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之窗 >>校庆
给母校的一封信(徐汇中学170 华诞校友忆文展播31)
发布时间:2020-09-27 23:10:32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94

敬爱的徐汇中学:

    您好呀!170周年生日快乐!在过去的悠长岁月中,您感受了时代的变迁,经历了教育的改革,从原来的教会学校变成今天的实验性示范性科创特色高中。教学楼增加了不少设施和场馆,充满历史底蕴的建筑也融入了现代的时尚。无数学子怀揣梦想,纷至沓来;离开时饱含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或许在心中默默立下了小小的目标,而唯一相同的是眼中的不舍!因为我们是真的爱您!真的爱您!

    这里就好像我的家,虽然不常回家,但每每回想起在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心中总会有一丝暖意,这些回忆就好像心底珍藏的宝藏。在这里,我遇到了最好的老师,交到了最好的朋友,度过了最快乐、最温暖的4年,直至今日,我依旧感谢他们的出现,因为他们几乎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无法想象,如果他们不曾出现,那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的班主任,汪桂莲老师。第一眼看到汪老师的时候,感觉老师很严厉,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调皮捣蛋的同学们见到汪老师都有些害怕,因为老师总有办法拿捏住他们的小心思,让他们专心听课,好好学习。而在我眼中的汪老师,虽是严师,但更是一个暖心的长辈。当初我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而且偏科有些严重,对自己很没有信心。很渴望能为班级做贡献,却又有些小小的自卑,觉得自己成绩不够优秀。这时汪老师给了我机会,让我担任了班中的宣传委员,后面还担任了卫生委员,经常鼓励我做自己,提高了我的责任心;也会在必要的时候提点我,促使我一直进步并保持谦虚。有班会的时候,汪老师会让我和同学们一起操办节目,锻炼我的能力,渐渐地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甚至毕业典礼的时候还在台上和同学一起唱歌,那可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这让我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面对重要场合或活动时,即便有些紧张,也能够表现得大方得体。当然,每当我犯错的时候,老师也会批评我,让我自我检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吸取教训。汪老师让我明白了,成绩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要学会扬长避短,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当一个人的价值被认可和实现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通过努力来达到更高更好的目标。初三,准备中考时,汪老师给我之后的道路提出了很多建议,让我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择更好的未来,同时给我加油打气,希望我能不负自己,不负青春。汪老师也是第一次让我心中萌生了“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对得起这份信任和支持”的人。后来参加了不少社会实践也都会尽量选择和科普有关的事情,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给小朋友们带去一些鼓励和力量,因为我深刻体会过,有时候简短的一句鼓励,却有千斤重。虽然我已经毕业好多年,也考入了梦想的大学,我和汪老师的师生情谊一直维系到现在,老师依旧关心着我的学习生活,时不时会给我指引一下方向,提出一些建议;而我对老师,依旧抱有知遇之恩,虽然我可能不是一匹千里马,但何其有幸遇到了人生路上的伯乐。

    有时间我也会翻看一下以前的同学录和照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教室里。我到现在都能想起第一天报到的样子,我坐在靠窗中间的位置,安静地观察着周围的新同学,这时,一个女孩来到我的身边。她的出现,让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找到了依靠;她的主动,让我的心快速地打开,从紧张进入到放松的状态。以后的日子里,她始终站在我身边,陪着我、支持我,互相鼓励与包容。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她继续她热爱的绘画,而我去了国际学校。再后来,她考进了上师大,而我也远飞美国,各自追寻着梦想。我们不会常常联系,也没时间经常见面,但每次我回国,我们都会尽量抽出时间一起出去看看展览、逛逛街、聊聊天,那种熟悉的感觉似乎从未被时间冲淡,被距离阻隔,她还是那个她,而我也还是那个我,不需要任何掩饰的我们。她就是我最好的朋友,算一算,到今天也有十年了,相信我们的友谊在未来还有很多个十年。当然除了她,我也交到了不少知心的朋友,他们都在初中4年里,带给我很多美好温馨的回忆。我记得那是我12岁生日,当天当我把椅子从书桌上翻下,放下书包时,朋友们突然从前后两扇门出来,唱着生日快乐歌,递上他们的礼物、贺卡和祝福。这些礼物,大部分我至今都还保留着,即使那些礼物都很便宜,甚至贺卡都已微微泛黄,这种意外的惊喜和发自内心的真诚与祝福,是我回忆中最感动最开心的一个生日。我们难得假期聚会。

    特色班和因材施教的理念让学子们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学们互相帮助,促成良性竞争,成就更自信的自己。当初就读于美术班的我,得益于优秀的师资力量,让我有更多机会感受艺术的奥妙、学习美术技巧,使我和同学们深陷于艺术的探索。因为是特色班,我们会拥有更多比赛的机会和资源,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奖项,为之后的高中、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多年,崇思楼一直是我最想念的教学楼,在那里楼下有民乐班排练的演奏声;有美术班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悉索声;有学校历史的讲解声和老旧的木质地板的吱嘎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闭上眼睛,似乎还能看到春天茶花的绽放,闻到秋天桂花的芬芳。

    虽然我现在在大学学习的是珠宝设计和国际贸易,但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地方属于教育,老师曾带给我的关心和鼓励,同学留给我的青春回忆,校园里的读书声和打闹声都让我对学校和教师充满了敬畏和向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和教育都需要传承,来日方长,有缘定会再会!

    写写停停,已然是半夜了,思绪似乎已来到了您的身边,手触摸着红砖,脚踩着是大理石板,耳边响起了“徐汇中学,到处苗木青葱 ……”

    愿您一切安好!

    此致

敬礼!

(写于2020.05.09)

撰稿:2014届徐沁瑜

发布:许贞 

责编:王燕虹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