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评价 促进单元教学
——徐汇中学初中物理组公开教研展示活动
2021年徐汇中学入选上海市第三批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近两年中,徐汇中学围绕“数字化智慧学习”“信息赋能教育”“在命题中慧学”等不同主题,不断推动教学变革。今年徐汇中学入选高中“双新”第三批项目校,基于高质量信息化建设,本次教学月的主题是聚焦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旨在破解教学难题,减负增效,构建高质量的教学体系。
今年我校共有24位老师成为2023-2025学年徐汇区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在本次教学月中,新晋的局学科带头人与学科骨干将身先垂范开展考点专训课、试卷讲评课、指导学生命题课三种课型的示范课,旨在展现学校高端教师的风采,打造徐汇中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范式。
10月26日下午,徐汇区初中物理区级系列活动——单元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评价变革展示在徐汇中学南校区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由徐汇中学初中组物理教研组长黄健老师主持,徐汇区初中物理教研员陈浔颖老师、徐汇中学及北片区各校初中物理老师还有黑龙江部分骨干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徐汇中学物理组黄健老师和周建丽老师在活动中进行了展示汇报。
本次活动现场展示了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的公开课《光的折射》,并分享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探讨了学习活动评价的设计。
【以评促学,教学评价有新招】
徐汇中学周建丽老师围绕“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变革”的主题,向全体教师们展示了一节以“光的折射”为课题的精彩课堂。徐汇中学教研组通过对课标、教材及学情的分析,将单元核心任务确定为观察、分析并解释光经过不同透明物体时发生的现象。应用光线模型,可以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光的折射规律和成像规律,解释这些光现象。由此,周老师在课时教学中,以叉鱼活动为引线,引导学生类比光的反射规律探究过程,应用微实验视频和希沃仿真实验,从空间中的不同视角观察折射的光现象,得出了折射现象中三线共面、线分两侧的规律。
同时在本节课中,为了落实课标中“体会物理模型的重要作用”的教学内容要求,周老师以评促学,设计作图活动评价量表,帮助学生厘清作图要点,发现光线模型对分析各种光现象的帮助,体会光线模型的重要作用。在实验探究的解释、交流环节,通过师生、生生评价互动,逐步归纳出折射角的规律,提升学生的运用证据分析论证的科学思维能力。观课结束后,各校的老师也围绕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变革对于课堂效能的提升、评价活动效果和单元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适切程度等话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与点评。
【以研促教,单元教学有方法】
徐汇中学初中物理组长黄健老师向在座的老师们分享了本校近阶段在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中所研修的成果。教师们通过单元学习价值分析,制定核心任务和子任务,进而确立单元教学目标,再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以此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制定了明确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课时目标之后,教师们再以此进行核心素养导向的实践教学活动,切实地落实单元教学设计,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节课“光的折射”便是这一小单元中的课时教学示例,基于单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均围绕课时子任务展开,评价活动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思考,启发学生总结规律、解释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很好地达成了单元预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预期的学习价值。
【以教促教,素养教学有思考】
区物理教研员陈浔颖老师通过分享光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中的一些思考,帮助教师们进一步理解了徐汇中学的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设计。她通过问题引导教师研读新课标,体会专家关于光单元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策略建议,思考光单元如何设计才能落实素养培育要求,探讨学习活动的评价如何设计才适切,才能反映出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最后,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光单元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帮助教师提升对“虚像”“实像”的认识。
本次活动为初中物理组的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教师们对单元教学设计和学习评价有了更深入思考。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成长,初中物理组的教师们将主动求变,在改革中提升专业能力,优化教学质量。
教学展示课中,高端教师在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评价学习成果等方面充满智慧、巧思,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领高质量课堂教学,逐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
撰稿:金煜依、黄健、教师发展中心
摄影:黄健、周建丽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