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之窗 >>校庆
徐汇中学的不老松——记65届初三(9)班班主任马须海老师(徐汇中学170 华诞校友忆文展播35)
发布时间:2020-10-09 15:39:29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277

  金秋九月,当年的初三班主任马须海老师以93岁高龄“初中挚友”网名进入我们(9)班微信群,这个好消息令大家激动万分兴奋不已!师生互诉别后情义,感恩情怀自不必说了。真没想到,在徐汇教坛耕耘一生,桃李满天下,又和我们分别将近一个甲子的马老师,居然还能记得我们的名字和当年每个人的优点和特长,甚至家访后留在记忆中的住址及父母的工作……天啊,我们对老师超强记忆力佩服至极!耄耋老人思路清晰、反应敏捷、下笔流畅,直叫古稀的我们自叹不如呢!

  他老人家几乎每天都在群里互动聊天,分享精彩的视频和推文,回顾当年教学生涯中的桩桩件件,畅谈人生感悟的点点滴滴。为师的良苦用心是希望今天的我们生活得健康快乐!就如当年,马老师教书育人像春风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

  当记忆的闸门打开,回忆中满是对马老师的感激。记得当时班里有57个同学!初一初二的班主任像大哥哥一样,他人挺好,但因为刚走出校门,缺少控班经验,我们班级上课时常像小菜场一样乱哄哄的,以至于像我这种在老师眼里算好学生的,也管不住自己的嘴。初三马老师接手——他往讲台上一站,全班鸦雀无声。听说马老师是归国华侨,人长得很帅。他教我们化学,操着一口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一说话就笑眯眯的和蔼可亲!说来也真奇怪,全班男生女生全都变得守纪律了。从初二跟上去的任课老师都夸赞我们班进步明显!纪律好了,学习成绩自然蒸蒸日上。初三(9)班很快也名声在外了:迎国庆全校大联欢,金嗓子余岚作为校合唱团领唱,甜美的歌声在大礼堂回荡;运动会上,马老师神情专注地举着照相机,在800米、1500米终点线上等候着中长跑健将林子健遥遥领先的奋力冲刺;全校乒乓球比赛,我班的几个小帅哥,一路拼杀最终夺魁;全区俄语朗读比赛,戚小莺和余岚代表学校去参赛,荣获区第二名和优胜奖;马老师带领我们去莘庄学农、去工厂学工,57名同学团结得像一个人,再调皮的捣蛋鬼也没有给班级捅娄子。记得初三12个班级的校会课上,大队辅导员应德雄老师没少表扬我们(9)班呢!毋庸置疑马老师带班有方。那他到底有何秘籍良方呢?这两天这个问题始终在我心里盘旋。直至落笔我大致归纳如下三点:

一、善于发挥团干部、班干部的积极带头作用

  马老师可不是那种成天板着脸,一张嘴就唠叨、数落、训斥学生的恶婆婆似的老师。印象中初三360天,他每天都如新学期第一天站在讲台上时一样。他知人识才、善于排兵布阵,对学生给予充分信任。班里大小事情,落实到该挑担子的责任人,然后就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干。这样既锻炼了我们,又雷厉风行地完成了各项班级工作。马老师自己呢,还不会忙得焦头烂额。班主任的领导艺术在马老师身上体现充分!

二、抓细节见实效

别看马老师平时话语不多,具体事情能让班干部出头的他必隐身幕后。但有些事情他会亲自出手,且往往出人意料,譬如换座位。一般老师开学伊始就要换座位,因为一年下来,处在生长发育期的我们,身高、视力会发生明显变化。但开学快一个月了,我班却还是迟迟不动!我有点憋不住了,就跑去找马老师:因为我实在不想再和原来的同桌坐了。马老师听了我一通牢骚就对我说,排座位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这关系到全班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成绩。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了解,我基本掌握了同学们的情况,说着拿出他刚排好的座位表给我看。我一看简直要气晕过去,怎么我的座位还是原封不动呢?从初一下半学期开始,我就跟那个大家都管他叫“心脏病”的男生坐,我都烦死他了,为什么初三还不给我换一下?说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记得当时马老师叫我坐下来,极其耐心地向我解释原因。他告诉我,同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体质和学习都不好,家长主动跟他联系,希望老师不要改动座位。马老师希望我继续帮助他。还特意和我讲到善良、同情等那个年代其他老师嘴里不讲的话。至今记得当时自己从办公室出来时,已经气解怒消了。过了一两天马老师利用班会课,正式宣布调换座位。结果大家发现,座位的排定基本上不考虑身高、男女生搭配,马老师只考虑同桌之间能否在学习上、纪律上做到一帮一一对红。后来的实践证明,经过马老师苦心安排的座位,对于初中最后一年的学习生活,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有像班干部的调整、学雷锋小组的开展、每天晨读的具体落实,马老师都规划到位,亲自监督。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自信自强

  初一初二的我过得颇有点浑浑噩噩。感觉拿个好成绩不难,余下的时间除了疯玩就不知道干什么好了。上课只要听懂了就坐不住,回头回脑地讲话,为此不知被原来的班主任批评过多少次。初三上学期马老师到我家家访,我好害怕——生怕他向我妈告状。但大大出乎意料的是,马老师历数了我一大堆优点,说我大有潜力,期望我在班里发挥作用,还当即告诉我领读全班早读课。马老师的家访成为我扬帆起航的灯塔,促使我变得自信自强。初三毕业我如愿考进了市重点,这要感谢马老师、感谢教过我的所有老师!

  初三毕业走出徐汇离开马老师后,我们和他的联系始终没有间断。文革期间、插队农闲回沪,我们几个好友常相约一起前去探望他。正处青春年华本该求学深造,但我们却过着莫名其妙毫无希望的日子,内心的压抑苦闷难以言说。只是我们去马老师家,以他贯有的热情、乐观、淡然的处世态度,让我们倍感亲切温暖。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一下午的时间感觉瞬间溜走。每次告辞作别,马老师总要找出相机给我们拍上几张照片留念。现在翻看相册,和马老师在一起度过的时光历历在目。是的,每一次从马老师家里出来,总会感觉先前蒙尘的心,像遇到了一个净化器,被过滤得清明洁净无忧无虑了。

  不知马老师这种超乎寻常的好心态好脾气是天生禀赋还是后天习得,反正如今他能以93岁高龄过着完全自理、高质量的独居生活,令我们敬佩有加、羡慕不已!他自己买菜烧饭收拾屋子,双休日去女儿家团聚。连钟点工都不用。他上网和教过的历届学生互通微信、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上下午都会在小区里走上一到一个半小时。老人家还酷爱旅游,退休后几乎跑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而且都是一个人报名参团。近年来家人不放心,由女儿女婿陪同。去年竟然还去了华山,登上了西峰!他老人家在群里鼓励我们:“趁年纪、体力、各方面条件允许,可以出去看看世界,去过幸福快乐安康的老年生活!”

  敬爱的马老师,您在55年前是我们的老师,今天,您仍然是我们的老师。您言传身教,用93岁精彩的晚年生活为您的学生树立了榜样!您是我们人生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是徐汇中学的常青树、不老松!

    (文末附四张照片与马老师的合影)

一,初三全班毕业照

微信图片_20201009153738.jpg 

二,在马老师家我们四人和马老师的合影

微信图片_20201009153742.jpg 

三,颜一舟在建国宾馆请两位班主任及我们三人的合影

微信图片_20201009153745.jpg 

四,去年马老师和女儿在华山西峰的合影

微信图片_20201009153749.jpg 

撰稿:1965届 戚小莺

发布:许贞 

责编:王燕虹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