16)班 《静谧之夜》 油画龚家瑶 预初(3)班 《两分钟速写挑战》 速写张丽智 初二(17)班 《喝彩》 国画陈玥彤 初二(6)班 《福禄》 国画罗誉匀 初二(7)班 《柿柿如意》 国画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特别强调了创意思维的重要性。我们鼓励学生们不仅仅复制现实,更是要发挥想象力,用艺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许多作品都展现了同学们对自然环境、历史传承和个人情感的丰富思考。如作品《登峰造“极”》,通过不同的视角组合表现了各种极地科考场景,表达了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关注和思考;而国画作品《品读历史•共享盛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穿越时空的画面,展现了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交织;作品《丝路的记忆》则有趣的将相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与敦煌飞天描绘在了一起,体现学生了对用现代技术记录传统文化的思考,也记录了他对探寻丝绸之路的感受。这些作品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丁佳琪 高二(4)班 《登峰造“极”》 马克笔苑诚予涵 初二(7)班 《品读历史•共享盛世》 国画施逸萱 初二(5)班 《丝路的记忆》 水彩本次绘画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同学们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思,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情感和想法。同时,绘画大赛中所展现的艺术多样性也正与学校多彩发展的办学理念相呼应。因此,我们相信,学校通过组织的各项艺术展示和交流活动,积极的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艺术交流,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我们也将继续鼓励学生们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用画笔描绘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未来。撰稿:刘思佳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
上海中小学前沿科学前沿技术创新课程平台突出表现奖见附件
-
上海中小学前沿科学前沿技术创新课程平台优秀证书见附件
-
上海中小学前沿科学前沿技术创新课程平台合格证书见附件
-
2024年汇学课程十大新闻一办学思想(一)曾宪一校长于2024年12月1日在“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以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专题论坛”作题为《数字时代的中学科创教育》的报告(二)曾宪一校长于2024年3月29日在“京沪辽豫名校长论坛”上代表上海作题为《数字化和科创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三)曾宪一校长于2024年11月24日在厦门“全国名师工作室研讨会”上作题为《追求高位稳定的教学质量》的专题报告二课程培训崇尚科学之风 培育科创素养——我校承办上海市中小学科学教师科创教育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暑期)三课程展示汇美而行 乐动校园——我校承办市级学生艺术创意实践成果展示与交流专场活动四课程交流向着快乐出发——我校与新加坡圣若瑟书院的国际交流展演五科普课程(一)东航飞行部飞行专家来校 开启“追梦蓝天” 主题科普讲座(二)我校院士校友褚君浩回到母校举办主题为“放飞科学梦想迎接智能时代”的科创讲坛(三)对话科学家 启迪真智趣——我校承办市级科学家讲坛我校和上海中小学前沿科学前沿技术创新课程平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同主办的科学家讲坛(四)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吴晓峰副教授莅临现场,为汇学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迈出科技创新第一步”的讲座六飞行科创课程成果(一)“飞机制作与驾驶”课程1.我校在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中荣获国奖19项(2024年7月)2.我校在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上海选拔赛)获奖共计23项(2024年6月)3.我校13人在第一届上海市中小学模拟飞行校园联赛获奖(2024年5月)4.我校在第三届上海市模拟飞行锦标赛市赛中获奖 10 项(2024年10月)(二)“无人机航拍与编程”课程我校高中生在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夺冠七零起点课程(一)零起点管乐团队在第二十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团队奖”(二)今年新开设“少年极客”“全球精英青少年商业投资商赛”两门顶级高端课程,参与国际比赛及汇学课程展示八跟着课程做研究(一)累计七年全市第一 ——我校77项学生课题获市教委教研室双前沿课程平台优秀认证在“跟着课程做研究”理念指导下,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真做研究,做真研究”。今年我校8门双前沿科创课程皆有学生获市级优秀课题。具体如下:经学生学习经历社会化评价(2024)评委会评定,本次(9月)全市共94名学生建议授予“优秀证书”,其中我校共计58名。全市“突出表现奖”22名,我校18名。本年度我校获优秀课题人数共计77名,其中优秀59名,突出表现奖18名。累计7年保持全市第一。具体名单如下:(二)我校在第二十一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中获奖总数蝉联全市第一“未来工程师成长营”执教教师九课程辐射(一)“科创素养培育的‘2+x课程群’建设和深度实施”在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基础上与北京顺义区结对,开展课程帮扶工作(二)高建军、杨安然、张德贵老师录制由徐汇区教育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徐汇区图书馆联合制作的系列公开课——“光启讲堂”十大学先修课程推荐汇学优秀学生参加“学森挑战计划”,完成上海交通大学“微积分引论”课程学习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
管乐悠扬 奏响青春华章——记2024 汇学学生艺术节管乐专场近日,我校 2024 汇学艺术节管乐专场比赛成功举办,此次比赛为热爱管乐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才华、交流切磋的舞台,吸引了许多同学参赛。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通过线上提交演奏视频的方式进行选拔,同学们精心准备,展示各自的管乐技艺。经过激烈角逐,一批优秀的选手脱颖而出,晋级校内现场复赛。复赛现场,选手们各显神通,用手中的乐器奏响了一曲曲美妙动人的乐章。萨克斯风的悠扬醇厚、小号的嘹亮激昂、长笛的清脆悦耳、单簧管的婉转灵动......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交织在一起,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比赛过程中,评委老师们根据选手们的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节奏感、音色把握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他们专注聆听每一位选手的演奏,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针对演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而中肯的建议。参赛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通过准备比赛曲目,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提升了演奏水平;在比赛过程中,还能从其他选手身上汲取灵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相信在艺术的滋养下,汇学学子将在追求艺术梦想的道路上不断绽放光彩,奏响更加绚丽的青春华章。以下是本次汇学管乐比赛获奖名单,让我们一起为获奖同学喝彩!学生感想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一度的艺术单项比赛如期而至。今年是我升入初中组参加的第一次比赛,于我而言是一场极具挑战的难忘经历。这次我选择的参赛曲目是莫扎特的《D大调协奏曲》,这首长笛协奏曲发挥了长笛的歌唱能力,莫扎特使用倚音给曲子更添了几分诗意。比赛中,我将自己的理解融于曲中,将曲子尽可能完整的演奏出来。通过这次比赛,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这次比赛不仅使我提升了艺术水平,还让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收获满满。预初(8)班 董雅岚本次我参赛的曲目是《音乐会练习曲》。这首作品是对我的一种挑战,每一个音符的跳跃、强弱变化,都需要我不断地反复练习。比赛前的紧张与期待,至今难忘。踏上舞台,由紧张转为专注,小号声在礼堂回荡,我与乐器融为一体。演奏结束,虽未知表现如何,但满足与自豪溢于言表。这次比赛,让我深刻理解作品,更悟出音乐与人生的真谛:在于过程而非结果。这次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璀璨明珠,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激励我面对未来挑战,坚守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预初(4)班 裴礇钰本次艺术单项管乐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与挑战的机会。回首整个过程,我深感自己收获良多,也体会到了音乐之路的艰辛与美好。赛前,我每天努力地进行练习,力求在比赛期间有完美的表现。赛中,我除了聆听其他选手的精彩展示,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锻炼了自己的舞台经验,增长了见识。这虽然不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上台除了兴奋难免还是有些紧张,我力求每次比赛都比前一次进步一点点,我的这次演奏没有错误,但与高年级的选手相比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我觉得音乐比赛就像奥林匹克,奖牌和名次永远不是最终的归宿,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学习品质。无论是练习圆号还是学习,都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夯实基础,比如圆号练习的基本功,就像语文的阅读、数学的计算、英语的词汇一样,都要坚持每天把这些基础的东西学扎实。不勤于始,将悔于终,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和学校的小伙伴们一起登上上海市的舞台,一展汇学学子的风采!预初(7)班 曾仪舟这次我参加艺术单项木管比赛时,心里既兴奋又忐忑。长笛,这个陪伴我度过无数个日夜的小伙伴,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汗水与坚持。准备阶段,我投入了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每天反复推敲每一个乐句的细腻处理,力求在技巧与情感表达上都能达到最佳状态。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当悠扬的旋律奏响时,所有的疲惫似乎都烟消云散了。这次的参赛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成长的机会。我明白了坚持与努力的意义,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音乐的力量,它能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界限,触动人心,连接每一个灵魂。初二(1)班 孙沁琰撰稿:宋寅喆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
琴拨揽胜 弦上摘星——汇学艺术弹拨乐单项比赛获奖揭晓本次“汇学杯”艺术展演共计收到来自总校、南校、西校共计50份参展视频,经评委遴选产生一等奖16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14人,并选送18人至徐汇区中小学生艺术(弹拨乐、古筝)单项比赛进行竞演,获得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8人。区级、校级获奖名单公示如下,热烈祝贺获奖的同学们:获得本次琵琶单项比赛的一等奖,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技艺的认可,更是一段旅程的见证。感谢老师无私的付出和精湛的教学,引领我在音乐的海洋中航行。同时也很感自己,无论何时,都坚定前行。在学习弹奏的路上,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也让我在生活中学会静下心,克服恐惧,勇于面对困难。——初二(13)班 葛逸纯由区级二等奖进步为一等奖,我很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与严格要求,让我在古筝技艺上不断进步!感谢父母的支持与鼓励,让我坚持自己的热爱!感谢在每一次疲惫想要放弃时能坚持的自己。每一次指尖轻触琴弦都是对音乐的热爱与探索。民族音乐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不仅教会了我音符的和谐之美,更让我懂得了坚持与努力的意义。此次获奖,对我来说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它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学习道路上的一种鞭策,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激励我在音乐的世界中继续努力奔跑,追求我的梦想!——初二(17)班 丁语萱撰稿:孙樱露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
彭帅臻同学荣获上海交通大学学森挑战计划结业证书
-
舞韵绽放:徐汇区级汇学舞蹈艺术单项比赛成绩揭晓本学期汇学艺术节舞蹈艺术单项比赛结果揭晓,在徐汇区舞蹈艺术单项比赛中,具有舞蹈特长的汇学学子凭借对艺术的独立见解与精彩的演绎,斩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4名。让我们恭喜以下在徐汇区艺术单项比赛中获奖的同学:同样,在本学期的汇学艺术节中也涌现出了更多有舞蹈特长的同学,在大家的踊跃参赛,经历了线上海选、线下指导、区赛三轮评选后,共评出一等奖7人、一等奖10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3人。他们用舞蹈传递情感,展现了自己对舞蹈的热爱。恭喜以下在汇学舞蹈艺术单项中获奖同学: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希望获奖的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利用舞台充分展现自我,为自己的艺术人生增添更多绚丽的色彩。同时,也期待更多同学能够受到他们的鼓舞,积极投身艺术学习,在艺术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撰稿:曲效弘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
“墨舞青春·书韵飞扬”—— 记2024年汇学艺术节书法单项比赛2024学年如火如荼的“汇学”学生艺术节各项创作作品征集活动接近尾声,其中,书法艺术单项比赛历来是学生们踊跃参与的热度项目之一。本次单项比赛面向我校全体初、高中学生,旨在通过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弘扬爱国荣校的精神,展现徐汇中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汇学学子的书画才华。自比赛启动以来,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学生们纷纷拿起毛笔,挥洒笔墨,用笔、用心、用情书写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学校的深情厚谊。一幅幅书法作品,或遒劲有力,或温婉细腻,不仅展示了学生们扎实的书法功底,更传递出他们内心的真挚情感。在比赛开展期间,学生们不仅展示了各自的书法技艺,还相互学习、交流心得,共同提高了书法水平。我校老师们对每一幅作品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从笔画、结构、布局到整体气韵,都进行了全面考量。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66位获奖学生,他们的作品在书法技艺和艺术表现力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获奖学生纷纷表示,此次比赛不仅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书法才华,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表示将继续努力学习书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艺术节书法单项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汇学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爱国荣校氛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徐汇中学将为汇学学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培养更多具有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优秀人才。初二6班 徐绎皓、 初二11班 周博源初二2班 王宸希、 初二7班 孔令熙初二4班 郭翰泽 、 初二4班 丁俊华初二5班 郝雪含、 初三2班 朱君琳初二10班 马康尔 、初二7班 苑诚予涵初二10班 解楚岩 、初二11班 夏欣怡高二1班 柴婧、 高二7班 陈泽邦初二13班 李佳怡 、初二1班 陈岑初二13班 杨舒画、初三15班 邱之夏初一9班 权军如、预初6班 李屹萌初一19班 陈则佳 毛泽东诗二首 硬笔获奖名单撰稿:方佳玲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
我校初中生荣获“未来之城”全国展评一等奖2024年12月15日,来自上海徐汇中学的“Dragon King”未来工程师小队,凭借着他们精心制作的“灯笼之城(Lantern City)”模型,在北京举办的“未来之城”全国展评活动中再获殊荣,荣获城市设计组团体一等奖、同时荣获最佳模型制作奖、最佳同伴互评奖两项单项奖!这也是该团队今年9月份组建参赛,继2024年11月30日,斩获“2024-2025年度未来之城上海区域展评活动”中学组第一名之后,再接再励取得的新成绩!“未来之城”是一项享誉全球的STEAM教育项目,聚焦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每年有3000多所学校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以团队为单位,开展项目式学习,根据年度主题设计一座未来100年后的城市。2024-2025年度“未来之城”全国展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指导,Future City China Committee与国家速滑馆联合主办,ITCCC Education Group承办,由BENTLEY软件(北京)、中国建筑技术集团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研究中心、Solar Decathlon China、万物杂志、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研究所、法国跨文化交流协会Monde d’échanges interculturels、有斯公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礼仕航天航空教育基金协办。本届活动年度主题为“海上漂浮城市”,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又极具现实意义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同学们需要思考如何综合运用科学、艺术、技术、工程、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设计 100 年后的城市并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去创造宜居的海上家园。在获悉本届活动主题之后,“Dragon King”未来工程师小队的同学们在指导老师和热心家长的辅导下,立即进入了紧张有序的备赛阶段。每周四放学后的社区食堂,都是小伙伴们“头脑风暴”的基地,大家集思广益,逐一梳理未来城市的关键功能要点,一步步清晰规划图:从长着长脚的踩在海底的大脚怪,到城市互联理念的“葡萄之城”自由发散讨论,最终形成共识——在孩子们的设想里,跨越未来城市天际的那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空中透明轨道,正是这座漂浮城市的承压架构主体;天空中,各种航空飞行器来往穿梭,轨道胶囊车自由穿梭将人们送往任何想要达到的地方;在远处,巨大的海洋潮汐发电机组,配合太阳能、新型原子能等清洁能源,为城市储备巨量的能量;高层立体绿色未来种植作业及海洋捕捞和合成食物工厂源源不断的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的食物……因为整个城市的骨架上布满可伸缩的新型太阳能薄膜,外形神似中国传统的大红灯笼,队员们给它取了一个生动传神有中国风的响亮名字——“灯笼之城”。围绕主题,孩子们立刻开展了一系列细致有序、紧张有趣的创意讨论,模型制作工作很快提上了日程。从城市功能分布区域图,到每一个部件制作需要的材料和责任人,从毛坯到成型、从零件到组装上色,队员们各显其能,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很快,这座颇具未来感的海上漂浮之城,一栋栋建筑群就这样“从无到有”拔地而起,展现在了人们眼前:可自由旋转的“潮汐发电站”、令人耳目一新的利用气压直达穹顶的“悬浮升降飞行平台”、可环绕飞行的“城际飞行器”、可在透明经纬轨道穿梭自如的“胶囊小车”、“海滨公园”、“游船码头”、栩栩如生的“海洋动物乐园”——连里面的蓝鲸等海洋生物都是动手制作出来的——就这样“灯笼之城”逐渐实现了华丽的蜕变。模型在制作中不断迭代升级,在准备答辩的过程中,同学们经历了明确主题、搜集素材、汇总编写、校对润色、熟记背诵、模拟答辩等环节,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每个问题不懂就会自己去查找资料和询问家长,充分把物理、化学、工程、材料、美术、动手能力融合,形成了良好的科学氛围和团队协作精神,并最终不负所望,在取得“上海区域展评活动”中学组第一名后,又拿到了珍贵的去北京参加全国大赛的入场券!同学们的梦想与荣耀即将在更大的舞台绽放!徐汇中学初一年级“Dragon King”队员:从左到右依次为:毛沵多(6班)、岑昱陈(11班)、宋小雅(9班)、白玉兰(3班)、侯慕瑶(4班)、张博涵(5班)、陈思涵(5班)逐梦蔚蓝,冰丝带启航!12月14日,经过紧张的筹备,怀揣着憧憬与期望,“Dragon King”的小工程师们抵达了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同来自全国30个城市包括港澳台地区的140支队伍同场竞技,这不仅是对未来城市形态的深度探索,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科技与人文的盛会。在几个月的学习、研究和创作过程中,未来工程师不仅完成了科学严谨的城市论文,还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可回收材料制作出充满科技感的未来城市模型。而此刻,就是同学们践行付出和收获哲学的最紧张又最快乐的时刻。他们身着统一端庄的徐汇中学礼服,自信登场!用充满激情的演讲和妙趣横生的表演,向公众和评委勇敢地展示自身的风采!过程中难免有些小小的紧张与局促,但大家互相鼓劲,携手前行,最终圆满完成了答辩的每一个环节。收获了观众的钦佩、师长的期许以及评委的肯定。沧海弄潮,方显英雄本色。12月15日,随着获奖名单的公布,“Dragon King”未来工程师小队的同学们沸腾了,单项赛、团队赛都斩获了傲人的成绩!虽然一直强调重在参与,但这一刻,他们仿佛站在了快乐之巅!这一刻,他们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这几个月努力没有白费,靠自己付出而收获的快乐是多么的强烈!同学们无比自豪,也明白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一个起点,今日的少年终将成为明日的栋梁。同学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一路绽放自身的才华和智慧,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母亲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而努力!青春年少,心怀天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奔跑吧,徐汇少年!后记:采访工程师小队的成员,部分感想摘要如下:“原来只想努力参与,没想到得到了上海地区第一,然后我们继续努力,没有想到又得到了全国第一,这次终于真正理解了命运女神青睐有准备的人。”“是的是的,得到第一名我可太开心了,好多问题我都是主动回答的,怎么说呢?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说在意料之外,是因为全国这么多所学校,很多学校都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而且多年参与的经验,实力很强。预料之中的是,我们也进行了充分的努力和准备,得到第一名,也是对我们努力付出的肯定。付出才会有收获嘛!”“还有这次的小伙伴,我们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这次参赛经历也是我们宝贵的青春回忆!”撰稿,照片:初一年级“Dragon King”团队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
2024年汇学体育十大新闻一2024年12月我校高二年级彭帅臻同学获亚洲太平洋帆船比赛公开组亚军;同年5月彭帅臻同学在2024亚洲帆船锦标赛中获大师组第五名。二2024年4月26日至28日,第18届ADA国际飞镖锦标赛在香港举行,我校六(5)班刘昱琦获得U16组别单人赛亚军,D4组别单人赛季军。七(11)班徐昱凡获得U16组别单人赛并列第五名,D2组别双人501赛并列第五名。三2024年12月我校女子篮球队在上海市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中获初中组冠军,高中组季军。同年8月我校女子篮球队在“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学生暑期篮球联赛中获得冠军;9月在2024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三人篮球比赛中获得冠军。四2024年5月25日我校飞镖队在徐汇区学生运动会暨徐汇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汇学杯”中小学生飞镖比赛和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中小学生飞镖锦标赛(中学组)中获得17枚奖牌。同年10月27日,我校飞镖队员代表徐汇区飞镖队在2024上海市学生运动会飞镖比赛中获得8金、6银、4铜,创历史新高。五2024年5月25日——26日,我校顺利举办2024年上海市飞镖锦标赛、2024徐汇区“汇学杯”阳光体育大联赛飞镖比赛。六2024年7月1日汇学啦啦队在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东区上海市)啦啦操选拔赛暨2024年“解放日报杯”上海市学生健身操舞大赛中获高中街舞冠军,初中爵士啦啦操亚军,高中花球啦啦第五名。同年12月汇学啦啦队获上海市啦啦操比赛初中组一等奖,高中组二等奖。七2024年8月24日至25日全国少年轮滑(滑板)锦标赛在天津举行,我校初一(1)班曹艺桓同学在本次比赛少年女子甲组U池项目上获得金牌,值得一提的是,U池项目首次出现在青少年滑板比赛中,曹艺桓成为该项目的首金选手。八2024年9月,我校高二(7)班计灵同学与高二(6)班石如玉同学在上海市冰壶锦标赛中分别取得了一金一铜的佳绩。九2024年5月26日我校射击队员在区运会赛事中荣获1金、1银。初二(14)班的王晏萱同学获女单冠军;初二(14)班王晏萱、王晏芯和预初(15)班李青原获女团亚军。十2024年10月19日,我校顺利举办2024“汇运动 学奥运”汇学体育文化节。11月顺利开展高中篮球、足球联赛。发布:许贞责编:夏喆倩监制:曾宪一
-
我校学生在“爱运动,爱飞行”第三届上海市模拟飞行锦标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