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高中数学组在重德楼210会议室进行了关于“提升教师自主命题能力”的主题教研会议。会议由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刘燃老师主持,教师发展中心龚亮主任及全体高中数学教师参与。本次会议以高中各年级本次期中考试中的选题为例,探讨一线教师在选题、改题、编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有益经验。
首先刘燃老师以高一期中考试的两道命题为例,从改编和自编两个层面入手,带领大家一起探讨选题命题。第一题与“基本不等式”这一知识点有关,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学情,在命题过程中将条件由变量改为具体实数,再设计为简单实数,不仅能起到同样考察知识点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因为起点的降低而发现更多的答题角度。一个小小的改动,考察的难度降低了,考察的方式更加灵活了,学生的习得效果也大大提升了。第二题的设计以分段函数为载体,考察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解不等式等多种知识点。两种常见函数——含绝对值符号的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本题依据考察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习得效果,编制了绘图和解不等式两个小问题,可以说既贴合学生学情也达到考察目标。值得改进的地方是在问题及情境的描述上,如何能更加准确、精练、有效?组内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将教研气氛推向高潮。
吕健老师代表高二年级也进行了他对于数学试题的改编与命题的一些总结和想法,以“米勒问题”为源头,吕老师例举了4个相关的改编例题,总结了这一问题的处理方法,并分析了期中考试相关例题的命题思路和具体实施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在新高考改革和新教材改编的背景下,已经能够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从单一的选题、选好题向命题、命好题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经历更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更多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习题,教师的研究能力、命题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和提升。
会议最后龚亮主任对本次研讨内容作出总结,并提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建议。他强调了命题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要继续推进题库建设,建议可以在原有的教学案例和试卷作业上进行改编,将选择的例题进行重新编排,做好筛选和更新工作。教研组和备课组做好分工,团结组内力量,选好题、多命题,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全体数学组教师也会继续用心钻研,多命题、命好题,更好的为提升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得效果而努力。
(撰稿:刘芳 摄像:刘芳 责编: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