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学新闻
  • 最新新闻
  • 通知公告
  • 2025-04-09 2025年上海市徐汇中学小升初校园开放日须知
  • 2025-03-10 202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中学课后服务课程开设计划公示
  • 2024-10-18 2024年度徐汇中学正装校服厂检和校检报告
  • 2024-10-18 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课表
  • 2024-10-18 2024学年第一学期预初课表
  • 2024-10-14 2024年度徐汇中学冬季校服校检报告
  • 2024-09-29 2024年度徐汇中学秋季校服校检报告

办学理念

徐汇徐汇 慢慢都会

徐汇徐汇 什么都会

上海市徐汇中学简介上海市徐汇中学是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办于1850年,有“西学东渐第一校”、“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之美誉,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创生诸多学科课程分学科教学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校,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开设语数外基础课程、理化生音体美等科学与艺术课程,拥有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运用电化教学,编撰“汇学课本”的第一所创生校本课程的学校——“中国校本课程创生地”,以“荟萃精华、广学博识的荟学;参悟规律、善于学习的会学;智慧养成、学以致用的慧学;古今传承、中西汇通的汇学”的“汇学”为校训,逐步形成“徐以成己,汇则达人;徐以兴学,汇则兴邦”的“成己达人,兴学兴邦”的汇学文化,“博爱立美”的教风和“崇思尚学”的学风,有“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的办学传统;培养古今传承中西汇通的“汇学型”人才70000多人,代表人物有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地质学泰斗翁文灏院士、“近代雕塑之父”张充仁、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周知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潘健生,翻译家傅雷、戏剧家洪深、现代作家叶辛、游泳世界冠军杨爱华等等。学校地处徐家汇中心地段,是“徐家汇源”4A文化景区第一站,105年的“崇思楼”修旧如旧获全国十大文物修缮项目第一名。学校有拥有在市里首屈一指的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学(生物工程等5个实验室群,11门课程)、工程科学创新实验中心(高铁调度和驾驶实验室2个)、8门双前沿课程(3D打印、大数据的奥秘等)等高端实验室群,任显群外文图书馆、范振华科技图书馆、天文台、太阳能风力发电站、水下机器人、氢能源电瓶车、无人机70架、网球场(2个)、空中篮球场(2个)、智慧教室(6间)、飞镖教室(4间)、魔术教室、射击馆,已开设科技课程35门、艺术课程24门、体育课程20门,共有拓展和研究型校本课程200门,校外实践基地35个,学生社团35个,157个学生创业团队。拥有马相伯广场(2个)、院士广场(2个)、享有盛誉的汇学乐府和徐汇画苑等音乐、美术特色课程专用工作室。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科创课程领先全市、全国,“科创素养培育的2+X课程群建设及深度实施”获上海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校现有3个校区,今年9月份初高中7个年级共有91个班级,其中初中69个班级,高中22个班级,学生近41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10人,其中特级校长1人,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8人,区领军人才2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局学科带头人及骨干19人,校级骨干教师160人。外聘兼职教授80人。本校教师承担区级及以上立项课题59个,本校学生现有研究课题2404项,近5年高中学生市级优秀课题351项。我校以“科创”特色建设撬动学校发展,应对高考改革新政,走一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教育质量高位稳定,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学业成绩高中低进高出,高考985+211大学综评达线率60%,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中游,初中名列徐汇区公办学校前茅,在全市享有声誉。我校成为全球创新教育网络联盟(OECD)项目校、全球教师教学视频库项目校、全球第一个5G+MR科创教育实验室、中国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联盟会员单位,中国青少年飞镖训练中心、全国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全国艺术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首批家校共育数字化试点校、全国奥林匹克冰雪项目校、科技部中小学人工智能项目首批实验校、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教育部未来智慧校园协同创新基地校、长三角中小学校江南丝竹盟主校、市文明单位、市文明校园、市安全文明校、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花园单位、市绿色学校、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平台试点学校、市科创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市教育数字化场景转型标杆校、市传统文化优秀示范校、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市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飞镖训练基地、市级学校艺术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布局学校、市篮球二线运动队、市委托管理郊区学校先进单位、市城乡互助先进单位、市职工最满意事业单位、市见习教师基地校、市一校一品(民乐)学校、市非遗(江南丝竹)基地校、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市教研室首批跨学科项目校、市教研室首批工程学项目校,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实训基地;双新种子课程被市教研室专家组定为整个项目实施的领头学校。已成为“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色,教学有质量,办学有成就,社会有声誉”的品牌学校。学校地址:上海市徐汇中学(总校):虹桥路68号上海市徐汇中学(南校):华发路68号上海市徐汇中学(西校):蒲汇塘路99号网址:https://xhzx.xhedu.sh.cn微信公众号:汇学公共交通线路:上海市徐汇中学(总校):地铁1号线、9号线、11号线,公交957路,946路,167路,171路,198路,205路,42路,43路,44路,50路,548路,732路,816路,824路,830路,836路,855路,920路,926路,931路,93路,958路,徐闵线,303路,320路等上海市徐汇中学(南校):公交958路、956路、178路、770路、714路等上海市徐汇中学(西校):地铁1号线、9号线、11号线、大桥六线、公交830路、93路等邮编:上海市徐汇中学(总校):200030上海市徐汇中学(南校):200231上海市徐汇中学(西校):200030undefinedundefined

Read more
近日,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公布了 2024 年度家庭教育优秀课题评选结果,我校《新时代家校协同的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从全市 200 余项课题中脱颖而出,荣获 上海市家庭教育优秀课题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校在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回应时代命题,破解教育痛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实施的背景下,我校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一核心任务,直面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痛点与难点,充分发挥我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创造性地将红色基因传承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以 “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为目标,通过三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 “学校主导—家庭协同—社会联动”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旨在突破教育时空限制,让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说教”转化为“生活实践”。创新协同机制,形成育人新生态课题组成员潜心实践研究,研究历时三年,历经三次关键调整,实现从“形式创新”到“内涵深化”的升级。他们打破学校教育边界,搭建起“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协同”的共育平台,构建 “微活动 + 微课堂” 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以家庭为单元开展 “背包打卡红色地标”、“亲子共读红色经典” 等生活化实践,激活家庭育人主阵地。另一方面整合家长资源开发“家长进课堂”系列课程(涵盖党史教育、传统文化、科技强国等 26 个主题),并联动上海博物馆、上海电信博物馆、上海银行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打造 “汇学移动课堂”,形成“校内校外衔接、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生态。以评促建,深耕协同育人此次获评 “上海市家庭教育优秀课题”,是对我校以协同育人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认可,也是对我校家庭教育工作的肯定。我校将以课题成果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化研究内容、深耕协同育人。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构建起“基础课程+实践项目+数字资源”的立体化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将教师培养成更为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强化专业支持,开启家校共育新征程。“最好的爱国教育,是让孩子在家庭温暖中感受国家力量,在生活实践中领悟责任担当。”从校园到家庭,从课堂到生活,徐汇中学正以家校协同为纽带,让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不仅为初中生扣好 “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拔节孕穗期”厚植家国情怀,更向社会证明:当学校与家庭同频共振,爱国主义教育必将迸发出强大的育人力量。撰稿:归文菁发布:许贞责编:曹令先监制:曾宪一 [more]
由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体育局主办,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南洋中学、南洋初级中学共同承办的2024学年徐汇区校园足球“满天星”中学生锦标赛自2024年11月开赛,于2025年3月圆满收官。本届赛事吸引了全区众多学校参与,经过激烈角逐,徐汇中学男子足球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勇夺季军,创造了球队历史最佳战绩!回顾这段充满激情与汗水的征程, 汇学男足的小伙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小组赛中,他们稳扎稳打,以4场全胜的战绩以小组第一名身份强势晋级淘汰赛阶段。面对强敌,他们毫不畏惧,在教练员们的精心部署和队员们的默契配合下,一次次突破对手防线,一次次将皮球送入对方球门,最终站上了季军的领奖台!这份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离不开老师、教练团队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每一位队员的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他们用汗水和泪水浇灌梦想,用团结和拼搏书写青春,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满天星”中学生足球锦标赛是徐汇区校园足球的传统赛事, 旨在为热爱足球的青少年搭建展示自我、追逐梦想的舞台。徐汇中学男足在本届赛事中的出色表现,不仅展现了学校体育工作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徐汇学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相信在未来, 汇学男足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刻苦训练,再创佳绩,为学校争光,为徐汇添彩!也期待更多热爱足球的青少年加入到校园足球的队伍中来,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共同谱写徐汇校园足球的辉煌篇章!撰稿:董晋发布:许贞责编:夏喆倩监制:曾宪一 [more]
一年来,徐汇中学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共有773项科技类获奖。其中包括市级及以上获奖366项,区级获奖407项.为表彰在科技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经过学校科研与课程发展中心评审,36名学生荣获第七届“汇学”科技之星(个人奖),3个团队荣获第七届“汇学”科技之星(团队奖)。特此公示!具体名单如下:第七届“汇学”科技之星(个人奖)第七届“汇学”科技之星(团队奖)上海市徐汇中学2025年3月发布:许贞监制:曾宪一 [more]
2025年3月1日至15日,徐汇区学生运动会暨阳光体育大联赛校园篮球“南模——五十四杯”中学生篮球赛圆满落幕。徐汇中学男篮延续拼搏传统,初中组在29支参赛队伍中成功卫冕季军,高中组从18支队伍中首获季军。继去年初中男篮创下历史最佳战绩后,今年初高中队伍稳扎稳打,双线报捷,展现出持续进步的竞技水平。初中男篮:卫冕季军续写荣光这支队伍延续了汇学男篮“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面对初三主力队员因学业阶段性缺席的困境,初二队员主动扛起大旗,完成新老交替的华丽蜕变。比赛场上,老队员主动承担指导责任,在关键场次中稳定攻防节奏;面对主力阵容的变动,初二队员临危受命,迅速适应高强度比赛节奏。比分落后时,他们毫不退缩,凭借无畏的勇气积极贴身防守,多次成功抢断打乱对手进攻。反击中大胆突破、果断出手,贡献多个关键得分,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用行动为学校争取荣誉。无论比分落后还是领先,球队始终保持着超高的战术执行力。指导教练凭借敏锐的赛场洞察力,通过即时暂停及时调整攻防策略。队员们凭借彼此间的信任与默契,严格执行战术安排,以顽强的意志力多次扭转战局,为捍卫学校荣誉拼尽全力。赛场之下,日常训练同样是本次初中男篮巩固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队员们对篮球满怀热忱,主动向老师提出加练请求。为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老师们牺牲午间休息时间,全程悉心指导。学校也大力支持,通过开展篮球社团活动,为队员们争取到更多训练机会。社团活动中,老师针对运球、传球、战术配合等内容展开系统教学,帮助队员们夯实基本功。日常训练的点滴积累,师生一心的拼搏精神,最终在赛场上开花结果,助力初中男篮连年创造佳绩。高中男篮:历史突破问鼎三甲在今年的区篮球赛事中,汇学高中男篮与初中男篮携手奋进,双双斩获季军。这一成绩不仅延续了去年初中组的辉煌,更是高中男篮的重大历史突破。这支队伍始终坚守“团队高于个人”的理念。赛场上,他们没有固定的首发阵容,却凭借整齐划一的战术素养,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队员们笑言:“我们不是五个人在打球,而是整个徐汇在战斗。”这份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成为他们拼搏的强大动力。面对球场上强劲的对手和高强度的对抗,汇学高中男篮的队员们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积极主动的防守,努力弥补自身经验上的短板。比赛中,主力队员带伤作战,在关键回合咬紧牙关,完成一次次进攻与防守,用顽强的意志诠释着对胜利的渴望。场下的替补队员同样全情投入,不仅为队友加油鼓劲,更时刻保持专注,做好上场准备,一旦踏上赛场,便全力以赴投入攻防。有的队员带着结膜炎甚至是脚踝扭伤,却依旧为了团队利益带伤上阵,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在半决赛中,他们遭遇了卫冕冠军南模中学。尽管最终遗憾败北,但队员们没有丝毫退缩。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他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双方的差距,却也在这场激烈的交锋中,为日后的训练和比赛积累了宝贵经验。与南模中学这样的强队过招,让队员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技术稳定性、比赛节奏把握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明确了未来提升的方向。面对不同比赛对手,指导教练临场及时制定攻防策略,队员们积极努力配合,迅速做出调整。师生一心,在淘汰赛中稳定军心。凭借着这股顽强的斗志,他们在三四名决赛中力拼对手,最终夺得宝贵的第三名。他们深知季军的来之不易,这既是荣耀,更是鞭策。高三队员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为高二、高一的学弟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激励着他们在今后的训练中更加刻苦努力,巩固并提升这一成绩。汇学高中男篮用汗水和拼搏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相信在未来的赛事中,他们将继续秉持团队精神,砥砺前行,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薪火相传向未来从初中到高中,汇学男篮的突破始终与校园体育的深耕同频共振。体育组教师坚持“以体育人”理念:通过篮球社团培养协作意识,在实战中锤炼抗压能力。女篮队员常年坚持训练的身影,更为男篮树立了拼搏的榜样。这份双季军的荣耀,不仅属于球场上奋力拼搏的瞬间,还属于每一次训练时挥洒的汗水,属于从初中到高中一脉相承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期待汇学男篮在新的征程当中,继续以热血为墨,以汗水为笔,谱写更为壮丽的青春华章!撰稿:张军照片:刘怀成、凌凯迪、高谦发布:许贞责编:夏喆倩监制:曾宪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