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 风的符号 制作感悟
我们想做一个关于课内地理知识的微视频,于是我马上和顾鑫浩、刘栩寅两位同学组合,构思起了微视频的主题。我们最终决定使用讨论的形式来呈现它。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和慎重的考虑,定下了“风的符号”这一主题,原因是因为这个知识点十分有趣,而且很容易搞错,十分具有讨论的意义。
确定主题后,我们便抓紧时间收集素材,准备PPT和文字稿。本以为很顺利,但在找寻风向标图片这一环节就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百度网上的图片并没有我们所需要的,换了几个网站也依旧一无所获。好在最后我们想起了信息老师推荐的“迷你截图”,在一些图片上截取了一小部分我们所需要的,解决了问题。素材收集完之后,我们马不停蹄地制作了PPT,写了文字稿,并进行了多次修改。
PPT和文字稿准备好了,就进入了彩排阶段。可我们又犯了难:我们的微视频并不生活化,显得很死板,“表演”的成分太重,而我们真正要表现的“讨论”的成分却基本没有。为此,我们又把稿子改了七八遍,才达到了我们所满意的程度。终于,我们穿上了校服,开始了录制,我们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完成了录制。
然而,在后期剪辑时,我们又发现在微视频中有一个小错误,把“西北风”说成了“东北风”。虽然这个错误并不明显,但我们抱着求真严谨的态度,还是在第二天重新进行了录制,终于,我们做出了我们自己满意的微视频。
我们的微视频十分具有逻辑性,并以讨论这样一种轻松的方式向大家讲解了风的符号这一知识点,显得非常生活化。但是,由于素材收集方面做的不充分,我们最终并没有把一个很好的视频放在了PPT里,这点令我们有些遗憾,我们会在未来的第三届汇学微视频大赛上弥补这个遗憾,做得更别出心裁、更令人满意,也更令我们自己满意,我们会为做出更好的微视频而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向前!
——初一(6)班 邢睿豪
预初年级下半学期,地理老师征集地理微视频制作,于是我与邢睿豪,刘栩寅同学合作,开展此次微视频创作。首先,我们确定了本次微视频的主题——风的符号,在众多地理知识点当中,风向的辨别与风向标的描绘是一大难点,我们三人也希望借此机会,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帮助大家认识风级不同的表示形式,纠正大家平时常犯的错误。
由于疫情封控在家,我们只能通过线上的形式开展讨论与微视频的拍摄,在确定好主题后,我们迅速着手寻找素材,制作PPT,撰写文字稿。由于我们缺乏制作微视频的经验,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在团队的配合下,我们都逐一化解:在寻找图片素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能够调用的资源很少,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好在我们运用迷你截图软件在一些科普视频中截取了我们所需要的素材,顺利度过了这一难关;后来在讨论形式上我们又产生了分歧。我们在直接介绍与共同讨论两种形式的选择上十分犹豫,最终我们权衡利弊后,选择了后者:可以集中力量,发散思维,互相帮助,找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
终于,在解决种种困难之后,我们顺利拍摄完成本次微视频。虽然完成了拍摄任务,但由于时间仓促,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譬如没能够下载成功一个内容丰富,值得大家学习的视频……当然,能够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殊荣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契机,更上一层楼!
参与这次微视频的制作,我不仅巩固了地理课上的相关知识,更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协同交流的重要性,这是传统课堂上无法体验的。也希望疫情能早日退散,我们一定能制作出更棒的微视频!
——初一(6)班 顾鑫浩
经过层层筛选与考虑,最终我们选择了“风的符号”这一知识点作为我们微视频的主题,而这个知识点也具有一定难度,我们也希望通过拍摄这个视频,来解答同学们的错误。
迅速确定完主题,我们马不停蹄地着手准备起PPT,撰写文字稿,而由于疫情,又因为缺乏经验,导致在制作PPT上遇到种种困难,不过我们团结合作,问题迎刃而解。再经过多次的讨论研究解决文字稿后,我们拿出了最好的精神面貌开始了录制。由于自己是第一次拍摄,导致有各种失误,而两位同学则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反复录制,终于拥有了让我们满意的微视频。
由于时间问题,视频并没有很完整的讲解,这也成为了一大遗憾。在下一次比赛中,我们一定会为做出更好的微视频不断地努力,呈现更完美的效果在同学们的眼前!
——初一(6)班 刘栩寅
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Ak6-iSfvzezIfzZ3WslqqQ
视频制作:初一(6)班 邢睿豪 顾鑫浩 刘栩寅
指导教师:曹骏骅
发布:许贞
责编:史莉莉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