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 >>教学动态
在专家引领下快速成长——记地理组“公开课听评课”深度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20 09:08:01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013

为了促进新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在学校“预初年级视导”及“新苗奖评选”的活动背景下,2020年11月19日下午,我校地理教研组围绕“公开课听评课”开展了组内深度教研活动。活动由地理教研组长王佳老师精心组织安排,曹骏骅老师主持,由两位青年教师刘明奇和朱婉莹分别开设两节公开教学展示课,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陶琦副主任和“新苗奖”评委王小良老师全程参与听课。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徐家汇片区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参与听课,徐汇区地理教研员单伟文老师莅临指导。

首先,刘明奇老师开设了课题为《东方文明古国——印度》的公开教学展示。本节课以“印度的农业大国”为教学主线,刘老师先通过具有认知冲突的疑问——“印度人是白种人,为何皮肤黝黑”——吸引学生探究印度的地理位置,随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印度成为农业大国的地理条件。在探究的过程中,刘老师耐心引导学生运用地图、统计图等相关资料分析地理问题,指导学生掌握读图步骤和方法。最后通过分析印度人口众多可能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

图1.jpg 

图2.jpg 

随后,朱婉莹老师开设了课题为《金字塔之国——埃及》的公开教学展示。朱婉莹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读图能力,本节课从埃及的地理位置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埃及的地理位置影响到当地气候特征的形成,并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干旱的沙漠中形成了埃及,从正反两面探究尼罗河对埃及的影响,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同时也知晓埃及人修建阿斯旺高坝以控制尼罗河的泛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埃及粮食危机的成因,使学生能够辩证的看待阿斯旺高坝的影响,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最后通过学生规划航线的活动,落实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经济意义。

图3.jpg 

图4.jpg 

课后,组内同仁围绕着两节公开展示课开展了评课活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观点和思维的碰撞。王佳老师认为,这两节课都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构建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生本学堂”的教学理念;曹骏骅老师则是对两位教师认真踏实的备课态度感到敬佩,并提出两堂课都有着具有“认知冲突”的设问,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朱颖妍老师提到,这两节课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十分扎实,教学语言自然流畅。

针对两节课中所出现的问题,教研组的成员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汪萌老师和唐含梅老师对任务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认为应当注重科学性的表达;顾锦华老师认为新教师不仅要有教学内容的预设,更要有学生生成性回答的预设,在课堂上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答案,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

图5.jpg 

最后,徐汇区地理教研员单伟文老师充分肯定了这两节课的品质,认为两位年轻教师都各具特色,虽然都只是教龄一年的新教师,但在教学设计上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单老师也提出,年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多看、多思、多问。要多看专业书籍,夯实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要多思考教学设计如何吸引学生,更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汲取经验和智慧。

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地理组的青年教师们一定会精进不休,砥砺前行,在专业发展上不断成长。

撰稿:曹骏骅

摄影:王佳 

发布:许贞 

责编:陶琦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