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教学步入正轨,教研如火如荼。9月14日,我校高中数学组由马云豪老师带领的区级课题建模组在重德楼201召开第六次数学建模研讨会。
首先,教研组长刘燃老师介绍了我校数学目前建模取得的成果,就吕健老师在暑假期间参加了市区级活动“探寻红色足迹——从建模活动到考试评价”进行讲评,并指出在新版教材的背景下,此次教研既是落实学科素养、推进育人改革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是徐汇中学三年建模活动的总结与再出发。高中新课程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数学建模教学更应加强信息技术的注入。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要求数学建模进行具体的教学分析,但通过三年的研究与活动分析,不难发现他在各个知识中的一个渗透,加强了数学与各个学科的联系。
其次,吕健老师就市区级活动“探寻红色足迹——从建模活动到考试评价”进行汇报。数学建模的一个核心环节是提出问题,但是由于考试的特殊性,如果完全开放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解答,那么在评价上会很难操作,如何评价学生的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的问题的解答进行评价?是否提出问题的参量越多,问题价值越高?这些都是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的基础进一步上了解何为建模、为何建模、如何建模等内容.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间点明数学建模如必修1第五章中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在学生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上,引导逐步从用函数模型去验证实际问题到从实际问题抽象出函数模型的过程.在学生经历过这一数学建模的过程之后,教师点名数学建模的定义、意义和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素养,都将起作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马云豪老师为本次活动做了点评,并对下一阶段将数学建模打造为数学组的区级示范基地提出了建议和设想。马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国际视角下数学建模的缘起和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数学建模的奇妙之处。他还指出,数学建模师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它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它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不仅是对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的考验,也是对教师如何进行建模教学的挑战。随后马老师引入了一个实际问题:花园灌溉系统规划问题进行讲解,将实际生活中的难题,通过分析简化再找出变量间的关系转化为数学问题,具有逼真性与可行性,马老师指出数学建模对问题进行解决,简而言之是从实践到数学再到实践的过程,它是实际问题与数学间的桥梁。最后马老师就数学建模中遇到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探究并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让我们对数学建模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身上肩负的重任,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的开拓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撰稿、摄像:吕健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