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十七届上海市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选拔活动初评揭晓。我校有26个项目获奖,包括科幻画作品7项,人工智能(编程)作品5项,创意作品4项,发明作品10项。根据初评结果,我校获奖项目中有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有6项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赛,还有3项作品入围上海地区终评,具体获奖名单见下表。
入围全国赛作品展示
本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科幻画作品以“科技振兴美丽农村”为主题,我校有4辐作品荣获上海市一等奖,其中有3幅作品入围全国赛。
初二(13)班乔怡宸同学从小就十分喜爱美术,积极参加科幻画比赛。疫情期间,她通过线上采访亲戚朋友,了解到国家新农村的变化,尤其是在电商平台的影响下带来的购物方式上的变革,于是她决定用画笔将农村直播购物的场景呈现出来,代表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画面背景选择了江南水乡,主色调选用带有紫调的中国蓝,体现科技感,清晨雾气濛濛的水乡也是蓝色,商务平台、物流,用了大家最熟悉的淘宝色。她想让观众一看到这种购物模式和色彩就能引起共鸣,回忆起购物的愉悦感。
乔怡宸科幻画作品《水乡e时代》
预初(3)班潘怡蕴同学把绘画作为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她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创作畅想未来,描绘身边的美好事物!她的参赛作品是《“云上”乡村》,画面中心是乡村振兴路上利用互联网直播销售农产品的场景,背景上方穿插一些现代前沿科技,下方则是美丽朴实的乡村景色,整个画面体现了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直播带货“云端”赋能的理念!
潘怡蕴科幻画作品《“云上”乡村》
初一(10)班郑梓鋆的科幻画作品是《农村能源转换机》。她构思设计了一套神奇的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系统。首先该系统轻巧便利,设置在牲畜日常活动的场所,可以将粪便收集起来,经过发酵、催化等加工处理变成清洁的沼气能源,还可以把残渣输送给花草树木做肥料。其次,它可以把农作物中无法降解的粗纤维,重新利用起来,制作成环保纤维。农村能源转换机,既减少了农村环境污染,又有效利用了各种资源,变废为宝,让农村成为绿色环保的家园。
郑梓鋆科幻画作品《农村能源转换机》
预初(2)班胡奕铭
预初(2)班胡奕铭同学的参赛作品是《一款适老的智能健康检测保健U型枕》,该项发明的灵感源自新冠疫情,他先后设计和制作了三版可穿戴智能空气净化装置,曾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进行云直播,并在央视网进行转播。这次参赛作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迭代开发,以一个小小的U型枕为载体,采用Arduino芯片、C语言编程,充分整合多种保健功能,包括健康监测,护颈加热、空气净化、语音控制等,同时还开发出手机健康监测APP,旨在解决老年人的三大问题:健康实时监测、空气污染及时防护、方便语音控制。该作品已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的初步审查,极具实用意义和社会意义,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有更多老年人使用这款U型枕!
初一(10)班 彭子涵
初一(10)班 彭子涵同学平时就对家中的生活电器非常感兴趣,喜欢查阅相关书籍, 课余时间经常研究这些电器的工作原理,他发现家中的空气净化器、除湿器和净水器都是与水、空气有关的电器,而且工作原理有互通关联的地方,就一直琢磨着是否可以设计一套三合一的装置,仅一台家用电器就能实现三种功能,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从而解决家庭中生活家电种类繁多、占地空间大,费用高等现状。于是他提出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除湿和净水功能的家用装置》的创意,荣获上海市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创意作品一等奖,并入围全国赛。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学校“崇尚科学”的理念始终激励着他在科创之路上不断前行!
初一(16)班 颜子钦
初一(16)班颜子钦同学经常看到妈妈为爷爷进行拔罐治疗缓解腰肌劳损和颈椎病,但是真空拔罐器存在拔罐压力和控制时间难以调节,以及需要人工抽气等问题,因此,他开发了一款“懒人”智能真空拔罐装置,参加了第十七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入围上海终评并推荐参加全国赛。该装置具有蓝牙和智能控制模块,用户通过手机APP连接拔罐装置,便可与之交互,完成真空拔罐器的压力控制、时间设定以及自动抽气/放气功能,实现拔罐自动化,操作简单,单人即可完成,便于居家日常的拔罐保健。颜子钦同学认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希望可以有更多同学来关注中医、了解中医,并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来赋能中医,让中医焕发新的光彩,为健康中国助力。
徐汇中学重视学生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基于学习和生活实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初高中生人人做课题。后续学校还将在自适应平台上开通师生互动研讨功能,保障学生课题的顺利实施,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做真正的研究,在研究中体验成长快乐!
撰稿、图片:苏裕、参赛学生
发布:许贞
责任编辑:史莉莉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