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80虞美人立夏新歌告别春光夏日临,艳阳催奋进。于无声处闻惊雷,雨润万物茁长,生机盈。百鸟引亢万籁鸣,大地奏强音。中国特色现代化,引领高歌猛进,奔旺兴。李庆鸿老铁路的新感觉李庆鸿近日,趁气候温暖宜人,笔者偕同亲朋好友坐高铁动车去武汉旅遊。临行前,我还是按照铁路人的老习惯做了“功课”: 上海至武汉行程854公里。途经沪宁(303公里)、合宁(166公里)、合武(385公里)三条高铁。用时4小时零2分,平均旅速213.5公里/小时。好快!这在改革开放前是不敢想像的。记得我国还没有高铁的时侯,我曾去武汉参加全路会议,乘上绿皮车,一路上最高时速也就是百把公里,慢腾腾㨪到武汉非得在列车上过夜不可。不光是速度慢,而且,列车运行中时有剧烈的左右摇摆或上下颠箥,运行平稳性较差。列车上的环境也很拥挤,常有不少长途旅客席地而坐。当时乘火车简直是遭罪难受。如今乘坐高铁,不仅速度飞快,行车平稳,而且旅行舒适度极大提升。坐火车从难受变成了享受,中国铁路确实全方位地跑出了中国速度啊!不知不觉,我们乘坐的高速动车已驶入了合宁高铁区段。本人身为当年合宁高铁建设工程的首任指挥,曾率领团队接连攻克了大区域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低高度复合箱梁桥制造、运输、架设技术和在大区域改良膨胀土新路基上一次性铺设跨区间超长无缝钢轨等三大技术难题,在神洲版图上,迎来了合宁高铁建设工程的胜利开通运行。18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建设者能够亲自登乘东方巨龙安全、平稳、高速、舒适地驰聘在这条我国首批,长三角首条高速铁路上,并与广大旅客们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时,一种老铁路人的强烈自豪感与获得感伴随着满腔热血顿时涌上了心头!不禁乘兴填词抒怀:踏莎行巨 变告别难受,迎来享受,面貌巨变大成就。交通强国当先行,东方巨龙品质优。改革开放,国策福佑,中华高铁贯神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辉锦秀。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第48期校友通讯
-
第47期校友通讯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9西江月期 盼祖孙老少两代,相距六十四届。母校门前留纪念,同系汇学情怀。时光恰似电闪,一去不再复还。沃土育苗枝叶繁,期盼茁壮成材。说明:笔者近日发现了与外孙女黄彦龄在徐汇中学校门前合影留念的旧照,不胜感慨!祖孙两代汇学校友虽前后相距64届,但汇学之道却一脉相承。愿新一代汇学人珍惜寸金光阴,在母校的沃土中茁壮成长!遂不禁填词释怀。徐汇中学1962届高三(2)班校友 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8滿庭芳汇学光芒汇学群花,芳菲沪上,源自土肥苗壮。根深叶茂,焕科创之光。厚积百年底蕴,常绽放,一如既往。盈特色,慧会荟汇,堪育才良方。岁岁,闻佳音,凯歌频奏,气势浩荡。学子遍天下,群情激昂。别校六十春秋,心向往,念念不忘。今欣喜,群英辈出,颂汇学光芒。——欣闻母校徐汇中学在第3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又创佳绩,不禁吟曲抒怀庆颂!1962届高三(2)班校友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7浪淘沙镜中有景四月如皋行,修身养心。晴空万里艳阳照,忽闻医囑护眼勤,速戴墨镜。窃喜意外影,镜中有景。乍看模糊欠廓清,却也实录心中情,游玩添兴。说明:笔者如皋之行,适逢天高云淡,阳光灿烂。想起了护眼医嘱,便迅即佩带墨镜遮阳。留影时,却发现镜中有景。欣喜之际,不禁即兴填词抒情。李庆鸿点绛唇乡 情祖居浦东,几多乡情绕萦中。名人故里,庆龄炎培公。古镇文化,幽巷滿春风。今瞻仰,弘扬传统,文雍怡秋翁。——笔者今赴祖居地浦东川沙。瞻仰宋庆龄、黄炎培名人故里,饱览古镇风情,不胜感慨,即兴填词抒怀!李庆鸿采桑子囗 福川沙老镇品汤团,丝滑糯软,细沙棗仁,洋酥鲜肉全包圆。乡土手艺江南最,一流囗感,做工精粹,乡土文遗千古传!——在川沙古镇老店品赏细沙、棗仁、黑洋酥、鲜肉各色汤团,大饱口福,享受到了特色文化遗产!笔者意犹未尽,乘兴吟曲感怀。李庆鸿去川沙吃本地汤圆李庆鸿汤圆,是我国江南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食品。由于它是一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大众点心,故上海市区的汤圆店比比皆是,但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正宗本地汤圆店却是凤毛麟角,难以寻觅。农历阳春三月,正值各式菜鲜上市,也是品尝本地汤圆的好时机。笔者偕同几位亲朋好友去我的祖居地浦东川沙游览。中午时分,在川沙古镇街上,寻到了一家仅有一开间门面的百年汤圆老店。甫一走进店内,只见空间狭小的前半间只摆得下三张桌子。隔窗望去,后半间便是厨房。厨房内有三、四位本地老阿姨、老阿婆正忙着用手工做汤圆、煮汤圆……见有客人进屋,一位相对年轻的阿姨操着滿口的浦东方言向我们热情介绍了这家传统老店的各种汤圆:“荠菜鲜肉、赤豆细沙、芝麻黑洋酥、红棗核桃仁,统统四元钱一只,我伲(我们)的汤圆馅子新鲜,做工考究,份量足,比倷(你们)上海汤圆好吃又便宜”。她指了指热气腾腾的厨房,信心十足地说:“我伲是现做现烧现吃,包倷称心!”经不起汤圆香气的诱惑,我立刻点了两只荠菜鲜肉,其它的各色一只,共五只汤圆。那位浦东阿姨立刻朝我笑了笑。我寻思,她无非是见我年纪不小,胃口倒蛮大。这种善意的表情,我看得懂!不一会功夫,五只滚烫的汤圆就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荠菜鲜肉汤圆,外面的糯米层又软又糯,被拉成了长丝,顿时觉得一股鲜香味扑鼻而来,里面的汤汁随之外溢,太好吃了!咦!怎么看不见荠菜?但嚼在嘴里却觉得除了肉糜,还有荠菜根茎的感觉。原来,这就是做工精细产生的效果。厨房里一位负责包汤圆的浦东老阿婆见我吃得津津有味,放下手中活,走到了我的桌边,故意问我:“味道那能?”我连连点头称好。她笑着对我说:“我伲店里的汤圆用额(的)糯米、芝麻、赤豆、红棗、核桃肉侪(都)是旧(去)年秋收额(的)新货,特别香!”听她介绍,加工也十分讲究:“黑芝麻炒熟后研磨成邪邪(非常非常)细的芝麻粉,再渗入新熬好额豬板油,冷脱(冷了)以后再加眼(点)绵白糖拌和,搓成小团做馅。故所以咬一口又香又甜又细结(精细)。豆沙是拿新赤豆煮烂后去脱(去除)表皮,再将熟赤豆肉磨成细沙搓团做馅,迪能额(这样的)细沙汤圆上海滩浪响(上)巳经看勿大见(不太看得到)了”。浦东阿婆越讲越来劲,索性坐下来滔滔不绝地继续介绍这家老店的新产品——红棗核桃仁汤圆。“迪个是我一家头(独自)想出来额,人人侪讲好吃!”老阿婆十分自豪地说给我听。老人家还怕我不相信,在一旁劝我“快一眼(点)尝尝味道”。果然,老阿婆的话非常实在,这家老店的新产品——红棗核桃仁汤圆确确实实很有特色,不仅口感好,营养也丰富。我情不自禁地向老阿婆翘起了大姆指。欣喜之际,笔老心中不免吟起了赞美之词:《蝶恋花》(传承)“川沙老镇品汤圆,丝滑糯软,蕴乡土情缘。精料细作显特色,地方文遗承真传。 平凡之中见非凡,众多妪嫒,奉献在长远。今番热衷做汤圆,来日芳馨滿春轩。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6清平乐赏 樱喜瞰窗外,茫茫香雪海。滿园春色关不住,樱花漾溢浪漫。芳菲神醉银翁,心弦欢快律动。一曲咏词既出,迎来揉面春风。说明:阳春三月喜赏樱花盛绽,不禁乘兴填词抒怀。李庆鸿踏莎行母校徐以成己,汇则达人,中西交融第一任。学子万千誉华夏,成因源自母校根。就业一生,永铭师恩,载光映辉汇学身。史上常闻徐汇声,册读当记领衔人。——为沪上“西学东渐第一校”的母校徐汇中学蜚声华夏,享誉神州一个多世纪的精粹常盛,特填“徐汇中学成就永载史册”藏头词抒怀!1962 届高三(2)班校友 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5西江月馈 恩小学毕业旷久,六十七个春秋。母校光启耀眼前,万千稚苗茁优。激起心中情由,肃然起敬叩首。昔日顽童今贤翁,馈恩菲薄绵就。——外出步行经附近徐汇区光启小学,阅览校史,顿觉光阴似箭。笔者5岁入学母校汇南街小学(现改名光启小学),11岁小学毕业。如今,岁月竟巳流逝67 个春夏秋冬!对母校的培育之恩倍怀敬仰,好在曾经为中国铁路发展付出过绵薄之力,也祘未曾辜負母校期望,遂即兴填词抒怀。李庆鸿踏莎行汇学辉煌育英摇篮,又溢泾彩,母校徐汇常璀璨。西学东渐第一校,根深叶茂花盛绽。汇学精髓,承宗接代,百年学府永豪迈。桃李芬芳遍天下,誉滿神州青史载。说明:近闻母校徐汇中学“华泾奖学金頒奖”喜讯,不禁乘兴填词抒怀。1962届高三(2)班校友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4临江仙宋梅迎春夏秋萌动土中,暗自蓄锐越冬。悄然成苞渐膨大,不等春化终,已把佳音送。春兰宋梅正统,三瓣起拱兜捧。花蕊微启露舌红,幽香迎春风,神采怡银翁。说明:农历雨水节气刚过,寒舍一盆精心莳养了多年的春兰《宋梅》,经过去年夏秋在土下生殖生长并充分春化,今年初春花箭破土而出,近日首吐芳菲。其花的外三瓣瓣形恭正,花蕊舌瓣已显露有红色斑点,经专家评点誉为兰中上品,可送兰展。笔者喜出往外,不禁即兴填词留念。李庆鸿卜算子魅 力图片早春夕阳红,霞光映树丛。疑似旭日初升时,却闻黄昏钟。奇妙大自然,美景盈眼瞳。瞬息万变多神幻,魅力醉银翁。李庆鸿踏莎行寻 踪图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上朔明公光启后。四百余年丰文雍,辉史徐汇不胫走!遗跡寻觅,幸存堪优,故址原貌风光留。洋教中传唯码头,西学东渐遍神州。——笔者于居家周围散步时,拍摄到儿忆中的徐家汇历史文化建筑遗跡不胜慰欣,遂即填词资念。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3踏莎行欢庆立春元宵,接踵来到,传统民俗中华宝。天地回暖万象新,阖家团圆心欢笑。优秀文化,千古辉耀,享誉全球蕴神奥。双喜临门犹热闹,健康快乐好好好!说明:今年二月四、五日48小时内,立春节气与元宵节双喜临门,吉祥万千,又适逢周六、周日,甚为难得。笔者欣喜之际,不禁即兴填词欢庆同乐!李庆鸿免年立春元宵双喜盈门吉祥对联上联吉,立春送晚霞,昔阳西下时,康康乐乐下联祥,元宵迎朝晖,旭日东升处,圆圆美美横批吉祥万千李庆鸿卜算子美好回忆我党诞生地,百年盈朝气。红色摇篮燃火种,神州风雷起。五十八年前,大学生时期。奔赴嘉兴搞四清,终身留美忆。七 绝欢乐颂南湖嫩菱五芳粽,江南特色好传统。水乡嘉兴一日遊,杜鹃吟春欢乐颂。——笔者今日参加《嘉兴一日遊》,不禁勾起了58年前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嘉兴参加“四清”运动时,拜谒嘉兴南湖党的诞生地,品赏頗具特色的南湖无角嫩菱和五芳齊粽子的美好回忆。遂即兴填词吟诗赞颂!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2点绛唇吉 祥芳菲寒冬,彩蝶纷飞花丛中。喜送吉祥,新年舞春风,千姿百态,美艳悦银翁。迎兔年,神州大地,万象更兴隆。说明:喜迎兔年,家中的两盆蝴蝶兰绽芳吐秀,色彩鲜艳,雍容华贵,吉祥万千!笔者喜赏之际,不禁即兴填词抒怀。李庆鸿西江月真 好亲家热情周到,婿女恪尽孝道。喜看长大外孙女,心中乐乐陶陶。全家热热闹闹,日子美美妙妙。延年益寿享天伦,金山过年真好!——家庭传统,兔年新春应邀赴金山与亲家、女婿、女儿、外孙女团圆过年。大年初一,笔者欣喜之际不禁即兴填词抒怀。李庆鸿踏莎行怡享弥珍玉兔迎春,金山修身,阖家欢聚享天伦。锦江君悦摄小景,银龄铭谢亲家恩。康健乃本,快乐为根,常盈康乐精气神。茫茫苍生一瞬间,怡情康乐尤弥珍。——兔年新春,笔者应亲家盛邀赴金山团聚。随手趣摄所宿《锦江君悦宾馆》小景一组。欣喜之际,不禁填词抒情。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1鹧鸪天冬辰抒怀冬日晴空多绚丽,一晨三变盈神奇。天公扬威瞬抖擞,巨幅水墨频相倚。大自然,盈豪气,风光无限辉万里。待到旭日东升时,暖光普照绿大地。说明:腊月清辰,雅赏日出前神奇变幻、绚丽多彩的万里晴空,顿觉心旷神怡,不禁填词抒怀。李庆鸿鹧鸪天渔 乐天公作美暖阳照,三九如春乐垂钓。举竿扬钩诱饵抛,顿见池中群鱼跃。顷刻间,传信号,巨物上勾猛窜逃。巧收渔线手轮摇,肥鱼入网银翁笑。说明:昨日阳光宜人,“三九”如春。上铁集团老干部部组织老同志们赴郊野垂钓。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心,陶冶情操。笔者幸临实地,现场“操刀”,喜获肥鱼六条,不禁填词资念。李庆鸿点绛唇成就中华高铁,昂首崛起惊全球。八纵八横,银龙滿神州。安全优质,养修堪一流,颂今朝,引领时代,人类新成就。——与上海高铁段谢华书记、徐家栋副段长等漫谈中国高铁隧感而发,即兴填词以赞。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70天仙子丰碑增鲜蜚声沪上逾百年,誉滿神州续新篇。理工文体艺德显,培心灵,育全面,慧荟汇会耀辉艳。屡创要闻盈世界,天下校友尽欢颜。历史巨碑创新色,领时代,一马先,丰功伟绩校史鲜!说明:近日来,连连喜闻母校徐汇中学屡创蜚声沪上,誉滿神州的丰功伟绩。笔者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遂即兴填词庆颂!徐汇中学1962届高三(2)班校友 李庆鸿卜算子腊 梅隆冬腊梅开,喜迎小寒来。傲霜斗雪展风骨,含笑漾浪漫。抗疫居家闲,赏梅入神幻。一缕清香拂面庞,春暖怡心怀。说明:适逢小寒,家中的一盆腊梅迎寒盛绽,似给抗疫守舍的银翁及时送上了温馨春暖!笔者欣喜之际,不禁即兴填词以赞。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69御街行腊八惊喜园中取土获意外,种子随泥来。入盆喜萌野苜蓿,嫩叶翠绿可愛。喷雾浇水,精心莳弄,叶丛壮密欢。平凡小草似蕴情,黙默馈恩还。严寒冬日弃休眠,能量悄然积攒。腊八清晨,芳菲盛绽,逗翁笑颜开!说明:腊八节清晨,家中的一盆无意间随小区园中取土而来的野苜蓿草首度绽芳吐秀,给全家人一送来了吉日祥兆!令银翁喜出望外,不禁即兴填词存念。李庆鸿踏莎行校友心声十大新闻,令人振奋,慧蕙会汇母校魂。百年积韵誉沪上,当颂一代擎旗人。师资雄厚,传统秉承,优秀团队奋航程。二零二二辉青史,校友欢庆吐心声。——欣闻母极徐汇中学《2022十大新闻》历届学子们无不欢欣鼓舞!笔者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不禁即兴填词庆颂。1962届高三(2)班校友 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68西江月兰中豪杰绽芳吐秀严冬,清雅蕴于慧中。坚韧不拔数寒兰,幽境沁润秋翁。不枉多年积功,知恩图报慰君。高尚品格誉兰杰,欣喜盈滿心胸!说明:入冬以来,家中一盆莳养多年的寒兰绽芳吐秀,为全家送来了暖暖春意。今天适逢圣诞节,也是它开花的第三周,却依然神采奕奕,似欲与主人一起迎接2023年的元旦。笔者不禁为其不畏严寒、知恩图报、花期幽长的优良品格所感动,遂即兴填词以赞!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67踏莎行今非昔比年代久矣,尚能溯记,日行万步觅旧迹。十处遗址映眼前,徐汇文化史载地。儿时淘气,今逾古稀,童心未泯乐回忆。今非昔比新生机,社会发展疾似飞。说明:笔者在故地徐家汇土生土长了七十七个春夏秋冬,今“日行万步”时,忽然想起了这块土地上家喻户晓的十处曾具有天主教会历史背景的建筑旧址,便有心寻觅拍摄。不禁抚今追昔,填词抒怀。李庆鸿卜算子神州新骄傲大胜关大桥,世界第一号。六条铁路跨桥过,任列车奔啸。改革促发展,自力更生造。科技含量惊全球,神州新骄傲。说明: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上游20公里处,全长9273米,主跨336米,通航净空高度为32米。桥上有沪汉蓉快速客运双线、京沪高铁双线、南京地铁S3双线共六条铁路跨江而过。它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自力更生建造的首座六线大桥,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六线铁路特大桥。开通运营以来安全畅通。它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乃神州大地上又一个可载誉史册的民族骄傲!笔者作为一名年逾古稀的铁路老工务工作者看了报导,感慨万千,热血沸腾,不禁即兴填词庆颂!李庆鸿卜算子夜 颂徐汇故居地,夜色绽绮丽。摩楼擎天入九霄,富蕴诗画意。吟颂新时代,发展疾似飞。日行万步留影记,康乐翁心底。说明:今晚笔者“日行万步”走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徐家汇。喜见摩楼林立,灯火辉煌,色彩绚丽,气势宏伟。脑海里顿时浮现出银翁年轻时代徐家汇之陈旧落后场景……在现场,情不自禁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所帶来的飞速发展而填词赞颂。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66学习贯彻二十大重温改革发展史李庆鸿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本人作为一名退休已十多年的老铁路人,自然会联系自己的亲身实践,回顾、重温自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来的四十多年期间,我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发展。自己曾经直接参与并亲手实践过的“铁路轨道养修制度重大改革”、“六次大面积列车提速”、“新建高速铁路”这三大历史性变革和划时代发展,心中不免漾溢起幸运、自豪、骄傲之情感波涛。一、铁路轨道养修制度重大改革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征程,也照亮了我国铁路轨道养修制度改革的前进方向。建国以后,我国铁路的轨道养修制度沿习前苏联不分运输强度、不论轨道结构,统统规定一年一遍计划维修的“一刀切”养修制度。存在着不该修的盲目提前修,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该修的则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分散平摊而往往得不到彻底修的技术经济弊端。当时,我是上海铁路局工务处线路科的一名年轻技术员。在首次接受这项探索改革任务时,觉得肩上责任重大。于是就揹着行李深入到浙赣线金华工务段的安华养路工区蹲点。与一线班组的工人们紧密结合,从摸索铁路轨道状态变化规律着手,在现场设置观测点。定期观察、测试在既有运输强度作用下的轨道状态变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养护维修工作量。通过两年的现场探索,获得了《根据轨道变化规律,探索状态维修途径》的首项成果,被铁道部授于全路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同时也提炼出一条基本思路。即:摸(轨道状态变化)规律——划界线(什么状态该修;修到什么状态两条界线)——定(技术作业、养修投入)标准——抓实施——求(技术经济综合)效果。在点上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管内的津浦、沪宁、沪杭等主要干线和其它支线扩大试点,形成了分等分级的轨道状态修科学制度。1984年铁道部在上海局召开现场会,将这一改革创新的铁路轨道养修制度推广至全路后,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二、六次大面积列车提速为大幅度提升列车运行品质,推动我国主要城市间的交通运输效率,中国铁路从1997年起进行了列车提速的科学探索。铁路是一部大联动机。列车运行速度除了机车车辆必须具备足够的牵引动力与运行速度外,铁道线路、桥隧、通讯、信号、供电接触网等基础设备设施的综合能力还必须与之匹配。当时铁道部决定,将运输强度很大的沪宁线,作为我国铁路大提速的第一条试验线。首先对整条铁路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其中包括:全面增强道床弹性、用新型混凝土轨枕全面更换既有木枕、普通道岔全面换成新型提速道岔、放大曲线半径、平交道口改为立交、全线增设防护栅栏等等。其技术难度与改造工程量史无前例。那时本人作为上海铁路局主管这方面工作的副局长与广大铁路职工一起幸运地接受了此项具有划时代发展意义的艰巨任务。由于沪宁线列车密度很高,为最大程度地减小对运行秩序的影响,不得不选择列车密度相对较小的午夜时段实施对铁道线路的封锁施工。经过反复试验,上海铁路局终于在沪宁线创造出《大型养路机械夜间配套综合施工》的铁道线路全面技术改造新工艺。现场工人们形象地称它为“黑夜里打开了一扇天窗”。沪宁线铁路基础设备设施全面强化改造的成功,保证了列车运行时速从原有的最高120公里,逐步提升至140、160、180、200、220、250公里。从1997年至2004年的沪宁线六次提速成功,也推进了全国铁路主要干线的六次大面积提速。实现了提升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品质,推进主要城市间大面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重大战略目标。同时,也创造了我国铁路改革开放后的又一个历史性辉煌!三、新建高铁规模雄冠全球2004年10月,我国决定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建设第一批中国高速铁路,同时成立京津、郑西、长三角城际铁路公司筹备组。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将又一次迈出历史性变革、划时代发展的新步伐。本人有幸在59.5岁时,接受了铁道部长三角城际铁路公司筹备组组长兼上海铁路局副局长的任命,担当我国首批、长三角地区首条合宁(合肥至南京)高铁工程建设首任指挥。合宁高铁全长16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目前实际时速已达250公里),2004年12月破土动工,2008年4月开通运营,总投资44亿元人民币。合宁高铁建设初期,工程遇到的最大技术障碍是,沿线80%区域内皆为膨胀率高达40%~80%的恶性膨胀土。这种土质遇水膨胀,失水干缩,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则后果不堪设想。为清除合宁高铁工程建设首遇的这一拦路虎,建设单位立即组织设计、施工、科研部门立项研究。经过室内外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在原状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生石灰粉的科学方法有效改良了土质,再用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取得良好效果。紧接着,在稳定的改良膨胀土新路基上一次性铺设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也喜获成功。后来,笔者与有关人员通过亲身实践总结,撰写出版了51万字的《新建时速200公里铁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专著。“建设高铁,科研先行”成为我国高铁工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在我国第一批高铁工程建设中,也都是采用科研先行的手段,有效攻克了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如今,看中华大地,高速铁路已形成了八纵八横的宏伟网络格局,高铁总规模已达到了3.8万公里,雄冠全球。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联系亲身经历重温我国铁路发展辉煌史,笔者热血沸腾,不禁填词抒怀:千秋岁巨大鼓舞改革开放,硕果绽辉煌。春风暖遍神州地,高铁连成网,银龙奔四方。华夏魂,亿万人民心向党。温馨沐浴,二十大阳光。砥砺奋进现代化,丰衣又足食,强国尤兴邦。中华梦,早日实现圆民望!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65点绛唇体 会聆听报告,深入学习二十大。团结奋斗,奔向现代化。老骥新程,昂首阔步跨。喜铁路,高铁成网,全球一支花!说明:在疫情期间,有幸参加《集团公司机关离退休干部第一壳支部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交流会》,聆听党的二十大代表上海列车段顾蓉同志的专题报告,深受教育与鼓舞!即兴填词抒怀。李庆鸿乘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我国高速铁路犹如腾空而起的东方巨龙朝着现代化的方向疾速飞奔。喜看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我国高速铁路巳形成了八纵八横的宏伟网络格局,其总规模达到了举世震惊的六方五千公里,荣冠全球,成为世界第一!这不仅仅是中国铁路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笔者作为曾经的我国首批、长三角首条合宁(合肥~南京)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的首任指挥,感慨万千,心潮澎湃,不禁即兴填词庆颂:点绛唇东方巨龙东方巨龙,中国高铁天下颂。四通八达,神州版图中。安全舒适,日运千万众。冠全球,世界第一,扬威中华龙!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64踏莎行功德千秋功德千秋,造福万代,科创特色育人才。母校徐汇植基因,引领时代大步迈。立足当今,放眼未来,目光远大拥情怀。神州奔向现代化,为国造就栋樑材!——欣悉母校徐汇中学成为科创特色学校,作为毕业已60年的徐汇学子,心潮澎湃,不禁即兴填词颂赞!1962届高三(2)班校友 李庆鸿点绛唇赏 颂银杏红枫,色彩斑斓艳严冬。阵阵寒风,瑟瑟金赤动。古稀银翁,健身万步中。赏美景,心旷神怡,即兴填词颂。说明:笔者今天在“日行万步”锻炼身体时,喜见徐家汇影业街两旁银杏、紅枫色彩艳丽,顿觉心旷神怡,不禁停步雅赏,即兴填词赞颂。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63西江月喜 赏中华民族强音,威武雄壮刚劲。奏义勇军进行曲,全球肃然起敬。荣任首片灌制,百代小楼运幸。日行万步翁觅见,喜赏故地原形。说明: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首张唱片的灌制地在哪儿?在上海徐家汇衡山路上的原百代唱片公司小楼!今日,年近耄耋之年的笔者在“日行万步”中有幸在原址找到了那幢具有历史意义的小楼,不胜欣喜,遂立即摄影并即兴填词留念。李庆鸿长高了,变美了,更现代化了!——徐家汇地区高大建筑群巡礼李庆鸿入冬以来,我在日行万步的健身锻炼中,于不经意间发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处处拨地而起、高入云霄、充盈现代化特征的摩天建筑群。这着实使我这个在徐家汇土生土长了七十七个春秋的银龄老人感叹不已!这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块确确实实地长高了,变美了,更现代化了!我在想,这种感受一定是代表着千千万万本地老人们的共同心声啊!历史,乃是最有力的见证者。我清淅地记得,在我的童年时代,常与邻居小朋友们一道去居家附近的农田里捉蟋蟀、小河浜岸边摸螃蜞、在长竹竿尖上粘上胶去粘捉躲在树上不停鸣叫的知了(鸣蝉)……那个年代,眼前出现的都是些茅草屋和破旧的单层瓦房;有时受家长吩咐,到徐家汇当时最热闹的老街或华山路上去买大饼油条、粢饭团时,见到的也都是些单层的矮平房,至多也仅是些二、三层高的里弄住宅房。当时这一带,称得上家喻户晓、鹤立鸡群的高大建筑只有两幢:一幢是徐家汇天主教堂,另一幢则是十三层楼高的毕卡蒂公寓(即现今的衡山饭店)。大人们常用上海话方言开玩笑似地说:“侬要抬头望迪两幢房子,当心抬起脑子,落脱帽子!”这种笑话,现在讲给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人听,也许他(她)们绝对不会相信。然而,严酷的历史事实就是那个样子!我们这一代老年人心里有着亲眼目睹的今昔对比,自然会敏锐地体会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巨幅增长,社会面貌更新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可以确信,徐家汇面貌巨变的生动实例,富有说服力地代表着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期间,全国各地普遍快速发展与掘起的缩影。在日行万步时,我会随时随地用手机拍摄气势雄伟、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摩天楼群。其中不乏像东方商厦、汇金百货、上海六百、上实大厦、汇智大夏、飞洲国际、华亭宾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煤科工集团……等等的现代化超高层摩天商务楼、机关楼,还有不计数在35层以上的居民住宅楼群诸如:天际花园、亚都国际名园、莱诗邸、福源汇、永新世纪、新贵都万体景苑……等等。曾经有着看它们楼顶时“抬起脑子,当心落脱帽子”,形容其当初雄居徐家汇第一高度的徐汇大教堂,如今几乎被改革开放以后周围不断新建的摩天大楼群所淹没,必须费力地仔细寻找,才能从新建现代化楼群间的缝隙中看到它瘦小的身影。好不容易拍摄到它两个带有十字架的教堂尖顶,却在众高楼包围之下,显得那么的矮小与蒼白无力甚至连它身后的几幢圆顶居民楼的高度也足以与其一比高低!徐家汇实实在在地长高了。徐家汇不仅是长高了,而且,这些在改革开放后拨地而起的高大建筑群各俱特色,无论是在白昼或是在夜晚皆向人们展示其雄伟、精巧、灵动之美,更体现出其引领建筑潮流的现代化气质!我退休至今已有十四个年头,这十四年来不断看到徐家汇地区一茬又一茬的崭新摩天建筑象雨后春笋般地崛起,这真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家徐家汇!深深感到,“日行万步”收获的不仅仅是体格锻炼,也是个养眼怡心的精神享受,更是个即兴诗词创作的无尽源泉啊!我在想,改革开放处处迎春风,偌大的上海绝不只有一处的“徐家汇”,全国各地肯定还有千千万万个“徐家汇”在沐浴着改革开放之和暖春风中繁衍诞生!想到此,一首赞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词便脱口而出:天仙子奔向现代摩天大楼无数幢,拨地而起似潮涌。改革开放创奇迹,促发展,迎繁荣,奔向现代民心拥。沪上一角徐家汇,缩影惊喜亿万众。社会主义中国色,金光道,成就丰,赤子高歌祖国颂!李庆鸿点绛唇情感深厚六十春秋,重返母校喜聚首。克服疫情,勇气堪一流。萃萃学子,年逾古稀后。岂孰知,同窗碰头,情感犹深厚!——为疫情期间,克服心理障碍又注重自身防范的徐汇中学1962届高三(2)班老同窗毕业六十周年返校欢聚填词钦颂!李庆鸿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