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诗词展播148
发布时间:2025-04-08 08:48:20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7

点绛唇

怀  

 

清明梅思,

身影未到心巳至。

深切怀念,

泪如泉涌拭。

一张报纸,

成思梅永志。

愿英灵,

含笑天堂,

福佑康乐賜。

说明:

今日清明,女儿与我谈及扫墓一事,我重读两年前在一张旧报纸的第4版头条位置上刋登的一篇《清明梅思》文章,更激起我对亡妻菊梅的怀念之情,不禁吟曲抒怀。

李庆鸿

 

汇学效应

 

李庆鸿

六十多年前有幸在母校徐汇中学就读高中,高一班主任兼语文课汤于纯老师初出茅庐(当年刚从华师大毕业)讲解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时,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将格律诗词的种子播进了学生的心田;参加由副班主任兼生物课蒋叔雍老师指导下的生物兴趣小组,担当雏鸡“助产士”,通过有趣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高三时,更富有教学经验的班主任兼语文课刘铁江老师的一堂《说不怕鬼》解读课,在将此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结论分析得清清楚楚的同时,又将逻辑思维的种子播进了学生心田。这三颗种子在本人成长道路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我受益终身。这就是《汇学效应》啊!

 

临江仙

中国强度

 

缅甸强震巨声隆,

我自岿然不动。

中建大桥曼德勒,

抗力见神功,

强度显威风。

同在震心区域中,

旁桥垮塌哀恸。

中国工程抗天敌,

胜在不言中,

强劲东方龙。

说明:

惊闻近日缅甸发生7.9级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9度。令人惊奇的是:同样位于震中区域的阿瓦大桥垮塌江中,而由我国设计建造的曼德勒大桥却岿然不动。这一事实向全世界充分显示了中国基建力量的“中国强度”。笔者作为一辈子从事铁道工务工程的老同志,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不禁即兴填词抒怀。

李庆鸿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525.jpg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537.jpg 

 

重拾童忆

 

李庆鸿

今日我在故地散步,走到位于徐家汇南端的原天主教圣衣会法式建筑前,不禁注足留步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七十多年前,我还是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与小伙伴们去那里捉蟋蟀、捕金蛉子、玩“官兵捉强盗”游戏等等。圣衣会内居住着好几位法国修女,她们的服饰就像外国电影中有时能见到的浅灰色修道服与形似上海大馄饨一般的雪白头饰。当时我们这些顽皮儿童都嬉称她们为“馄饨嬷嬷”。

还记得有一次在捉蟋蟀时,我不小心打碎了那里的花盆,就急忙动手 收拾花盆碎片。这时,一位“馄饨嬷嬷”悄无声息地来到我跟前,操着一囗“洋泾浜”(很不标准的)上海话用安抚的口气轻轻地对我说:“李弟弟(因为常去,她早已认识我),勿要怕,当心划破手!”我滿脸通红,她却慈祥地对着我微笑……

七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顽皮儿童,今日已是个年届八十的耄耋老人了。然而,连我自已也想不到对当年的记忆还是那么的清晰。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座历史文化建筑在“文革”动乱中受到了国家宗教政策的重点保护,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也得到国内外宗教界人士和当地居民们的高度赞扬。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座建造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式老建筑巳成为《上海电影博物馆》的一部分。近期门囗又挂起了《英国 金斯顿艺术学院预科》的牌子,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囗。我回眸凝望,脑海里又浮现出童年时代的那段回忆!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540.jpg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544.jpg 

 

清平乐

沪语白话

 

文化养老,

花头经勿少。

赏兰拍照买汰烧,

有空朝外跑跑。

生活题材捉牢,

吟诗填词练脑。

康乐最最重要,

心态时时良好。

说明:

今晨与兰花“相面”后心血来潮,即兴用沪语上海韵填词一阙,回味文化养老。

李庆鸿

 

虞美人

花海掠影

 

阳春三月繁花馨,

卉友浦东行。

暖风轻拂彩浪掀,

美景一望无垠、

舒人心。

四季花港花四季,

季季蕴深情。

五彩缤纷盈共鸣,

天然画卷掠影、

尽雅兴。

说明: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有幸参加上铁老干部花卉协会组织的浦东四季花港踏春赏花活动,在百花丛中捕景捉影、舒心尽兴,不禁即兴吟曲抒怀。

李庆鸿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546.jpg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549.jpg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552.jpg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555.jpg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558.jpg 

微信图片_20250409084601.jpg 

撰稿:1962届 高三(2)班 校友 李庆鸿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