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高中语文教研组齐聚重德楼210会议室,举行了“高中语文教研组近五年成果发布会”。近五年来,正高级特级教师曾宪一校长带头做研究,高中语文教研组发挥团队智慧,立足课堂教学,在教育科研、 “生本学堂”、深度教研、题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
教研组长温海光老师首先有层次地梳理了教研组成员近五年来在各项教学活动中获得的荣誉。教研组老师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和教学评奖活动,有6人被评为教育教学骨干。温海光老师带头参加徐汇区“三奖”评选,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区“耕耘奖。”近五年,她开了一节区级公开课、一节区级作文指导讲座,获得5项区级以上奖励。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积极开课,骆书阳老师开了两节区级公开课,王敏老师在第二届“全国南钱北魏”学术研讨会公开课《装在套子里的人》受到广泛好评。年轻教师张玉玲老师积极开课,勇挑重担。
在曾校长的引领和带动下,组内教师还认真思考和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老师们积极参加教学研讨,踊跃开课,获得市区级以上奖项14人次。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线上课程开发,高三、高二备课组教师均获得“徐汇区线上课程开发贡献奖”;教研组教师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和古诗文大赛,仅2019年就有7位教师获得 “时代新人说”全国大型征文活动优秀指导奖。往日辉煌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通过回顾近五年来的累累硕果,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再次深刻体会荣誉得来之不易,语文教研组的未来发展还需团队每位教师的全力付出与智慧贡献。
温老师在发布会上总结了语文教研组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教研组老师潜心教育教学,积极探索科研之路。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会研究、有灵气的教师团队,在过去五年中,语文教研组为此目标持续努力着。语文教研组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争做研究型教师,在科研员王敏老师的积极带动下,老师们扎根教育教学两大阵地、钻研教学德育实际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几年老师们已完成20篇教学论文,其中有10篇论文在各类刊物发表。关于语文教研组未来的科研发展,温海光老师向各年级备课组及各位年轻教师提出每学期一个课题或一篇教学论文的具体要求,希望语文教研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观察、多积累,将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发展。
教研组聚焦深度教研,打造高质学堂。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高中语文组积极落实曾校长倡导的“生本学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此开展课题研究。追求让学生在民主、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素养。
语文组还以区新课标落实和学校各类教学活动为契机,开展语文研修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区平台上的研修学习。在曾宪一校长和刘晓艳书记两位语文教学出身的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语文组聘请专家进行语文教学和命题等方面的指导,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教研组每学期都开展公开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认真参与研讨,提高教研水平。近五年,语文教研组以新教材单元教学设计、整本书阅读等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并开展了命题竞赛,组织教师进行命题研究,尝试改编或原创命题,收获颇丰。在此过程中,高三备课组语文教师对高频考点及命题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把握,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课题研究。
在题库建设方面,语文教研组认真研究教材与高考,各年级都有特色题库。高一备课组有起始年级暑假作业,有“统编教材单元预学本” ,高一高二都有“新教材单元作业”设计。高三备课组既有“一课一练”的基础巩固题库,也有专项训练题库。各备课组从实际需求出发,在命题竞赛和题库建设两方面进行深度教研,切实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力求落实“生本学堂”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打造高效学堂。
最后,温老师总结了对见习教师和实习教师的带教工作,表扬了组内教师认真指导见习教师,尤其在“未来教师储备计划”带教工作中所做的贡献。近五年,语文组骨干教师共带教指导了15名实习生,有的已经成为所在学校的教学新秀。温海光老师对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与倾力相助表示高度肯定,并对组内两位见习教师提出了积极进取、迎难而上的殷切期望。相信年轻教师们定会在前辈的带领下稳步成长,将汇学人潜心教育教研的初心传承下去。
此次发布会,极大地鼓舞了老师们的干劲,增强了老师们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信心。大家决心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力争再创佳绩。
附:语文组获奖情况统计
撰稿:陆尤梅
摄影:陆舟斌 、陆尤梅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