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 >>教学动态
题源望断 寻踪有处——记11.2董曙老师《语文命题指导讲座》
发布时间:2019-11-08 10:57:49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826

2019年11月2日下午,在曾校长的热切关怀下,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密切重视下,我校语文学科自主命题项目的实施迈出了新的一步。高考语文命题专家董曙老师应邀来为我高中语文教研组开设了《命题指导讲座》。董老师分别从试卷结构、命题原则、命题方法和注意事项几个角度,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高考语文命题的完整过程。

Ø  一个好的命题人可以在“薄冰”上舞出精彩

    本次讲座,董老师先以教育部命题办主任姜钢老师的讲话要点开场,强调高考语文命题需以“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践”为宗,从选文到命题,都需关照社会正能量,把握教育动态。作为高考改革的先行者和试点省份之一——上海,既要谨守底线,又要创新出彩。同样,也是对一个优秀命题人的基本要求。

Ø  一套好的试卷应该经得起数据分析的考验

    在明确命题基本宗旨的基础上,一套标准的试卷还必须能通过各类数据分析的考验,因为高考命题的评价,都用数据说话的。因此,每套试卷难度系数、均分、标准差等都有严格的把控,不容丝毫偏差。这就要求命题的老师在初始阶段就要有数据意识,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出偏题、怪题。此外,董老师还带来了高考改革的新动向。随着新教材的逐步推行,在板块分布上,未来可能会有所调整:增加第一部分积累运用的比例,同时调整作文满分为60分,与全国卷保持一致。

Ø  一道好的试题必须有双重“标签”认证

    在高考命题中,每一道题都有它们自己的标签,即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双重要求。试题是检测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载体,那么,每一道试题就必须有“宗”可寻,这样才有效防止命题中常见的随意现象。同时,高考命题中的一些题型也有其能力考查指向,如文言文阅读中考加点字的选择题,即考查学生借助工具书推断语义的能力。通过董老师的解读,我们教师在带领学生研究高考试题的过程中,就能很快明确复习目标,有的放矢。

在介绍完高考试卷命题过程之后,董老师又从根据我校教师自己命制的试题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如选择题的干扰项为同一指向、考点重复、涉及内容不是《考试手册》或《课程标准》内的、题干出现歧义等。针对以上问题,董老师分别从选择题的命制原则和技巧、简答题的命制要求与趋势、作文命题的原则与类别,多角度、多维度地向老师们传授命题的经验与方法。

董老师在讲座中,不仅有他对近年高考改革新政的独到解读,还辅以最新的上海春考、秋考试题实例讲解、评析,让老师们能准确把握命题脉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追本寻源,复习有方,命题有道。

(撰稿:张玉玲  摄像:温海光  责编:龚亮)

微信图片_20191108105458.jpg 

微信图片_201911081054581.jpg 

微信图片_201911081054582.jpg 

 


  • 微信图片_201911081054581.jpg
    预览
  • 微信图片_20191108105458.jpg
    预览
  • 微信图片_201911081054582.jpg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