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一种高贵的品德。为实现我校“培养学生深厚的造福社会的情怀”的德育目标,本学期高一年级围绕“善良”这一汇学核心品质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将善良的种子播撒,希望汇学学子在成长道路上都能恪守善良,同心同行,善作善成。
一、“我心向阳”——善待生活
善良,从身边小事做起。3月4日下午,高一年级组织学生参与了学雷锋活动。劳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劳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同学们的汗水浇灌下,校园内每一处角落都焕然一新,展现出了初春的靓丽。
阳春三月,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暂时离开了熟悉的校园、亲爱的师友,开启了网课学习,虽有困难与挑战,但汇学师生始终站在一起,我们心连心、共渡难关。居家隔离期间,健康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在线上教学第一周的班会课上,高一各班班主任首先从检查防疫“三件套”“五还要”、养成运动好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健康教育。接着,从妥善安排生活起居、保持作息规律和电话微信常交流、轻松愉快不寂寞这两个方面介绍了在居家学习中保持轻松好心情的秘诀。然后,重点强调了合理规划时间、适度使用电子产品、保持居家学习状态的重要性,要求每位学生制定居家学习计划表,及时预习新知、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为缓解居家网课学习所带来的焦虑等负面情绪,帮助同学们善待自己、快乐学习,高一各班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科学减压、放松自我,在班主任老师的关心与鼓励、同学们的交流与互动之下,大家始终阳光开朗、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业压力。
此外,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运动的好习惯,高一(5)班班主任金嘉敏老师在钉钉发起了每日运动打卡,希望帮助同学们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打卡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二、“寸草春晖”——感恩父母
善良,从善待身边人做起。居家隔离久了,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出现摩擦,此时恰好徐汇区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提供了《认识情绪,走进孩子的心世界》的心理辅导微课堂,德育特级教师付丽旻的“云中来信”也上线了,我校还邀请付丽旻老师为全体高中师生带来了《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激活内驱力》的讲座。于是高一各班开展了《认识情绪,走进孩子的心世界》的主题班会活动,缓解了孩子和家长的焦虑情绪,助力亲子关系和谐。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亲子关系、与人为善、理性沟通,5月下旬,高一各班还展开了以“寸草春晖”为主题的感恩父母主题班会,高一(4)班和(6)班观看了视频奥斯卡获奖短片《包宝宝》,该短片展现了中国式家庭的温情,也呈现了亲子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引人深思。班主任老师指导同学们在生活中珍视亲情、换位思考、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帮父母承担一些家务,身体力行地实践“善行”。
三、“碧血丹心”——缅怀英烈
善良,要铭记先辈的牺牲。清明节是祭拜先祖的一个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同样也要祭拜那些为了我们现在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很遗憾,因为疫情,今年我们无法来到烈士陵园进行祭拜,只能进行网上云祭扫活动。在班主任的介绍下,同学们认识了汇学校友胡聿章。他当年高中才刚毕业,甚至连毕业证书都没有亲手拿到,就已经奔赴了抗美援朝前线。或许他只是那个时代中的普通人物,但他留给我们的影响却也甚是深远。
此外,师生还一起观看了一期青年大学习,对抗美援朝的历史事件以及先辈们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们为了和平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光荣牺牲。革命先辈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善良”与“大爱”的真正内涵,现在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愿我们在红色精神的照耀下继续前进。
四、“白衣执甲”——致敬英雄
善良,要致敬英雄的贡献。“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这世界上可能没有什么超级英雄,但一定不缺少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的平凡人。一个个凡人的善举,诠释着新时代的人间大爱,汇成共同抗“疫”的暖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一群人“逆行”而上,用他们的坚守构筑起坚固的安全防线,他们就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可爱的人”。4月,在上海疫情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高一年级开展了“致敬抗疫英雄 培育家国情怀”主题德育活动,向战“疫”中的每一位平凡英雄致敬,感恩他们为了建设美好家园作出的贡献。
五、“声动云端”——坚守良知
善良,要坚守心中的良知。我们不仅要对自己心存善念、对父母心存感恩、对英雄们致以敬意,还要能够对他人命运心怀悲悯、坚守良知,这也是善良的题中之意。线上学习,学生和家长都觉得“压力山大”,高一年级组发挥教育智慧,举办了“声动云端”课本剧配音大赛、“我是汇学演说家”演讲比赛、《红楼梦》读书会等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减负增效。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交流评点,有效地增进了亲子沟通,促进了家校共育。这一系列活动帮助汇学的家长和孩子在这特殊时期里舒缓了情绪,充实地度过了线上学习时光。
课本剧配音大赛中,各班首先在班内分组开展《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等课本剧配音表演,最终每班推选两支队伍参加年级配音大赛,老师和家长们全程在线参与。有的小组在电影、话剧中选择片段进行配音表演;有的小组改编了剧本,找不到适配的场景,就自己制作舞台背景和动画人物,表演出个性化的配音。各班参赛队伍相聚云端,或慷慨激昂或轻柔细语,声情并茂地传达出对剧中人物悲剧命运的理解,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这些都是人类应该具有的品格,是为大善。在特殊时期,师生共同沉浸式阅读这些戏剧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
4月22日下午,高一年级全体同学相聚云端,参加了 “我是汇学演说家”云演讲比赛。本次演讲比赛是高一年级汇学核心品质培育系列活动之一,以汇学育人核心品质“感恩、善良、责任、大气”中的“善良”为主题,参赛选手通过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同学们踊跃参加,撰写演讲稿,最终经过选拔,每班推选2—3人作为参赛选手,年级共16人参加比赛。高一年级“我是汇学演说家”线上演讲比赛丰富了线上教育教学的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创新水平,通过表现自我、表达自我、全面提升学生口才,提高文学素养。“演说家”们在演讲过程中仪表大方、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或引经据典,或慷慨直言,纷纷表达了对于“善良”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汇学学子自信满满的青春风采。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瑰宝,同时也是高中整本书阅读的唯一长篇小说。线上教学期间,高一年级各班借助网络平台,举办了《红楼梦》读书会活动。鼓励学生借助于网络和在线平台,小组分工合作,查找资料,确定主题,制作PPT,在每周召开一次“主题读书会”上交流阅读成果。学生探究兴趣越来越浓,不仅仅局限于探究人物形象、主题结构,开始研究诗词、楹联匾额、书法、建筑、园林、戏曲、服饰、美食、医药养生……交流内容越来越丰富,PPT制作也越来越精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越读越“享”读的良好局面。
六、“声入人心”——传递善意
善良,用歌声传递大善。居家隔离期间,面对焦虑与沮丧,高一各班同学在学习之余运用各种方式为生活增添色彩,高一1班和高一2班分别发布了原创歌曲《共克时艰 云端相见》《疫情过后》,以歌曲凝聚抗击疫情的力量,在歌声中传递温暖与善意。
高一(4)班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抗疫有我”主题征稿比赛,董宜卿同学在母亲节当天为所有母亲们献上了吉他弹唱《萱草花》,用歌声向天下母亲们表达了祝福之情。徐梓菡同学带来了钢琴独奏《曾经我也想一了百了》,在铿锵有力的乐声中表达对不屈命运的赞扬。曲动人心,善传万家。
仲夏六月,阴霾逐渐散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回首望去,这段共聚云端、善伴成长的日子会成为我们青春道路上的难忘时光。成长路上,难免风吹雨打,但只要我们心怀“善”火,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充满善意,便会历经风雨却不迷失。让我们将善良时刻铭记于心,将善良处处落实于行,一路花香一路唱,奔向远方。
撰稿:陆尤梅
供图:高一年级组
发布:许贞
责编:马云豪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