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推进品牌学科建设——教学月主题教研活动系列(九)
发布时间:2023-11-14 23:58:11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338

聚焦考点专训 优化课堂教学

——记高中语文教研组“考点专训”公开教研活动

2023年10月26日下午,徐汇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考点专训实践交流”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温海光主持,主要围绕温海光、王敏老师的两节考点专训公开课展开研讨,伍春红、骆书阳、王志成老师也结合自己考点专训教学进行了交流。

温海光老师首先就自己的一节区级公开课准备和开课内容进行说课。温老师首先讲了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总结了结合“文学评论”这一考点开课的得与失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温老师立足于新课标,重点关注了其中“单元学习任务导向”“创设学生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对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进行了单元梳理。围绕单元主题,聚焦文本的写作任务,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单元研习任务:研习任务1.假如你是教材主编,需重新编排篇目,你将如何编排组合?依据是什么?请阐述理由。研习任务2.研习本单元作品,从抒情主人公、思想情感、艺术特色等角度,选择令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撰写文学短评。研习任务3.根据评价量表,评价自己撰写的文学短评,并进行修改。课堂上结合2023年春考题“文学短评”这一考点,进行微写作指导。温老师设计了《文学短评评价量表》,让学生对照“评价量表”修改自己的“文学短评”,温老师还亲自撰写“文学短评”下水文,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架,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双新”教学实践。

微信图片_20231116145619.jpg 

微信图片_20231116145631.jpg 

王敏老师结合骨干课进行说课。她以《新挑战·新尝试》为题,围绕《考试手册》考点6.1“比较、整合多个文本的信息,用文本中提供的概念、观点、材料、方法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展开。王老师通过这节课与学生共同探索了针对于这个考点的有效的思维路径,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归纳—运用—再归纳—再运用(命题)阶梯式提升,以期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命题、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王老师还提出了自己对考点专训课的困惑,如:适合考点专训课的契机是什么;是否所有考点都需要考点专训课;考点专训在不同学段的重难点如何确定?这些问题引发了老师们的共同思考。王敏老师最后对没有实现学生与AI比赛命题这个教学环节表达了遗憾,也引发了老师们对这个设想的好奇和尝试的兴趣。

微信图片_20231116145634.jpg 

微信图片_20231116145637.jpg 

接下来是评课环节,每位与会的语文教师都真诚地作了发言。

温海光老师的单元梳理课,实现了在教学实践中将碎片化的孤篇教学模式转为结构化的单元教学模式,为单元梳理课提供了可行性范式。老师们高度评价了温老师总结的《文学短评评价量表》,《量表》为学生的文学评点这一考点实际操作提供了思维路径、答题框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范本。同时,温老师在这节课中体现出来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也给老师们以很大的启发。

王敏老师的课是一堂专门的考点专训课。这堂课培养了学生解读考点、自主归纳解题路径的意识。该课堂以问题为牵引,引导学生分析、构建起知识框架,以审题来研究命题目的,对照考点来寻求解题思路。王老师的课堂尊重学生,只在关键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点拨,整堂课都由学生活动来真实的生成。老师们还对王老师现场生成的板书大加赞赏。

老师们畅所欲言,针对两节课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如,对于同一考点涉及到的知识点,老师应该进行梳理归类,以适应不同学段的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视野;老师应该如何筛选提取学生的答案以供课堂呈现使用等等。

之后,各备课组老师代表进行了考点专训的交流发言。

伍春红老师围绕论述类文本“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这一考点展开交流。伍老师指出这一考点考查的是评价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方法的逻辑性。建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挖掘,写作思维的训练,以此带动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并且结合2020年上海高考卷中的题目总结了该考点的解题策略。

骆书阳老师则是立足于高一语文的教学实践,以“把握作品的行文线索和思路”这一考点为例,探讨高考考点在教学中的落实策略。骆老师深入解读考点,将考点专训课分为三个板块进行。首先是考点诠释,考点中的“行文线索和思路”是文本结构的内在核心,需要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段落的划分;其次是经典例题探究,结合高考题来探究解题规律;再次是自主命题,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骆老师研究了考点之间的关联性,指出“把握作品的行文线索和思路”是基础性考点,对它的把握将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三能否有所突破。骆老师提出教师要提高考点意识,在高一就要引领学生做好相应考点的梳理工作,未雨绸缪。

微信图片_20231116145640.jpg 

微信图片_20231116145642.jpg 

王志成老师围绕“语言特点赏析”这一考点进行了自命题教学的策略交流。王老师提出了四个策略。策略一:让学生分组围绕考点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的结构化。策略二:引导学生关注题干的表述方式,以及题目的变式。策略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如任务单和投影仪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四:评价量表的细化和使用。王老师对命题教学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自主命题如何与传统教学统整起来;自主命题教学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怎样更好地统一;如何把自主命题中的知识点融合进学生对高考要求知识点的整体把握中。

微信图片_20231116145645.jpg 

最后,温老师对三位老师的发言做了总结,对三位教师从自己的考点入手有理论有实践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温老师还对王敏老师对考点专训课的疑惑进行了思考和解答。温老师建议在课堂的教学中,通过考点专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考点意识,进而形成答题策略,内化为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鼓励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多有所得,教师也有所提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通过这次考点专训的交流研讨,老师们了解了如何将考点研究和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同时也促进了老师们对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思考,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有的放矢,在辛勤耕耘中师生相得,教学相长。

撰稿:孙萃 

摄影:陈诺 

发布:许贞 

审稿: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