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学新闻
  • 最新新闻
  • 通知公告
  • 2025-04-09 2025年上海市徐汇中学小升初校园开放日须知
  • 2025-03-10 202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中学课后服务课程开设计划公示
  • 2024-10-18 2024年度徐汇中学正装校服厂检和校检报告
  • 2024-10-18 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课表
  • 2024-10-18 2024学年第一学期预初课表
  • 2024-10-14 2024年度徐汇中学冬季校服校检报告
  • 2024-09-29 2024年度徐汇中学秋季校服校检报告

办学理念

徐汇徐汇 慢慢都会

徐汇徐汇 什么都会

上海市徐汇中学简介上海市徐汇中学是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办于1850年,有“西学东渐第一校”、“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之美誉,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创生诸多学科课程分学科教学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校,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开设语数外基础课程、理化生音体美等科学与艺术课程,拥有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运用电化教学,编撰“汇学课本”的第一所创生校本课程的学校——“中国校本课程创生地”,以“荟萃精华、广学博识的荟学;参悟规律、善于学习的会学;智慧养成、学以致用的慧学;古今传承、中西汇通的汇学”的“汇学”为校训,逐步形成“徐以成己,汇则达人;徐以兴学,汇则兴邦”的“成己达人,兴学兴邦”的汇学文化,“博爱立美”的教风和“崇思尚学”的学风,有“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的办学传统;培养古今传承中西汇通的“汇学型”人才70000多人,代表人物有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地质学泰斗翁文灏院士、“近代雕塑之父”张充仁、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周知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潘健生,翻译家傅雷、戏剧家洪深、现代作家叶辛、游泳世界冠军杨爱华等等。学校地处徐家汇中心地段,是“徐家汇源”4A文化景区第一站,105年的“崇思楼”修旧如旧获全国十大文物修缮项目第一名。学校有拥有在市里首屈一指的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学(生物工程等5个实验室群,11门课程)、工程科学创新实验中心(高铁调度和驾驶实验室2个)、8门双前沿课程(3D打印、大数据的奥秘等)等高端实验室群,任显群外文图书馆、范振华科技图书馆、天文台、太阳能风力发电站、水下机器人、氢能源电瓶车、无人机70架、网球场(2个)、空中篮球场(2个)、智慧教室(6间)、飞镖教室(4间)、魔术教室、射击馆,已开设科技课程35门、艺术课程24门、体育课程20门,共有拓展和研究型校本课程200门,校外实践基地35个,学生社团35个,157个学生创业团队。拥有马相伯广场(2个)、院士广场(2个)、享有盛誉的汇学乐府和徐汇画苑等音乐、美术特色课程专用工作室。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科创课程领先全市、全国,“科创素养培育的2+X课程群建设及深度实施”获上海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校现有3个校区,今年9月份初高中7个年级共有91个班级,其中初中69个班级,高中22个班级,学生近41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10人,其中特级校长1人,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8人,区领军人才2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局学科带头人及骨干19人,校级骨干教师160人。外聘兼职教授80人。本校教师承担区级及以上立项课题59个,本校学生现有研究课题2404项,近5年高中学生市级优秀课题351项。我校以“科创”特色建设撬动学校发展,应对高考改革新政,走一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教育质量高位稳定,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学业成绩高中低进高出,高考985+211大学综评达线率60%,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中游,初中名列徐汇区公办学校前茅,在全市享有声誉。我校成为全球创新教育网络联盟(OECD)项目校、全球教师教学视频库项目校、全球第一个5G+MR科创教育实验室、中国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联盟会员单位,中国青少年飞镖训练中心、全国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全国艺术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首批家校共育数字化试点校、全国奥林匹克冰雪项目校、科技部中小学人工智能项目首批实验校、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教育部未来智慧校园协同创新基地校、长三角中小学校江南丝竹盟主校、市文明单位、市文明校园、市安全文明校、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花园单位、市绿色学校、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平台试点学校、市科创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市教育数字化场景转型标杆校、市传统文化优秀示范校、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市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飞镖训练基地、市级学校艺术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布局学校、市篮球二线运动队、市委托管理郊区学校先进单位、市城乡互助先进单位、市职工最满意事业单位、市见习教师基地校、市一校一品(民乐)学校、市非遗(江南丝竹)基地校、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市教研室首批跨学科项目校、市教研室首批工程学项目校,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实训基地;双新种子课程被市教研室专家组定为整个项目实施的领头学校。已成为“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色,教学有质量,办学有成就,社会有声誉”的品牌学校。学校地址:上海市徐汇中学(总校):虹桥路68号上海市徐汇中学(南校):华发路68号上海市徐汇中学(西校):蒲汇塘路99号网址:https://xhzx.xhedu.sh.cn微信公众号:汇学公共交通线路:上海市徐汇中学(总校):地铁1号线、9号线、11号线,公交957路,946路,167路,171路,198路,205路,42路,43路,44路,50路,548路,732路,816路,824路,830路,836路,855路,920路,926路,931路,93路,958路,徐闵线,303路,320路等上海市徐汇中学(南校):公交958路、956路、178路、770路、714路等上海市徐汇中学(西校):地铁1号线、9号线、11号线、大桥六线、公交830路、93路等邮编:上海市徐汇中学(总校):200030上海市徐汇中学(南校):200231上海市徐汇中学(西校):200030undefinedundefined

Read more
近日,在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公布了2025年上海市“中学生英才计划”选拔录取名单。经学校推荐、英才计划上海管理办公室审核、线下笔试、材料评审、高校面试等环节,产生了2025年上海市“中学生英才计划”正式学员,我校共有5名高中生入选,名单见下图。我校自2018年以来,累计共有35名同学入选“英才计划”。本届英才学员的校内推荐选拔工作也得到高一年级组的大力支持。我校共有39名高一年级学生报名,在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数学五个学科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课题计划书的修改完善,并参加科艺周周展演的课题展示,经学校审核推荐,20名学生参加笔试,12名学生进入面试环节,最终有5名学生入选正式”英才计划”学员。汇学浓厚的科研氛围已经成为培养科创研究型后备人才的摇篮。2025年“英才计划”学员从左往右依次是方楷煜、沈辰杰、武文博、戴子涵、陈郑豪入选感言高一(1)班 戴子涵此次入选“英才计划”,是对我过去在生物学科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继续科技创新的鼓励。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正式地开始课题研究,实验操作,并且撰写报告,在此过程中,我感受到科学的严谨和求真,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属于少数人,相反,人人都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只要拥有求知的欲望和实施的动力。同样,研究也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它发生在生活的角角落落,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而我幸运地窥见了了其中之一。高一(1)班 武文博非常荣幸能够入选2025年上海市“中学生英才计划”。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探索科学之路的激励。特别感谢学校老师对我的指导。学校优质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科研资源,让我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成长。化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从分子结构的精妙到实验现象的奇妙,每一次探索都让我更加坚定科研的梦想。未来,我将用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学习,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为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高一(2)班 沈辰杰能够入选”英才计划”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专业,我感到无比激动与荣幸。化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是架起分子行为与宏观功能的桥梁,这种直达“根源”层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我对化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感谢学校的支持、老师们的指导,更感谢同学们给予我的鼓励与认可。所谓开拓,就是沿着前人未尽的道路,走出更遥远的距离。在“英才计划”中,我将以更严谨的态度跟随导师学习,提升实验操作与科研思维能力,共同攻克化学难题。高一(3)班 方楷煜很荣幸入选“英才计划”同济大学物理专业。作为徐汇中学的学生,最想感谢母校物理组老师对我光学兴趣的启蒙——课堂上,老师用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当七彩光束投在黑板上时,我瞬间被光学世界的奇妙迷住;课后跟着老师用凸透镜搭建简易望远镜,观察远处建筑的清晰成像,更让我体会到光学原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结。从小我就对“光的秘密”充满好奇:雨后彩虹的光谱如何形成?显微镜下的光斑为何能放大细微结构?这些疑问驱动我翻阅科普读物,尝试用几何光学知识绘制光路图。得知入选同济大学光学方向时,仿佛推开了更广阔的探索之门。未来我会珍惜学习机会,跟随导师从光的传播规律等基础理论学起,在实验室里认真完成每一次光路调试与数据记录,努力用严谨态度和对光的热爱,在光学领域踏出坚实的第一步。高一(4)班 陈郑豪能入选“英才计划”,我深感荣幸。我的课题聚焦于线虫运动能力相关基因,旨在从微观层面解析基因对行为的影响机制。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科研的“不确定之美”:同步化实验的变量控制、RNA测序的数据噪声等挑战,不断促使我以更严谨的思维验证假设。生物学不仅是观察与验证,更是通过技术手段“解码”自然规律的创造性实践——这种认知让我对生命科学的探索愈发敬畏与向往。感谢学校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从实验设计的逻辑梳理,到用数据图表优化呈现方式,再到反复打磨汇报节奏,这些支持让我能够以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挑战。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对科学的热忱与严谨,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负每一份信任与期待!照片:陆舟斌、入选学生撰稿:苏裕、入选学生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more]
近一年,汇学学子硕果累累,据统计艺术类获奖共有1168项。为鼓励在艺术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开展第五届徐汇中学艺术之星评选活动,经过学校科研与课程发展中心审核,共有44名在评选中脱颖而出。名单公示如下,热烈祝贺当选的艺术之星们!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more]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模拟飞行为怀揣飞行梦想的青少年架起了一座通向蓝天的桥梁——曾经需要专业训练才能触及的飞行体验,如今通过模拟飞行系统变得触手可及。2025年4月20日,第二届上海市中小学模拟飞行校园联赛在上海市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举行,我校48 名 “飞行少年” 怀揣热爱出征 —— “趣味竞速飞行” “发动机失效返场着陆”“Z - 本场五边争霸赛”,在高手如林的较量中绽放光芒!赛场直击:紧张与热爱交织的逐梦时刻清晨的赛场外,参赛队员们攥着微微出汗的号码牌,在漫长候场区中彼此打气。作为许多同学的 “首秀”,紧张感藏在攥紧的手心,却也被眼中跃动的兴奋点亮 —— 每周五放学后的航模教室,那些在老师指导下反复调试参数、模拟起降的夜晚,此刻都化作了胸有成竹的底气。荣耀时刻:三个校区齐摘一等奖,冠亚军闪耀登场!当成绩单揭晓,所有人都为之沸腾——三个校区均斩获一等奖,实力诠释 “全面开花”!其中,高一(3)班金梓萱同学以绝对优势摘下高中女子组第1名,高二(1)班徐睿阳同学紧随其后夺得高中男子组第2名!“操纵杆推满的瞬间,仿佛真的在云端翱翔。” 金梓萱赛后分享道,而这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团队近三个月的 “魔鬼训练”:从气流对飞行姿态的影响,到紧急状况下的精准操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上百次打磨。正如指导老师所说:“当热爱化作每周五的坚持,天空终会回馈勇敢的追梦者。”初心不负:飞行梦想从这里启航本次比赛中,我校选手获奖26项,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肯定,更是对 “逐梦精神” 的致敬——那些在夕阳中调试设备的身影,那些为一个动作、一个数字争论不休的课间,都在今天结出了硕果。在本次比赛中,我们获得了以下荣誉:趣味竞速飞行项目一等奖高二(1)班徐睿阳、高一(3)班金梓萱、初一(19)班丁晨川二等奖高一(1)班石昀飞、高一(1)班殷梓隽、高一(2)班王佑川、初一(4)班赵逸雄、初一(14)班钱亦辰、初一(14)班蔡承轩三等奖高一(3)班曹泽寅、高一(5)班王锴睿、高一(8)班信嘉诚、初一(14)班孙皓铭、初一(15)班陈嘉一、初一(17)班周世辰、初一(17)班朱昊、初一(17)班李家蔚、初一(18)班陈天佑、初一(18)班王智阳、初一(19)班江晓航、初一(19)班柏祖明、初一(19)班陆逊怡、初一(20)班昝丞钧、初一(20)班舒秋睿、初一(20)班刘天阳本场五边争霸赛一等奖初一(4)班赵逸雄祝贺所有获奖同学!这份荣誉既是终点亦是起点——愿你们永葆这份破云而上的锐气,将这份荣誉化作前行的动力。此刻,让我们共同调校新的航向参数——下一程云端再会!每一次的比赛都是飞行途中难忘的经历,都有不同感受与收获:作为高中女子组一等奖的选手,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次拓展课和社团课的全情投入。为了进步一两秒而不断地调整飞行路线,合理地分配氮气的使用,从一开始控制不好飞行高度,到后来不加时能飞完全程,每次的进步都付出了努力。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飞行课老师的辛勤指导,以及同学们之间的加油打气,也难忘周五社团大家一起在屏幕前练习的时光。在此,希望更多女生能加入我们,在蓝天赛道绽放光彩!高一(3)班 金梓萱本次比赛,我参加了两个项目。完成上午“趣味竞速飞行”比赛后,我抓紧时间进行“Z-本场五边争霸赛(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练习。在平时的练习中,我的进近阶段下降率一直容易超出规定值,导致得分时有波动。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我着重加强了这一方面的练习,最终在下午的比赛中获得了该项目的一等奖。初一(4)班 赵逸雄参加模拟飞行课程是我从进入初中至今最难忘的经历之一。从最初对仪表盘的手忙脚乱,到后来能熟练操控飞机完成复杂动作,每一次训练都让我感受到飞行的魅力与严谨。在市级比赛中,冷静心态成为关键,当宣布我获得一等奖时,所有的付出都化为了喜悦。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耐心指导的老师和并肩作战的队友。未来,我会继续带着对蓝天的热爱,向更高的目标翱翔!初一(19)班 丁晨川这次的飞行比赛的结果出来之后我心里深深的对于学校和家长充满了感激;感谢学校对于我们的兴趣爱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并且也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我遇到瓶颈的时候给予了我必要的帮助和鼓励,我从小坐飞机就对蓝天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怀揣着这份炙热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态度,助我突破了重重困难,使我在飞行比赛中创下了佳绩。此次得奖使我在后面的赛事选拔中继续发挥自己的最佳优势。往后的路任重而道远,充满着许多的荆棘;但是只要我保持这份热爱与坚持,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高一(5)班 王锴睿撰稿:高一(3)班金梓萱指导:谢姗姗、余益成、蔡运涛发布:许贞责编:史莉莉监制:曾宪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