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 >>教学动态
营造教学教研氛围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初中数学教学月展示课
发布时间:2019-11-28 13:54:09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011

2019年11月,我校开展了教学月课堂展示活动,初中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精心打磨课程、全程积极参与,数学组共有九位教师代表进行课堂展示。

图0.jpg 

南校曾志斌老师展示课的课题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曾老师以一个简单的分式方程为例,经过不断的变式,讲授了分式方程的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增根这样的“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再揭露增根产生的原因,体现数学本质,提升学生素养。曾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朴实而流畅的教学足见曾老师深厚的数学功底。

图1.jpg 

南校的王小华老师讲授《比例》一课,引导学生经历计算、观察、比较的学习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讨论、练习等方法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王老师思路清晰,语言亲切,课堂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比例性质的推导演绎过程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图2.jpg 

《比的意义》这一课由预初年级的王传英老师展示,王老师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前导入,引起学生研究新问题的兴趣,随后利用表格把比、除法、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讲解透彻,让学生高效地学习比的意义,并且带领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整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内容充分,难易得当。

图3.jpg 

初一年级的章华彦老师讲授《图形的平移》这节课,从学生放学回家路过的便利店、坐地铁等生活情境中吸引学生,直观感受平移运动,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章老师在分析例题的过程中紧扣概念,难度递进,并且图形动静结合,学生容易理解与接受,教学形式多样化。

图4.jpg 

初二年级的张笑杉老师以《反比例函数》作为展示课题。本节课主要通过复习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图像性质,来类比学习反比例函数。张老师运用几何画板,动态呈现反比例函数图像,生动有效。而类比方法教授新知能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本节课的板书以表格形式呈现,简洁明了,便于类比、归纳,总结异同,教学环节流畅。

图5.jpg 

刘颖老师的展示课课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整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刘老师以三个实际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快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接着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究,通过引导归纳总结概念,整节课环环相扣。最后,刘老师播放了笛卡尔与直角坐标系的故事小视频,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充分发挥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图6.jpg 

臧悦老师以《比的基本性质》为课题进行讲授,这节课从验证果汁口味这个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新知和旧知产生联系。引导学生类比商不变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到了比的基本性质,利用五组例题总结了化简比的两种方法,最后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整理回顾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欣赏各领域中的黄金比,体会数学的美。

图7.jpg 

许静妍老师展示课课题为《分式的意义》,通过“双十一购物算单价”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式子,归纳分式的意义,并通过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得出分式有无意义以及值为零的条件。整堂课教学环节层次分明、过渡自然,使得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的数学化后,通过类比将新知识与分数的概念建立起逻辑联系,更为透彻地理解分式概念的本质。

图8.jpg 

钱呈老师向英国教师展示了《分式的基本性质》一课,钱老师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帮助学生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数等概念,为之后类比学习分式的相关概念奠定基础。接着,对问题条件进行变式,从分数自然过渡到分式,引出课题。整节课的教学中,钱呈老师将类比思想贯穿首尾,建构数学知识体系。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概念、结论、方法,关注了对学生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

图9.jpg 

本次教学月展示课活动既是一次教学实例与教研学习的完美结合,也是我们数学组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机会。执教老师们在准备的过程中,经过多次试教,初中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全程参与、精心打磨,实现了组内教学经验的分享,推进了教师个人及团队成长,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提升了数学教研组的团队实力。

图10.jpg 

图11.jpg 

图12.jpg 

图13.jpg 

(撰稿:徐鑫  摄影:徐鑫  责编: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