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之窗 >>校庆
难忘的“车(chuō)咸汤”(徐汇中学170 华诞校友忆文展播37)
发布时间:2020-10-13 23:59:24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042

1965年10月下旬,高三(2)班由两位班主任带队,到莘庄的人民公社去劳动锻炼,全班同学兵分两路在两个生产队。一天傍晚我们这队的队长对周汉生老师叹苦经:明天田里有许多活,而且又轮到队里要到地处湖北路那家饭店“车咸汤”(沪语:“车泔脚”),人手实在安排不过来。所谓“车咸汤”就是当时市区饭店和农村挂钩,泔脚由生产队定期运走,作为养猪的精饲料。队长急得不得了,如果不派人去,今后饭店就不再给他们泔脚了。

我和同学陆仲康正好在旁边,事情听得清清楚楚。我俩是好朋友,常谈起毕业后前途未卜不知会去何方,但是以后会碰到许多困难,则是铁板钉钉的。这次正好是个锻炼机会,于是坚决要求顶上去。队长一口拒绝:不行!上海小囡怎么能行?周老师对我们很信任,在听了我们的动机后,赞扬了我们想法,就为我们积极再争取:我的这两个学生是“勿推班”的(沪语:很能干的)。队长终于同意了。

第二天蒙蒙亮,我俩推着一辆板车,上面有一个1.8米长,0.9米宽,1.2米高的腰子型大木桶,我们沿着很长一段坑洼小路来到沪闵路,向市区进发。出发时,周老师用一句话为我们壮行:你们要为徐汇中学争气!

从莘庄生产队到湖北路,当天来回,要100华里出头。这苦头本文就不谈了,这苦头是自己找来的,是老师为我们争取来的。回来时到了漕河泾,路况开始不好,泔脚在桶里晃动得十分厉害,几乎要晃出来。我们就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路边捡了许多稻草,扎成一个个大球,放在泔脚上面,减少了这简谐运动的振幅。

当时沪闵路两旁,农田阡陌,河道纵横,要翻越十余座桥,满满一桶酸溜溜的泔脚没有打翻一点点。当板车来到通往生产队的小路时,天已经黑了好久,夜风冷飕飕,内衣湿漉漉,我们已精疲力尽。黑暗中只见一人骑车匆匆而来。啊,是周老师!是老师来救援我们了,两人心里一阵激动!最后那段坑坑洼洼小路,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走完的,18岁的我俩终于完成了任务,得到队长和社员一致称赞!

后来班里好几个同学也跃跃欲试,我们(2)班有一批同学,譬如张国平、高宏定、吴国义、吴祥华等,平时一起体育锻炼,都是“勿推班”的。但校方态度是考虑到安全就不提倡了。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我和陆仲康每当碰到较大困难,总是会想起这段难忘的“车咸汤”经历,想起老师鼓励:要争气!是“勿推班”的!如今都过来了!谢谢您,周老师!

写于 2020年5月10日  上海)

撰稿:1966届 施家骥

发布:许贞 

责编:王燕虹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