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 >>教学动态
研究命题规律 提高命题能力——记高中语文组命题研究暨命题竞赛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24 11:41:56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053

11月23日下午,高中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在重德楼210举行了命题研究暨命题竞赛交流活动,本次交流活动由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温海光老师主持。

图片101.jpg 

活动伊始,张玉玲老师代表高三备课组进行了命题实践汇报。张老师首先指出:随着新课标的公布,落实并促进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内驱力,同时新课标也对高中阶段的考试与评价提出全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我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提倡培养教师的命题能力,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在本次命题竞赛之前,高三语文备课组利用毕业年级的优势,基于《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和课本教材,已申报了《高中语文高频考点自主命题研究》这一校级课题,因此本次命题竞赛正是高三备课组校级课题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接着,张老师汇报了本次命题竞赛的前期准备工作:研读课标与考点、筛选经典课文篇目、落实具体分工。其次,张老师还对命题实践探索进行了汇报,在此环节张老师展示了《秦晋殽之战》一文的高考高频考点练习、答案设置及讲评要点,具体分析了在命题过程和练习讲评过程中如何落实高考高频考点的要求。最后,张老师还代表高三备课组交流了对于目前课题的未来研究愿景:第一,形成一套高三阶段的校本作业——《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第二,鼓励学生也参与到命题中来,帮助他们更快更有效的落实课文中的学习重点。第三,让学生成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帮助他们摆脱过去以答题套路为目标的刷题训练,培养他们以命题思路为突破口,挣脱出题海。

图片202.jpg 

高二备课组徐伟刚老师也针对本次命题竞赛活动交流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徐老师认为高考命题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文本选择,史传类文本可供选择的文本来源主要是《史记》《后汉书》《晋书》《三国志》,社科类现代文的文本来源主要是各类专业杂志,文本选择结束后还需对其进行删改,使其符合高考试卷的字数要求。第二,题型设置,以社科类现代文为例,上海高考要求这一板块题型的设置力求推陈出新。第三,对应考点,命题结束后,还要对题目所对应的考点进行梳理,以确保对高考高频、核心考点的落实。

图片303.jpg 

高一备课组伍春红老师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试题命制成果,伍老师依次交流了社科类现代文、散文、古诗文和作文的命题情况,并对每道题目对应的高考核心考点、历年高考真题进行了梳理与回顾。伍老师还对上海语文高考着重考察学生思维能力进行了高度肯定,提出了思维训练在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404.jpg 

作为高二年级本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的命题人,高一备课组长王敏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本次命题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王老师根据高二实际教学进度和学情进行了考察范围和考察内容的设置,将重点放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着重考察学生对于先秦诸子散文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其说理方法、说理风格的把握。名句默写、现代文、文言文和作文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王老师还提及了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最后寄语诸位“困惑于今日,希望在明朝”,以此共勉。

图片505.jpg 

活动最后,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温海光老师再次鼓励大家深入且广泛地钻研高考真题、研究总结命题规律,在模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人人争做命题能手,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命题,落实“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和校长提出的“生本学堂”的教育教学理念,以科研带动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共同推动我校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撰稿、摄影:陆尤梅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