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中学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坚持"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的教育方针,将戏剧教育作为培育学生核心人品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开设《戏剧艺术AI编创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展戏剧社团特色活动以及举办"伟人剧本创作大赛"等创新举措,学校构建起多维度的育人体系:在剧本创作与舞台呈现中传承百年校史文化,通过角色演绎体悟革命先辈的精神品格,借助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培育创新思维。这种"以兴趣为导向、以舞台为课堂"的教育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创造活力。
在近日落幕的“铭记伟人风范,书写徐汇华章”伟人剧本创作大赛中,18个班级通过时空对话、历史重现等创新形式,将周恩来、宋庆龄等伟人精神与校史文化深度融合,彰显了徐汇中学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教育魅力。参赛作品既有展现马相伯先生精神的历史正剧,也不乏《与周总理漫步徐汇校园》等穿越题材,展现出Z世代独特的叙事视角。这些充满创意的剧本将汇编成册,印发各班,让伟人精神在不断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继续滋养一届又一届的汇学学子。
伟人剧本创作大赛 获奖名单
一等奖
高二(2)班、高二(7)班、高一(3)班、高一(4)班
二等奖
高二(5)班、高二(6)班、高二(8)班、高一(1)班、高一(2)班、高一(5)班
三等奖
高二(1)班、高二(3)班、高二(4)班、高一(6)班、高一(7)班、高一(8)班
本学期科研与课程中心开展的《戏剧艺术AI编创与实践》课程和戏剧精品社团,则开启了科技赋能的新维度。“AI能帮我们设计舞台吗?”“虚拟角色怎么表达情感?”在《戏剧艺术AI编创与实践》课上,学生们的问题就是课程的主线。从剧本围读到灯光调试,从服化道设计到宣传海报绘制,所有环节都由学生团队包办。学生运用AI优化台词逻辑,模拟机器人与演员互动,脑洞大开,惊喜连连。课后成立的戏剧社团更成了创意试验田,学生们在拓展课中迸发的火花,在社团活动里尽情绽放。
这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实践,正在汇学校园持续上演。当00后用AI技术重现校史风云,当课本里的伟人走进青春剧场,教育的无限可能正在这里生动绽放。
学生感想
高一(3)班 黄奥宸:
本次剧本创作大赛,我们班不仅创作,更把作品拍摄出来,作为开学典礼上的节目展示。我扮演周恩来一角,通过与同学们共同让剧本更贴近现实的创作,感受到周恩来总理早年来的广大胸怀、远大志向和爱国热情。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走革命救国之道,与马相伯校长一样,以自己的方式拯救国家于危难。剧本创作与表演,启发我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用科技创新的方式,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平台,在科创启智中回馈社会。
高一(4)班 关虹翔:
很荣幸《与周总理漫步徐汇校园》能参与此次剧本评选。创作时,我们满怀着对周总理的敬意,希望借穿越故事,展现总理对青年的关怀以及新时代学子传承精神的决心。过程中虽几经波折,可团队成员们凭借着对剧本的热爱与执着,反复打磨,彼此鼓励、终于攻克难关,让这部作品得以呈现出来。
高二(2)班 许雅妮:
这次伟人班剧本创作能荣获一等奖,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们小组团队,更凝集着老师的悉心指导。马相伯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爱国者,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奉献。创作这部剧本的过程中,我们被他的爱国精神深深打动,也希望通过文字让更多的同学们了解这位伟人的事迹。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创作的肯定,更是对马相伯先生精神的传承。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用文字书写更多有意义的故事,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最后,我想说,马相伯先生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一起为梦想努力,为祖国奋斗!
高二(7)班 范译之:
获得徐汇中学伟人班剧本创作大一等奖,我感到无比荣幸。感谢评委的认可,也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创作让我学会用文字表达思考与情感,这份荣誉激励我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未来我会坚持创作,传递更多温暖与力量。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争取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王海韵
供图:王海韵
发布:许贞
责编:马云豪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