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在文化传承中培养“汇学型”人才
发布时间:2023-05-27 14:30:57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362

以下文章来源于曾宪一 ,作者曾宪一

在文化传承中培养“汇学型”人才

上海市徐汇中学    曾宪一

 

被上海知县洪锡范誉为“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的建校170年的徐汇中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办学办文化——学校是培养文化人的地方,学校是文化积淀的场所,把学校办成文化老店。

我们把学校文化提炼为“汇学”,蕴含“荟学——会学——慧学——汇学”四“huì”内容。第一个“荟”学——荟萃精华,广学博识;第二个“会”学——参悟规律,善于学习;第三个“慧”学——智慧养成,学以致用;第四个“汇”学——古今传承,中西汇通。汇学是徐家汇公学的简称,是徐家汇公学最早的图书馆、校刊名称,也是校训,2010年进行了商标注册。

学校文化的育人使命是“立德树人”,我们把“汇学文化”校本解释为——徐以成己,汇则达人;徐以兴学,汇则兴邦——成己达人,兴学兴邦。成己达人:成就自己,发达他人。“成己”的内涵是慎思明辨,培养能力;“达人”的内涵是服务人群,追求公义。兴学兴邦:“兴学”就是汇学——古今传承,中西汇通;“兴邦”就是复兴中华——正如老校长教育家马相伯所说“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为了爱国。

我们在传承“崇尚科学、中西贯通、文理兼通、多彩发展”办学传统基础上,把学校育人目标定为:培养不仅有“科学素养、艺术修养、人文涵养、文化教养”,还要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中西贯通、家国情怀的汇学型人才”。我们还将目标具体化的核心人品定为“感恩、善良、责任、大气”,针对上海地区孩子的情况,凸出了“大气”这一品质。日常活动中将核心人品培育序列化,如将“感恩”教育活动,设计了“知恩——报恩——施恩”三个层次,在不同年级有相应内容,整体构成系统递进序列,感恩对象也逐步扩大:从父母(长辈)——老师——帮助过我的人——学校——社区——家乡——国家等。要求学生撰写“感恩”系列作文题:夸夸我的老师——夸夸我的家长——夸夸我的同学——夸夸我们班级——夸夸我的学校——夸夸我们小区——夸夸上海——夸夸中国——夸夸我自己等。

 

培养“汇学型”骨干教师

我们致力于培养“汇学型”教师,建有任显群世界名著外文图书馆、科技图书馆,让师生博览群书,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矢志“荟学”;要求教师总结自己学科学习规律、策略、方法并传递给学生,做到“会学”;教研组、备课组开展“百题+百课”(全校一学年提出100个问题,开100节公开课)工程,进行“校级——区级——市级——部级”四级课题研究,努力“慧学”做智慧型教师;鼓励教师到国内外交流学习,创新评选了“教学+德育+课程+课题”四类校级骨干教师,争做“汇学型明师”。无论是高端教师(3位特级、正高级教师)、局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科技特色教师队伍(科研员23人、科技创新备课组41人、“5G+MR”科创团队60人、两类课程教研组160人)、见习教师队伍等方面培养成果丰硕,有明显区域优势,教师开跨学科课程、做学问蔚然成风,相关师资培养经验2019年7月在央视13频道播放。不仅鼓励教师读书,还倡导著书——2016年至今,教师出版教育教学书籍12本,论文发表国家级25篇、市级533篇,发表和获奖论文创历史新高。编写校本学材59本,正式出版特色课程学材8本。特色教师开发的11门慕课和担任“多彩的功能膜”“空气净化器的制作”2门新科学新技术“双新”种子课程首席轮值校,6门种子课程教程都有我校教师参与编写,辐射全市几十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精彩慕课视频被选入学习强国(上海)。

 

培育“汇学型”大气学生

我们致力于培养“汇学型”学生,“汇学型”学生最大的特点在于“会研究”,我校创成上海市科技特色高中,开设了32门科技、24门艺术、20门体育课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建设了一个校园研究场,科学实验室是研究场、学堂也是研究场,师生认识到“在学习中研究——研究即学习”,形成做学问的“研究场”,提升师生研究能力,培养动手实验实践和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构建了“2+X”课程群:高端的“2+X”科技课程群成为校本课程的创生源、培养研究型师生的平台。科技类实验室成为学生的高科技学习场、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实现了“三主”:“课程由中学主导”“本校教师是课程实施主体”“本校学生成为科学研究主人”。

让学生跟着所学课程做课题,仅上学期全校立项校级课题550项,高中生连续四年全员做课题,其中初中生立项了440校级课题。2017——2019年高中分别有18、40、81名学生获当年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学生学习经历社会化评价为“优秀课题”,连续三年居全市所有参赛学校优秀数量第一名(2019年优秀率100%)。2018年有3位、2019年有4位高中生入选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上海市英才计划,上学期有21人参加2020年上海市英才计划培训营。我们的拓展、研究型课程进行了探究式学习,诸如“兵教兵”,一次市里专家来听《多彩的功能膜》,因为堵车来晚了,以为这节课说话最多的那位同学就是任课教师——深入实施跨学科融合创新课程,有三个“没想到”:青年教师成长如此迅速(理化教师成功转型),校本课程编写学材多质量高;专家听研究型课时把学生误认为了老师;又如《高铁驾驶》课程,老师只告诉学生哪几个按钮不许乱动,几人小组自学高铁驾驶说明书,然后现场操作进行合作研究,考试方式是用电脑程序自动打分,还让学生独立写一份驾驶说明书。

我们与22个大厂大院大所共建,为学生建设了33个职业体验实践基地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近四年学生各类志愿者人数达1323人,总时数38075小时。举办了“优秀学生干部贵州乡村吃苦夏令营”“两岸徐汇科技、民乐、美术等各类主题营团活动”20次,还有“宇航高科技研修班”“巴斯德所生命探秘高研班”等,让学生走进社会、住宿在异地家庭,接触真实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

 

助力“汇学型”家长成长

我们把“汇学文化”延伸到家庭,家校联手全时空育人。为此,助力汇学型家长成长,开设课程为家长服务。

一是家长培训机制:开办家长学校,举行专家讲座、编写家长读本、组织家长团训和家长沙龙等,2019年12月在徐汇教育系统学术节上还承办了徐汇区级的“超级家长会”。二是家校联系参与机制:先成立班级、年级家委会,班级的家长公开选举,然后年级组选举来确定年级家委会成员,最后由年级家委会成员公开演讲竞选出校级家委会。令人振奋的是我校校级家委会非常强大,都是知名教授担任。学校的重要资源就是家长和校友,让家委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家长成长助力也为学校发展助力。学校常年请心理专家为特殊学生和家长提供针对性专业心理辅导。三是家庭教育反馈评价机制:举行了“百名教师访千家”“家长开放日”“家长调查问卷”等常规活动,帮助家长建设高品位家庭书房。我校家委会和台北徐汇中学家委会联合举办了两岸徐汇中学家委会研讨会,互相取经交流家长育儿经验,2017——2019连续举办了三届以“根”为主题的两岸徐汇师生书画展。

办学办文化,我们是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文化;办学办课程,我们尽力为家庭为孩子一生成长提供所需的核心课程。学校成为首批全国家校共育实验校,被评为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作为家长,我要感恩孩子,我们享受着为人父母的喜悦;作为老师,感恩孩子的家长,让我们有了教育工作;作为校长,感恩孩子、家长和老师,让我们在育人之路上共同成长。

徐以成己,汇则达人;徐以兴学,汇则兴邦。我经常对基础薄弱学生说:徐汇徐汇,慢慢都会;我还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说:徐汇徐汇,什么都会!“汇学型学生”+“汇学型教师”+“汇学型家长”=“汇学型学校”=培养“汇学型人才”=“汇善•汇美”。在学校我们希望学生努力“成己达人——努力成就自己,将来好发达别人”,将来走上社会我们希望汇学学子都能“达人成己——通过发达别人,来成就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