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红韵汇壮志 | 对话曹令先:让立德树人在时光里绽放芳华
发布时间:2025-03-27 15:09:43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

转载自:文明徐汇

今年是我和徐汇中学建立工作关系二十周年,已到可以感悟汇学得失的程度了。徐汇中学在党委书记吴洁和校长曾宪一的领衔下,团结教师、友爱学子、注重动员可以协同共振的社会正能量,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立德树人工程不断注入与时俱进的澎湃活力。徐汇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曹令先老师的专著《中学立德树人协同机制研究》,就是最新的汇学殿堂硕果!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140.jpg 

徐汇中学党委书记吴洁(中)和学生发展中心老师们在马相伯先生铜像前合影留念。

这本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学术专著,体现了曹令先这位徐汇区园丁奖获得者从教三十余年来的基础性耕耘和实践性创新,她有着积极、主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脉络,毫不回避当下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我认识她有好多年了,总感觉她非常勤奋,她就是那种“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的鲜明人格,她和好多在校汇学学子都是好朋友且毫无代沟。以前我注重汇学初中学子的主题班会设计,现在应她的要求我开始关心高中生。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208.jpg 

作者和曹令先老师交流立德树人协同机制研究话题。

我尝试着理解曹令先的岗位思维角度,即她努力为当下的学子们——竖起一道可以抵御风险的屏障,让学子们在走出徐汇中学大门后能够具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正能力,这样让家长放心、也让高校感知到徐汇教育品质和青春力量。关于其岗位,曹令先告知我:“中学立德树人工作是一项既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特征,又兼具阶段性、实践性特点的系统工程。”她有着很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尤其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她就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本质属性,着重指出道德教育需融合历史性与实践性。并且,以人为出发点,将个体视为道德评价的主体。“他们(即马恩)关注的不是如何依据社会的需求来规范个体,而是如何根据个体的需求来塑造社会,即探讨社会的制度与结构如何能够符合人的本性,成为真正道德的体现。”而“个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内在联系,共同构筑了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而这一理念正是立德树人的理论基石。”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212.jpg 

曹令先和汇学高中生代表交流德育话题。

当然,在新时代从事面向未来和涵养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工程,德育优先和五育并举是大课题。曹令先更是投入了巨大精力,她总是孜孜不倦地品读习总书记的教育主题重要讲话和论述,在和同事们、同行们的交流中加深认知。这方面,她在其专著《中学立德树人协同机制研究》中还强调:党中央对“时代新人”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要求,这彰显了对当代青年发展的深切期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曹令先更认为:“中学生身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须心怀理想!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先决条件。”我深表赞同!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214.jpg 

作者正在品读并向德育老师们推荐的曹令先学术著作。

从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到我们站在先贤梦寐以求的理想高地,徐汇中学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贡献了众多杰出的汇学校友,是熠熠闪光的理想之树和情怀所赋。徐汇中学一百七十五年的光辉校史,于我、于曹令先、于当今汇学学子们都是饮水思源般的非凡存在……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217.jpg 

徐汇中学校园陈列的校长奖获得者成绩展示场景。

3月20日春分,是徐汇中学杰出校友褚君浩院士八十大寿,当日,徐汇中学积极参与的“与共和国红外科学技术共成长”褚君浩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众多院士、专家学者、高校及科研机构领军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著名红外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先生在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与学术思想。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对褚君浩院士学术生涯致敬,更是我国红外科技领域的一次重要交流与展望。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219.jpg 

3月20日,上海举行褚君浩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徐汇中学特级校长、上海市政协委员曾宪一积极参与。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223.jpg 

徐汇中学初三四班刘佳怡同学以书法致敬院士前辈校友。

褚君浩院士是我国自主培养的首位红外物理博士。自20世纪70年代起,他便专注于我国红外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提出了碲镉汞禁带宽度、吸收系数等关系式。其中,国际上以褚君浩(C)、徐世秋(X)、汤定元(T)三位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CXT关系式,便是其重要成果之一。为大气做“CT”、探测月球表面的物质成分……褚君浩潜心研究的多项原创成果应用在了风云四号卫星、月球车等红外探测器上。近年来,他持续关注半导体新原理红外探测和光电子物理领域的创新研究,取得诸多开创性成果。他始终站在科技前沿,以原始创新助力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褚君浩院士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更以科学家的洞察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他提出科学“层次论”,针对不同人群展开科普宣传,强调科学精神应扎根平凡。

多年来,褚君浩院士通过科普讲座、科普著作、新媒体等形式,将复杂的物理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他先后组织开展和参与了各类科普活动近6000场次,每年上海科技节上都能看到他传递科学精神的身影。为此,徐汇中学专门成立褚君浩院士校友中队表达敬意!

而在协同机制的探索方面,徐汇中学以开阔的胸襟和前沿意识拥抱新质生产力!如3月17日,由上海市社联主办的“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主题讲座就走进了徐汇中学。即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教授、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副主任赵星以《深度数字化:“元宇宙”新进展》为题,为徐汇中学高二的学子们做讲座。他以视频“数智世界里的一天”开场,使同学们对深度数字化的科学世界有了基础认知,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爆发的真正内核就是虚实交互的深度数字化。基于此,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结合硬件升级,共同进行信息产生与交流。并结合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特点,对社会中出现的“将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对立比较”现象做了阐释,现代化数字科技有标志性软硬件、底层逻辑和场景等,人工智能是在元宇宙场景下进行物理世界信息交互的软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了数字化生活叙事方式。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226.jpg 

上海市政协委员、徐汇中学特级校长曾宪一在主题活动中的留影。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229.jpg 

3月17日,复旦大学教授赵星走进徐汇中学举办讲座。

赵星还介绍了“元宇宙”技术的新进展,他表示元宇宙绝非简单的概念炒作,而是代表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作为一个涵盖技术社会与应用场景的综合性研究主题,元宇宙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虚拟世界的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数字生产的创新,共同构成了这一社会技术应用的主题。在这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革命性浪潮中,他特别列举了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者,这些先驱者所开创的扩展现实、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把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科学想象变为现实,为人类认知边界拓展了新的维度。而互动场景也精彩!

汇学学子们的认知就是:这场关于元宇宙与数字文明的深度对话,描绘了数字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把握机遇,在数字文明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而当数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生命乃至人类文明是否可以永久数字化?这是一道崭新的思考题!但结论则是:“真正有意义的科技是会成就人,而不是代替人。”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231.jpg 

徐汇中学强调体育集体项目弘扬团队协同精神。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徐汇中学课外辅导员王泠一

编辑:师好好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