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学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 >>生本学堂
徐汇区“十三五”教师研修课程申报表
发布时间:2018-10-29 14:18:01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875

徐汇区“十三五”教师研修课程申报表

 

适用于校本研修课程) 

 

(试用版)

 

申报课程名称: 构建“汇学学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 程 类 别:    _____实践体验类________

 

申报人姓名:          吉姿           

 

申 报 单 位:    ____徐汇中学 __________

 

申 报 日 期     ____2016/12/27_________

              

 

      

 

申请课程名称

构建“汇学学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申请人姓名

吉姿

手机


所在单位

徐汇中学

专长

学科教学

电子邮箱


手机


课程其他教师及助教情况

姓名

单位

年龄

职称

学科

承担任务

备注

曾宪一

徐汇中学

46

特级教师

语文

导师


王沛

上师大

45

教授

心理学

导师


许苏

上师大

40

教授

教育学

导师


周彬

华师大

40

教授

教授培训

导师


桑嫣

徐教院

38

特级教师

物理

导师


课程适用对象

初高中全体学科教师

 

课程类别

 

实践体验类

 

课时

40

建议学分

4

课程呈现形态

□面对面的互动型     □互联网的互动型   

请参照2.4要求填写,两类呈现形态均必须包含个人体验、自主学习方式。

 

 

 

 

 

主讲教师简介

(限300字以内)

参照1填写,课程开发与教学资质、承担过相关内容的培训课程情况、研究情况等。

曾宪一,特级教师,高级校长,现任徐汇中学校长,

连续4届徐汇区学科带头人,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兼职研究员,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项目领衔人,上海市中学语文命题专家,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义务教育郊区学校委托管理先进个人,上海市高中语文、心理教师资格证面试官,上海市晋升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论文鉴定专家,上海市晋升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评委。已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文章 500 多篇,主编、参编书籍 30 多部,出版《曾宪一语文学堂》《曾宪一教语文》等专著4部。

 

助教简介

(限300字以内)

参照1填写,课程开发与教学资质、承担过相关内容的培训课程情况、研究情况等。

王沛: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第四届学位评议小组成员(教育学科)。《应用心理学》编委,上海师范大学首批申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心理学学科带头人,校级心理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心理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委,《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编委,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特聘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会议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等国家、省部级课题20 余项。

课程开发背景

(限300字以内)

参照3填写,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学员培训需求、课程价值等。

对照教育部对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目标的明确要求,“有知识、缺能力、没素养”这一长期困扰中学教学最突出最致命的问题便成为教学实践中必须开解的关键。为了破解中学教学有知识、缺能力、没素养的困境,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立足学校“汇学”教育的历史传统,力图建构“荟学”(知识习得)、“会学”(能力培养)和“慧学”(智慧养成)三位一体的“汇学学堂”。

课程目标

(限200字以内)

参照4填写,源自相关标准,学员现状与需求分析,目标表述符合ABCD。

 

本课程拟聚焦徐汇中学的课堂教学问题,立足徐汇中学的发展需求和文化传统,力图探索具有徐汇中学特色的“汇学学堂”。“汇学学堂”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课程内容架构

参照5填写,概况主要内容,单元化或模块化,具有逻辑性(提供逻辑结构图),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充分支持教师的参与、互动、体验与自建构的学习。

 一、梳理问题与概念界定,厘清“汇学学堂”的概念内涵。

二、专业培训与实践指导。主要包括:“汇学学堂”的教学原则;如何统整并开发教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如何落实;如何设计适切的教学目标;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如何优化讲练策略;如何促进教与学和谐;如何在课堂上善于动态生成;如何坚持教学思辨等。

三、重构教学内容。各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别在备课组、教研组范围内进行研讨,按照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包括一系列的学科产品:预学本、学案、作业集、微课程集、课例集等。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个性化教研组建设。

四、探索教学策略。各教研组在组长带领下,分学段选择典型课例,深入研究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如何推动学生的记忆启动、动机启动、情绪启动、思维启动和推理启动,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总结“汇学学堂”的教学策略。主要方法是开展校内的公开研讨和“汇学学堂”展示课,如别具特色的科学实验课,在科学实验演示等科学训练中辅之以音乐,舒缓的音乐缓和紧张度;振奋的音乐提高其思维的活跃性等等。

五、教学评价研究。“汇学学堂”的有效检验最终归于教学评价,而评价是否有效在于其科学化。具体步骤如下:深入分析“汇学学堂”中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和智慧养成的具体可操作指标,并建立设计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价系统;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完善、修订测评系统,建立适合不同要求的测评工具;正式测评。初步对“汇学学堂”进行前期评价,为“汇学学堂”的实施进行前期保证;以之前的教学测评为参照建立教学追溯评估系统,从而对前述的测评系统以及评价体系进行再验证;最后,完善所构建的评价系统,有针对性地完善“汇学学堂”。

 

 

 

 

 

 

 

 

 

 

 

 

 

 

 

 

 

 

 

 

 

 

课程实施过程

参照6填写,形式多样化,凸显学员的参与、互动、体验性与建构;课时安排合理,各种培训活动的密度恰当。  

主题

形式

课时

实施时间

主讲教师

梳理问题与概念界定

专题讲座

4

2017.1.16

曾宪一

专业培训与实践指导

专题讲座

4

2017.2.16

曾宪一

《课标》及教材研读

学员自学

2

2017.2.17

自学

重构教学内容

教研组研讨

6

2017.2.20至2017.3.3.

教研组长

探索教学策略1

专题讲座

2

2017.3.10

周彬

探索教学策略1

教研组研讨

2

2017.3.13-16

教研组长

探索教学策略2

专题讲座

2

2017.3.17

许苏

探索教学策略2

教研组研讨

2

2017.20-23

教研组长

探索教学策略3

专题讲座

2

2017.3.24

王沛

探索教学策略3

教研组研讨

2

2017.3.27-30

教研组长

“汇学学堂”教学策略交流展示

跨学科交流展示

2

2017.3.31

吉姿

教学评价研究1

专题讲座

2

2017.4.7

王沛

教学评价研究1

教研组研讨

2

2017.4.10-13

教研组长

教学评价研究2

专题讲座

2

2017.4.14

桑嫣

教学评价研究2

教研组研讨

2

2017.4.17-20

教研组长

“汇学学堂”教学评价交流展示

跨学科交流展示

2

2017.5.12

绳文锋

课程评价

 

参照7填写,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基于测试,注重教师的实践反思等,多元主体评价,评价结果的反馈,注重教师真实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汇学学堂”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学员参与,以生为本,重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学科产品:预学本、学案、作业集、微课程集、课例集等。分学科,分学段,选课例研究,每个教研组形成本学科具有“汇学学堂”特色的教学策略,并完善“汇学学堂”测评系统。

有关说明

参照8填写,课程学习的基本模式、学校一级组织管理、教研组团队等团队内部的活动形态与相关制度的说明;课程实施所需的资源及来源说明;其他需要说明的。

《构建“汇学学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学校“十三五”项目之一,也在申报市级重点课题。由校长室分管教学校长牵头,申报十三五校本培训课程,初高中学段各学科教师参与实践研究。该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息息相关,与学校五年规划紧密联系,势在必行。

 

 

 

申请人所在

单位意见

同意申报

 

 

 

 

 

 

 

 

 

 

课程专家小组

评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