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活动由徐汇中学党总支副书记
几乎所有的主题发言都涉及了纯文学与当下社会环境的冲突与矛盾。除了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的商业化日趋严重,同学们们也提出了更多思索方向,如“文学天才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包裹灵魂的鸡蛋冲向高墙的勇气”。复旦附中的同学认为在“且喜且忧”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用文字表达生活,让文学成为星星点点的希望,印在天空,落向大地。
《萌芽》杂志资深编辑徐敏霞在主题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在创作道路上经历,告诉大家“最坏的时候可能是好时候”。同时,她对当代文学的发展表达了审慎的乐观,以《萌芽》为例展现了如今的文坛为发掘新人所做的努力,鼓励在座的文学社同学多多进行创作实践。
活动后,上海作协副主席陈村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年轻人很自信,很自如,轻松或忧伤地谈他们热爱的文学。他们是文学的希望。”
此次活动为各学校文学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爱文学爱思考的青年们应当努力坚持,与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一道讨论、思考。徐汇中学与《萌芽》也将长期合作,为更多有志于写作的高中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徐汇中学、《萌芽》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