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之窗 >>校庆
成长岁月——回忆中学时代(徐汇中学170 华诞校友忆文展播34)
发布时间:2020-09-30 23:14:22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133

    中学时代是人生经历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我的小学六年是在农村的小闸镇小学——东红场庙庙堂中读完的,进而在徐汇中学读了初中、高中。从农村到城市求学,使我从懵懵懂懂到涉世城市社会,自己的内心境界得到开放、眼界也开阔起来,增长了许多社会知识。

    我爱看书,得知学校图书馆有许多藏书,我就常去借阅,为了能看到更多的书,我争取当了图书管理员,这样我可以如饥似渴地看到中外古今的许许多多名著,印象深刻是欧洲的歌德、海涅、雪莱、莎士比亚等,我尤其喜欢俄罗斯的普希金诗歌,同时阅读、背诵唐诗、宋词······那时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竟然着意习作,为班里演出写朗诵诗,还取笔名“碧波”。六十年后老同学见面尚能直呼笔名。较多的阅读、习作,使我在学校墙报编写中得心应手,稿件不足就自己写稿,搞好多姿多彩的板报。

    1958年大炼钢铁,日日夜夜挖地架锡搞炒钢、反射炉等,将学校的铁门、铁窗拆下来炼钢,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才停止。学校的秩序搞乱了,同学们的学业也荒废了,心理也深受影响。此时社会上有许多家长让子女去就业,尤其是家庭有困难的纷纷效仿。当时,我家里也够困难的,四个子女读书,爸爸是征地工,收入不多,妈妈在家种蔬菜,一家过着清贫的日子,每学期为交学费东拼西凑、东借西借。我是家中老大,已经懂事了,所以爸爸妈妈说要为我找工作,为了家里和弟弟妹妹着想,我欣然同意。

    一个星期没有去上学,我做好了去工作的准备。星期日下午,班主任严老师从城市里出发,经一、二小时的打听找到了我家,老师见我时第一句是:“你怎么不去上学,同学们想你了。”我爸请老师坐下,妈妈奉上茶水,爸说:“老师您辛苦了,家里孩子多,负担重,让他工作,减轻负担······”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这孩子能自觉学习,不让他继续读书是很可惜的,家里有困难,我向学校反映,要求帮助解决。”老师的深情感动了我父母,于是我得以继续学业。

    通过这一差点失学的插曲,使我感到学校重视、家里支持,我更应该认真学习。当高考复习时,又遇到极大困难,爸爸胸腹水住在职工医院,妈妈心理负担太重,得了急性肝炎在家养着,弟妹们还小,我作为老大要照顾爸妈及全家。当时我想困难是暂时的,我不能乱了自己。除了医院、家里两头照顾父母,坚持早起晚睡,复习功课,还坚持在路上、车上随身带着复习资料阅读背诵,高考决不放弃,要分秒必争。终于实现了进入复旦大学殿堂的梦想,为母校增添光彩,报答了严老师的深切关怀。

    值此,徐汇中学一百七十年校庆之际,我要感恩学校、感恩老师。祝贺新时代徐汇中学校友满天下。

撰稿:1960届 陆金鑫

发布:许贞 

责编:王燕虹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