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特色办学 >>艺术
美育:让师生美美的!
发布时间:2023-04-10 14:59:10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476

2023年3月23日13:00,“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科技赋能艺术教学”线上线下展示交流活动精彩亮相上海市徐汇中学勤体馆。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学会指导,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艺术教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会协办,我校承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提供资源支持。出席的专家领导共计三十二位。徐汇区史莉莉艺术名师工作室学员们参与展示、活动现场策划组织和舞台布景调度等,活动分为线下会场与线上直播同时进行。

随着震天动地的锣鼓声,我校零起点打击乐团的孩子们一首《龙腾虎跃》,活动拉开序幕。

《龙腾虎跃》

曾宪一校长以“美育:让师生美美”的为题从汇学百年校史、艺术特色教育与成果、零起点课程设置、艺术社团梯队建设、课程群开发、学科多彩融合等方面,向大家展示了徐汇中学特色办学的荟萃风采与累累硕果。

热爱民族音乐就是爱国!科技赋能艺术教育,助力艺术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艺术是最高等级的教育。艺术:让师生艺术地生活!艺术教人求美。美育让人学会欣赏美、传递美、自信美、创造美。美育:让师生美美的!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12.jpg 

教学展示环节,我校杨安然老师,运用艺术教学数字资源进行了京剧《定军山》(片段)教学展示。在整个展示过程中,师生通过动漫展示、游戏、问答、自学跟唱等多种形式,教会了学生们唱念做打。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28.jpg 

艺术教育成果展示环节,由汇学零起点班级和艺术社团学生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艺术课程展示,在学校科创特色跨学科融合多彩发展理念下,孩子们逐渐成长为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的学习主体。

《华夏历史歌》

汇学零起点戏曲班级带来的京歌表演《华夏历史歌》,孩子们一个个青衣扮相,惊艳登场,让众人眼前一亮,清脆婉转的嗓音唱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画卷,让人赞不绝口。

《春江花月夜》

汇学零起点预初年级女子舞蹈团带来的创意表演《春江花月夜》,舞姿翩跹,创意无限,再搭配声情并茂的朗诵,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江南春》

胡艺昕老师与预初零起点诗歌吟诵与演讲班级共同表演的《江南春》、孩子们手持绿扇,优美的舞姿加上动听的合唱,音画相依,引人入胜,仿佛让人置身于风景旖旎的江南水乡。

《鱼水情》

汇学零起点管乐团的《鱼水情》,学生均为初一年级零起点班学生。学生们自六年级入校起,以自适应学习的方式研究以竹笛为主的十几种民族吹管乐器的音乐文化和演奏技法。在课程中,民族吹管乐的教学打破了传统器乐课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口型、手型等自身条件,适应不同学生对器乐喜爱偏向和学习的反应能力,自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民族吹管乐器,在民族吹管乐学习中,同学们综合各项乐器的相似性和关联性进行合作式学习,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掌握多种乐器的演奏,真正认识、了解、接触、学会民族吹管乐器,并在快乐、自主、热爱的学习与排练中,拓展审美视野,传递民族自信。

《出塞》

汇学零起点男子舞蹈班级表演的《出塞》由强凡老师领舞,把将士们出征时的英勇果敢,骁勇善战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安排设计时还特别邀请了三位女同学,担任巾帼英不让须眉的的“花木兰”,随着盔甲的舞动,震天的鼓声与马蹄声,朗诵同学气势磅礴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灯火里的中国》

最后,活动在汇学零起点创意歌舞班《灯火里的中国》温馨而又充满希望的歌舞声中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展示活动,师生们收获颇丰,感慨良多,对美育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与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预初(3)班 杨孟钦: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36.jpg 

零起点我很荣幸能代表学校出演朗诵舞蹈表演《出塞》。作为这个节目里的朗诵者,我深知这个节目的重要性。所以在平时的排练中,我从不缺席,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到每一遍朗诵都和在舞台上正式表演一样。表演当天,当画面定格在最后一个动作时,我听到了台下老师们的热烈掌声,我知道我们成功了!能站在这里代表学校,我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机会,参加这么重要的一次展演活动。

预初(3)班金芮萱:

周四,在总校勤体馆举行了市级的展示交流活动。作为《春江花月夜》的参演者,我十分荣幸。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39.jpg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当悠扬的萧声响起时,我翩翩起舞,仿佛跟着诗人来到了江边,看到了一轮皎洁的月。此外,《定军山》让我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难度系数极高的舞蹈表演《出塞》也让我心潮澎湃.....传统文化的世界是如此美丽,我们要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胡老师:

我与预初年级舞蹈队的同学们一起在总校勤体馆表演了古典舞《春江花月夜》,感到荣幸又高兴。我们穿上仙气飘飘的古典服装,在台上翩翩起舞,扮演着江水与花朵;伴着朗诵,呈现出“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诗歌优美的意境,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诗歌之韵味。同学们都齐心协力,在舞台上相互配合,尽情舞蹈,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参加此次科技赋能的艺术教育展示活动,让我看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的数字化展现。跨学科的实践并非将两个独立的学科刻意地糅和在一起,而是将学科之间水乳交融的天然联系进行呈现。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育现代化所带来的特有美育效果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与此同时,参与活动的选篇,选拔学生诵读以及与学生同台的经历让我看到了艺术育人的可能性。

预初(3)班周瑾:

周四的展示活动是一场歌舞的盛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那气势恢弘的场面,优美动听的音乐,赏心悦目的舞蹈震撼着、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整场演出每一个节目都精彩绝伦,但让我最为念念不忘的是我们班排演的《江南春》。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42.jpg 

同学们精神集中、动作整齐,用欢快优美的舞步表达出那春回大地,诗情画意的景象,那场面真是太然人陶醉了。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另外我从参加活动的每位表演者脸上飞扬的神彩和观众席上阵阵的掌声中,深刻地感受到艺术节作为我们学习生活中最靓丽的风景线,让我们更深一层地认识到艺术的魅力。

强老师:

《出塞》是一支以战士保家卫国为题材的男子舞蹈队伍,成员全部是预初年级零基础的学生。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45.jpg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在一次次排练中把自己从一张“白纸”塑造成了一位英勇的“战士”。也使他们在感受古诗词魅力的同时领悟到了舞蹈所带来的形体到精神上的美感,更突显出了舞蹈通过身体语言艺术来培养学生的爱美兴趣、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并发展创造美的美育功能。

曲老师:

戏曲进课堂逐渐成为教学新趋势,随着前沿科技的加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接纳度。在本次活动中,合唱团同学参演了《华夏历史歌》,学习了戏曲行头的穿戴,水袖的运用,还真切地体验了一把角色的化妆造型,当她们在舞台上有模有样的唱着戏歌,模仿着戏曲演员的身段自信地表演时,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似乎已经在她们心中升起。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48.jpg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51.jpg 

《春江花月夜》是我校预初舞蹈零起点的同学共同演绎的一首原创作品。她们在传统汉服的装扮下,模仿着古代女子的优雅和柔美,虽然动作表情还有些许生涩,但是在一次次的排练中,在动作的打磨和对作品的理解中,已经见证了孩子们的蜕变。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53.jpg 

《灯火里的中国》是由合唱团和舞蹈团的孩子们共同完成的一个综合创意作品,他们用歌声和舞蹈赞颂了伟大祥和的祖国,温暖而有力的声音,柔美而坚定的舞姿,正是他们对时代的敬意。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56.jpg 

这似乎就是美育真正的价值所在,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教会孩子们不断提升对美的理解层次,在一次次的舞台展示中让孩子更自信、更阳光,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教育和品格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在小小的身体里萌芽,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为漫漫人生路保驾护航。

初一(7)班孟晏好: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059.jpg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春花烂漫,相继开放,在万物争春的情景下,我们鱼水情小乐队登上了汇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赋能艺术教育”的舞台。初一年级的零起点小乐队目前共有16位同学,因为对民族吹管乐的热爱,让我们组合在了一起。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都是从零基础、零起点,短短的时间内,逐渐学会了多种乐器。在这一过程中,我学会了七种乐器——口笛,竹笛,巴乌,埙,拉音笛,排箫,学会了演奏《鱼水情》这首乐曲,每周两次的排练既成了我们最快乐的时间,也成了最珍贵的练习时间。排练过程中也少不了一些困难,刚开始我们选择的是分声部练习,然后把所有乐器合在一起联排,经常遇到卡不上伴奏带,定位点不恰当、演奏技术不过关等问题,但是我们始终不放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排练,我们的节目有了飞一样的蝶变。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乐队的第一次演出终于到来,细雨绵绵,因为赶场着急,我不小心摔倒了,擦破了膝盖,但是我没有想过要放弃演出,在登上舞台时,当聚光灯打在我们的身上时,一切东西都成为了身外之物,我们全身心投入在演出中,笛声悠扬,落落大方。因为兴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收获。相信在未来的时光里,在小乐队所有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水平一会更上一层楼!

杨老师:

2023年3月23日,是初一年级零起点班吹管乐小乐队第一次登台的日子。看到孩子们明亮、自信地在舞台上大放光彩,让我不禁想到一年前,他们在六年级刚刚入学时,在零起点特色课程中第一次见到各种乐器的时候。那时候,小朋友们连乐器的名字都不清楚,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他们已经手持自己喜欢而擅长的乐器,自信、美好地登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更重要的是,特色课程是以自适应学习的方式为主,小朋友们综合各项乐器的相似性和关联性进行合作式学习,自行研究以竹笛为主的十几种民族吹管乐器的音乐文化和演奏技法,每一位小朋友都学习了多种乐器,并在这一过程中,让我看到了每一位小朋友的无限潜力。学校每每添置新的乐器,小朋友们都争相尝试、争相学习,初一(7)班的孟晏好同学,更是在不知不觉间将《鱼水情》所需要的7种乐器尽数学会,带给我巨大的惊喜。在民族吹管乐学习中,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掌握多种乐器的演奏,真正认识、了解、接触、学会民族吹管乐器,并在快乐、自主、热爱的学习与排练中,拓展审美视野,传递民族自信。

微信图片_20230410150102.jpg 

美育:让师生美美的。通过形式多样的美育课程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艺术感知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师生在享受美的同时,也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真正做到让师生都可以“美美的”生活。

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2lBvakadGzeCvZWm_5Ge3w

撰稿:王喆 

摄影:陆舟斌

发布:许贞 

责编:史莉莉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