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校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之窗 >>知名校友
从兴趣到志趣,你我共摹蓝图——走近 1951 届校友徐炳楠
发布时间:2025-06-06 10:28:22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26


姓名:徐炳楠

毕业时间:1951年

就业单位:同济大学

微信图片_20250610102348.png 

 

采访小组:

采访小记者高二(1)班陈天韵,摄影小记者高一(3)班刘佳易,文字小记者初二(9)班俞悦

指导老师:陈诺

个人简介

徐炳楠(1935-)同济大学机械工程教授。江苏无锡人。1988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曾在浙江大学任教,曾任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精密测量教研室主任。1933年赴也门共和国参加建萨那大学金工实习车间。现任上海市高校机制工艺学协作组副组长,全国高校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师机械制造工艺学、精密测量与测试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发表“圆锥轴承噪音的工艺分析”“磨削表面和超精研表面轮廓模型判别方法”等论文。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科研成果有“中频振动检测装置和中频标准振动台”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及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电磁脉冲激振技术及应用”1988年被授于发明专利权。

“我们是炽热少年”

提:您在徐汇中学1951届的班级中有哪些难忘的回忆吗?

回:我们班有30多人,我和几个同学经常在一起,特别是魏敦山,他后来去了同济大学建筑系。他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下课时我们在校园里都只是玩玩逛逛,他就有一支笔一张纸带在身上,临摹临摹学校,那时候就是有心人。之前还联系得上,但现在没留电话,我还蛮想念他的。

徐汇中学的环境非常好,老师们都是高水平的,很多是大学教师兼职。学校的体育文化也很强。那时候我们班坐最后一排的,相当于当时的国家足球队球员。教我们篮球的老师,相当于一些国家最高的最出名的篮球老师。

提:您还记得徐汇中学的校训吗?

回:我记得每个礼拜都要唱的校歌,歌词中有“我们是炽热少年”,虽然我现在这么大年龄了,这个印象还是很深。我总的印象是老师水平高,教育好,徐汇中学的文体实验设备各方面都很强的。

峥嵘岁月,如数家珍

微信图片_20250610102411.jpg 

提:您在机械制造领域有哪些成就和著作?

回:我20岁时国家分配工作,我被分配到北京。后来留校教书和带实习,专注于机械制造,特别是测试和精密测量。不容易的,100名里前10名才能留校当老师,所以还是不错的。在浙江大学期间,我被选中参与一个重要的军事研究项目:研发加速度计,这对于国家的军事技术发展至关重要。

提:您能和我们讲讲您参与的军工项目吗?

回: 在浙大时,我被选中参与一个秘密的军工科研项目,研发加速度计。那时候我被选中,把我喊进办公室谈话时我还以为出事了,紧张得出汗,后来明白是国家需要我们。当时国家一穷二白,我们需要知道导弹发射的力度和距离,需要自己研发这些技术。我们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基本的加速度标定系统,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导弹能射多远。

“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

提:您认为学生应该如何学习?

回:学生应该有主动性,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学生应该在上课前预习,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更有效地学习。不懂的地方要向老师请教,或者和同学一起讨论。我们以前读书时,有的同学不用上课都能学得好,那是因为他前期都预习充分,所以还是要主动学习。

还有家庭教育,我记得以前我们家就是自己念书。我哥哥念的是医学;他吃晚饭,饭桌上面先放一个骷髅头,不断钻研人体构造。而我就在旁边学习法文。被动的学习肯定不行。

提:您认为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做到什么呢?

回:除了课堂学习,学生还应该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一个人如果只关注学习,那么他将来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学生应该广泛参与社会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对社会做出贡献。比如组织讨论、出去玩、搞课题研究等。这些活动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只念书是不行的,要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像孩子们你们来做做访谈,这种形式就挺好。

微信图片_20250610102414.jpg 

校友寄语

提:作为母校的优秀校友,您有什么感想?

回:我不敢自称优秀校友,但我们一步步走过来,一直关注着母校。现在我们这些解放前进校的人越来越少了,能够和你们谈话的机会也不多。我很高兴能够和你们交流。其实我也是一直在关注着学校,你看我柜子里的陈列品,这些都是我的宝贝,校徽,校刊,学校每年送给我的我都保留着。

提:您对于学生的未来有什么寄语?

回:如果一定要有寄语的话,希望学生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己的潜力,对社会做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610102417.jpg 

 

撰稿:陈天韵、俞悦

校对:陈诺 

发布:许贞 

责编:郑斌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