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素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特色办学 >>工程素养
走进高校 汇学学子探索科技前沿——我校学生参加“浦江科学大师讲坛”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11 19:21:35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47

9月8日,我校高二年级的十名学生来到复旦大学相辉堂,参加第八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本次讲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以“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到高温超导”为主题作主旨报告;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主持讲坛。

微信图片_20240912101907.png 

微信图片_20240912101929.jpg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茧烛末光,增辉日月。” 理想无形,却蕴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讲座伊始,薛其坤教授讲述了求学和科研经历——他出生于山东省蒙阴县,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四批大学生,全程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历程。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度过了八年的留学生活,发达国家的先进性树立起了他科研报国的信念,驱使他不断作出学术突破。

微信图片_20240912101932.jpg 

在讲座中,薛其坤教授讲述了霍尔效应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高温乃至室温超导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大胆的展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条件极为苛刻,需要一种具备拓扑特性、长程铁磁序和体内绝缘态三个条件的超薄膜材料。历时四年多时间,一步一步地提高样品质量,经过持续不断地反复推理、实验,薛其坤团队终于在2012年年底成功在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成果于2013年3月在《科学》杂志发表,被审稿人称之为“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微信图片_20240912101935.jpg 

薛其坤团队抓住的另一个重大科学机遇是高温超导。在严谨的科研过程中,团队发现了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现在,薛其坤团队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问题、高温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拓扑量子物态的应用、拓扑量子计算的实现等重大科学问题继续努力奋斗。

微信图片_20240912101937.jpg 

薛其坤院士用杜甫的《望岳》作为报告的收尾,他时常用这首诗勉励自己和学生:“如果用‘荡胸生曾云’的胸怀与境界去做科学研究,用‘决眦入归鸟’的专注和洞察力抓住事物本质,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总有一天你会登上更高的科学高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最精彩的互动环节,现场观众从中学生到在读博士,包括很多教授都积极向薛院士请教。第一个提问者是一位马上90岁高龄的老人,薛院士一眼就认出他是复旦物理学院的退休老教授——孙鑫院士。他在家人的搀扶下就坐于观众席中,即使年近九旬,他依然心系科学发展,对尚未解开的科学问题保持着浓厚的好奇与热情。这一刻,科学家精神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微信图片_20240912101940.png 

有航道的人,再渺小也不会迷路。”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应满怀豪情斗志,以薛其坤院士为自身榜样树立远大理想,用无限的想象力,以决眦的科学态度学习和拼搏。假以时日,久久为功,定能登上科学和技术之巅!

活动体会

9月8日,步入复旦聆听薛教授的报告,他从少时说起,娓娓道来,我为他青年时期实验的艰苦所担心,又被他一路走来克服的困难所惊叹。他所讲贯穿古今,古希腊到近代,无数听过的名人和没听过的名人,以及每个发现的背后所蕴藏着的哲理。薛教授由浅入深,善用类比,高中知识都掌握尚浅的我,似乎都能听懂何为“霍尔效应”以至“量子霍尔效应”。我无法忘记教授最后对我们赋予的期望,他真心地希望我们这些年轻人可以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碎阶,无以攀高峰”的精神传承下去,继续将中国的科技发展得更远更深。

高二(1)班 叶晟清

参加这次讲坛,我深感荣幸。薛其坤教授的研究成果让我深受震撼,他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高温超导领域的探索,为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每天呆在实验室里12小时以上,每年待在实验室330天以上,这种异于常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让我敬佩不已。能近距离聆听这样顶尖科学家的报告,我备受鼓舞。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魅力和重要性,也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决心。我希望未来能像薛教授一样,为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感谢徐汇中学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能接触到前沿的科学思想。

高二(3)班 汤真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聆听了国际知名实验物理学家薛其坤教授的讲座。他是我国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先锋人物,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讲述了霍尔效应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高温乃至室温超导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大胆的展望。室温超导技术如同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圣杯,不断激励着一代代青年科学家为之奋斗。正是这探索未知的前仆后继,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无限可能。

高一(4)班 于子桓

此次活动令我深受启发。薛教授的分享让我到,独立思考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自某一理论在19世纪被提出、20世纪取得重大突破,在21世纪人们依然完成了革新。他提到,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中,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眺,加之独立思考,才可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在生活中,我们更要不断独立思考,正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

高二(5)班 王奕翊

参加“浦江科学大师讲坛”活动,我深感荣幸与激动。大师的精彩分享,让我领略到了科学的无限魅力和深远意义。不仅展现了卓越的专业知识,更传递了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我深受启发,明白了科学探索的道路虽长且艰,但每一步都充满可能。此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我将把这份感悟带入日常学习,不断努力,希望有朝一日也能为科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二(5)班张程硕

我有幸参加了于复旦大学举办的浦江科学大师讲坛活动。踏入复旦大学的校园,我便深感荣幸与激动。讲座中,薛其坤教授的讲解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也让我深切体会到了物理学的无穷魅力。每一个细致入微的解说,每一次知识点的碰撞都激发着我对学术探索的无限渴望。薛其坤教授的过往经历和辛勤研究,更让我对他敬佩不已,我愿以他这样为国奉献的人为榜样,在之后的学习路上努力奋斗。这次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未来学习和探索的无限热情。我将把这次学习的体会和感悟,作为今后学习路上的动力源泉。

高二(6)班 卢兴宇

昨天我来到了复旦大学参加了“浦江科学讲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教授开讲,薛教授提出:“超导是物理学科学发现的富矿。”薛教授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温度低的时候,原子就不大运动了。”就像导体电阻主要来源于原子振动对电子的散射也就是说,温度越低,原子振动越弱,电阻就容易通过,所以超导一般会发生在低温。薛教授还介绍了量子霍尔效应,量子霍尔效应通常需要在极强磁场下才能观察到,该领域很多物理学家目前正在追逐的目标。

薛教授还给我们建议:“多读文献,多请教人,多听报告,只要勤奋努力,日积月累,就能有所收获。”

这次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心灵的升华。科技人员的高强度学术工作,异于常人的吃苦耐劳精神,科研报国的信念,让我学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面对困境要坚持不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高二(6)班 周子麟

在这次的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我影响深刻的是讲坛上,作为当代中国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杰出科学家的薛其坤教授用“研究对象发生变化时,往往意味着科学发现的新机遇。”这句话鼓励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未知的探索。

高二(7)班 杨慧茹

 

撰稿:高二(2)班 李京菁

摄影:李万荣

发布:许贞 

责编:史莉莉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