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 >>教学动态
数据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教育数字化领导力提升主题展示
发布时间:2023-11-29 23:19:06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612

2023年11月28日,徐汇中学举办了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教育数字化领导力提升主题展示活动。上海市教委信息化处李奎副处长,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卜洪晓副院长受邀出席本次活动。此外,来自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完中初中组成员校校长及老师、徐枫学区校长和老师、徐汇区新任校级干部培训班学员,以及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与会来宾们实地参观了以创新实验室为依托的信息化场景建设。

微信图片_20231130131536.jpg 

标杆校汇报会上,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卜洪晓副院长称赞徐汇中学在标杆校创建过程中花费心血,结合本校特色,形成了有意义有效果的案例成果,作为完中组的第一场展示活动极具示范意义。卜院长希望通过交流展示形成一定的特色、模式和成果,起到引领作用,传授给更多的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持续发力、探索,为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31130131554.jpg 

信息化应用标杆校创建初中完中组组长、上海市徐汇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曾宪一以《硬件不硬 软件不软》为题介绍了徐汇中学信息化标杆校创建和课堂数字化赋能的落地操作。曾校长从全光网覆盖、数据基座建设与场景应用、自适应学习平台建设、智慧笔教学常态化应用等多个方面介绍硬件建设。下一阶段学校将实现学生通过一个终端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高效开展课后个性化学习。在软件建设方面,学校已拥有五项课堂数字化赋能抓手:自适应精准学习平台、MR课件制作和游戏化学习、两个类型三个层次微视频、点阵笔使用、异地同频。曾校长展望在“选择”新理念指导下,通过“学材”新资源、“自适应”新平台、“全息”新环境,来探索学习新模式,通过“自主”新评价,实现“大数据”学新学习的新局面。

微信图片_20231130131557.jpg 

微信图片_20231130131600.jpg 

微信图片_20231130131603.jpg 

微信图片_20231130131605.jpg 

我校徐岩峰老师和高一年级学生以真实情境展示信息化校本课程;高中生命学科组高倩老师结合实践案例分享数字化转型重点场景的常态化应用;市级课题组核心成员胡闵爱老师交流《基于课程标准的信息化测评系统建设和实践研究》的成果。

两节数字化转型课堂展示分别是高中数学陈静颖老师执教的《祖暅原理与几何体体积》和初中物理唐心懿老师执教的《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

微信图片_20231130131608.jpg 

微信图片_20231130131611.jpg 

陈静颖老师借助5GMR技术的立体投影,将抽象的几何体栩栩如生的呈现在学生们眼前。再使用点阵笔进行标注和解析,深入剖析了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使得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更加直观易懂。教师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究,尝试多种方法推导球的体积公式,激发了学生们对祖暅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为信息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唐心懿老师利用希沃投屏实时投屏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以及教师演示找像过程,解决了后排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的问题。利用MR课件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将学生实验数据转化为图像,方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观察并归纳物距、像距的范围。再利用5G+MR眼镜技术进一步对同一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进行探究,将直观立体的实验现象与抽象的光路图相结合,突破了教学场地和实验器材的限制,又可以便捷的更换虚拟实验器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高效完成探究目的。

徐汇中学建设的5G+虚拟现实科创智慧教室、汇学自适应精准学习平台、汇学智笔大数据学习平台具备引领性、示范性,并且通过了上海市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常态化智慧学习,实现高质量数字赋能教育。

撰稿:王敏 

摄影:陆舟斌

责编: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