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 >>教学动态
体悟数学魅力——记徐汇中学南校初中趣味数学讲座
发布时间:2022-09-22 23:42:43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598

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是无穷的科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它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魔幻世界,这里有各种纷繁复杂的公式、定理,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奇妙规律和发现。为提升汇学初中学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感悟数学世界的奇妙,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9月19日下午,我校特邀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资深教研员陈永明教授于南校报告厅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有趣味有深度的数学讲座,带领同学们见证数学的奇迹。

微信图片_20220923084050.jpg 

大大得?——常规问题 头脑风暴

陈永明教授作为上海市数学教育界的领军人才,出版专著和论文200多万字,出版著作近50余种,发表论文近百篇,获“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称号。他的讲座主题角度新颖,别开生面,瞬间让同学们进入数学的世界。

陈教授先从同学们实际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体育比赛这一情境入手,通过比较甲、乙两校学生参加体育比赛成绩的及格率,计算得出第一次体育比赛甲、乙两校学生成绩的及格率分别为44%和40%,甲校胜;第二次体育比赛甲、乙两校学生成绩的及格率分别为84%和80%,甲校胜,但将两次比赛成绩合并统计后,甲、乙两校学生成绩的及格率分别为64%和68%,甲校反而落后了,难道是“大大得小”吗?报告厅瞬间卷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同学们纷纷对这样的结果产生了疑问和好奇。

微信图片_20220923084107.png 

微信图片_20220923084109.png 

陈教授解释说,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同学们将分数的加成和分数的加法混淆,这也是著名的辛普森效应,部分占优,而总体并未占优,同学们听了陈教授的解释,顿时豁然开朗,不自觉鼓起掌来,纷纷表示感受到数学概念的奇妙。接着,陈教授带着同学们利用加成分数的性质,推导圆周率的密率,同学们在学以致用的同时,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微信图片_20220923084112.png 

败败得?——不同寻常 引发思考

陈教授接着借用田忌赛马作为故事背景,介绍战国时期的一次赛马比赛,1-9号九匹马实力依次减弱,将九匹马分给甲、乙、丙三个国家,其中甲国分得1,6,8号,乙国分得3,5,7号,丙国分得2,4,9号,三国进行循环赛,同学们经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甲与乙比,甲输;乙与丙比,乙输;甲与丙比,丙输,为什么甲输于乙,乙输于丙,而甲却能赢丙呢?同学们积极讨论,气氛十分活跃。陈教授介绍,这就是现代数学分支博弈论里叫团体赛奇论,新鲜的数学概念和名词引得同学们连连赞叹,感慨在数学世界里,生活的常识不一定起作用呢。陈教授还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三阶幻方、四阶幻方的历史与奥秘,同学们大开眼界,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微信图片_20220923084115.png 

胜负不定——分类讨论 揭露真理

最后一个数学趣味故事,陈教授以百人村选举村长为例,三家各自推荐同姓候选人,是人数多的张家人取得胜利?还是中间派李家候选人成功当选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暗藏玄机,同学们讨论积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陈教授耐心地给大家介绍了三种不同的投票规则,会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正如阿罗提出阿罗定理:满足所有合理条件的社会选择机制是不存在的,即不存在完美的选举制。借对选举制度的揭露,陈教授揭示了所谓的一人一票的选举也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呼吁同学们坚持我国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号召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热爱数学。

微信图片_20220923084118.png 

在专业性极强的数学讲座中,陈教授也表露出深深的爱国情,已年过八旬的陈教授,赢得了与会师生们的阵阵喝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教授的讲座《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让同学们领略到了数学的神奇与魅力,培养了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陈教授的人格魅力也深深感染了参与讲座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他鼓励着老师们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深耕数学教学与研究,激励着学生们努力学好数学,提升思维能力,发展综合素养,为建设更加富强伟大的新中国而奋斗!

撰稿:谢士红 顾佩峰

摄影:谢士红 詹宇琤

发布:许贞 

责编:卜时波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