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红韵汇壮志 | 医者仁心赞孙平:记汇学寻访团金蛇新春八院骨科之旅
发布时间:2025-03-27 15:07:10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

转载自:文明徐汇

 

2025年3月20日,作为徐汇中学高一(3)班的学生,我与班主任陈老师、小组长司一翔、拍照记者张可熠、采访记者时翀宇、吴桢祺,一同前往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深入探访骨科领域专家孙平主任的职业生涯与医学理念,开启了一段充满意义的交流之旅。

初访八院,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院区。穿过门诊楼,一座名为“影波亭”的小亭静卧于树林之中。微风轻拂之中,树影与亭影交织,仿佛为这繁忙的医疗环境增添了一抹诗意。而不远处,一棵“援摩树”又格外引人注目。树干旁的铭牌书法,由时为徐汇中学初二学生、“文明徐汇”红韵小记者团成员刘佳怡同学撰写,铭牌上显示的是历届八院援摩医疗队的名单,枝叶繁茂间透出坚韧的生命力,仿佛在诉说着医者仁心的不朽传奇。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407.jpg 

高一(3)班师生在援摩树前合影。

进入会议室后,孙平主任、陈医生和徐医生,身着整洁的白大褂,笑容温和地与我们见面。司一翔同学,代表汇学学子为此次的学习机会表达感谢,孙平医生温和地注视着孩子们,并随和的与我们聊家常点燃了讨论的热情。回顾求学经历,孙平提到自己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这段军校生涯对他的人生有很大帮助。而对于现在的我们,如果能有这样的经历也能够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他还特别提到了第一次主刀的经历:“由于当时主刀的医生突然有事不在,被临危授命,当时很慌张,但结果很成功。”虽然,孙平医生说自己第一次主刀是运气好,病患情况不严重能手术成功。但是我更明白,就像孙医生和我们所说,这一切都是在搭建金字塔的基座,一步一个脚印,有所成长。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421.jpg 

八院医生孙平、宣传科科长陈晨以及高一(3)班师生在会议室交流。

很自然地回忆起:上个学期孙医生来我班开班会课时,我为老师同学们介绍了学校的特色课程:足球。这样一次主持经历,也让我更能感受到孙医生所说的,当你不断积累不断尝试,成功的经验会不断给你打气,让你有足够自信面对更困难的任务。徐汇中学为体育特色校,而我对体育的喜爱,也让我更加对孙医生所讲的医生故事有所触动。

谈及职业选择,孙平主任总说救助患者是一件能让自己幸福的事。看着他充满激情的和我们聊起青年时期的一个个动人故事,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幸福感。吴桢祺同学以后也想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仔细地听,也更加明白这个职业是怎样的。孙平医生坦言:“骨科是‘修理工’的职业,但修复的不仅是骨骼,更是患者的生活希望。”

随后,孙平主任,为我们准备了骨科手术所需要用的机器设备器械,让同学们在触摸中更深刻的感知这一职业。孙医生提到,所有的器械在使用前都是全部无菌消毒的,一点点细菌都不能碰到,这是对患者的负责,而骨科手术的高精密,也要求医生做好每一步。看似冰凉的器械背后,是医生的理性,是医务人员对医者身份的自持,也是用热爱和温度去定格的生命意义。这一刻我们离医生这一身份更近了一些。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424.jpg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427.jpg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429.jpg 

孙平医生介绍骨科手术所用器械,徐汇中学高一学生学得起劲投入。

我告诉孙平医生:我校每年都有职业体验的活动,五四的时候,学校让高一学生去各个体验点感受不同职业的风采,也是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一部分,让我们能够对自己的目标理想设定更加明确清晰,拓宽视野,增加见识。而这样的一次采访活动,也让我更深度的理解骨科医生这个职业,是辛苦也是崇高。

两会期间,格外强调了要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具身智能,生物制造等等,以及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想到我们学校的科创课程中,也在培育学生认识新材料,并使用3D打印技术赋能生活,时翀宇同学,围绕这些新科技,也继续进行采访。Deepseek可以给医疗带来什么?可能是一些诊断思路,但不能代替执行和具体操作。智能导航系统可不可以去定位?可以,但是机器是辅助,医生一定要作为使用机器的人,要不断精进技术,做好机器的操作者。孙医生强调,医生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对患者身心需求的全方位关注。一步步深入问题,我们也一步步更加理解科技创新该如何具体的实施实现。

在之后的参观中,我们更感受到八院,特别是骨科,不断在探索实践的过程。在院楼的展示厅中,我们观看八院的沿革,也看到满墙的荣誉。孙平医生的“上海好医生”证书陈列着,这位温和儒雅的医生,其实是这样一个深藏不露的人。

“援摩树”下历史的厚重,到影波亭旁医患共融的温情,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环境与孙平主任的言传身教,共同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而作为徐汇中学的学子,我们学校重视学生做课题做研究,将科创特色融于日常教学,也融于对学生大气、责任的素养培养之中,我们也要利用好学校所给予的平台,树立职业方向,勇于创新实践,当一个幸福的奋斗者。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432.jpg 

八院医生孙平以及高一(3)班师生在援摩树前合影。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435.jpg 

八院医生孙平、宣传科科长陈晨以及高一(3)班师生在影波亭合影。

对于造访八院,同伴们的活动感想很丰富:

吴桢祺:“此次研学活动中,我们有幸采访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孙平医生,这一经历让我收获颇丰。讲到他的求学经历,孙主任除了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还特别关心我们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让我们体会到他对学生成长的重视。谈及新材料,他将专业领域化作生动的科普:现有骨科材料虽性能优良,却难以与人体组织完美融合,为攻克这一难题,他计划在材料表面涂覆新材料,以提升临床效果。'不断试验,不断改进',是他一以贯之的科研坚守。此外,这种创新思路与精神,为完成学校生活中的课题项目提供了许多方法上的启发。采访结束后,孙主任又拿来数箱手术器械,细细向我们讲解。他不仅将骨钉分发至我们掌心,更亲自操持器械现场演示截骨操作。伴随孙主任温和的语调,二十余载的专业积淀和职业精神融入其中,深深感染着我们。这次采访不仅让我窥见骨科前沿科技,更见证了敬业、创新、博爱三者融合的医者精神。我会把这份宝贵的感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时翀宇:“通过此次八院实地采访,我们不仅较为具体地了解了孙医生职业生涯中的关键节点,更深刻领悟到青年时期树立清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孙医生讲到的——‘只要懂一道题,就能会这类题’的话,展现了孙医生的务实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在专业领域对话环节,我们询问了现代新型生物材料与骨科医学的融合发展趋势。孙医生重点解析了新型材料在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同时客观分析了其在长期稳定性及成本控制上的现实挑战,如peek材料有较好的韧性,但无法与骨组织融合的例子,展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这段职业探索之旅,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医学科技的认知,更在孙医生身上看到了医者仁心与科研创新的完美结合,让我们对今后的学习以及人生选择提供了非常宝贵非常重要的参考。”

司一翔:“孙主任因热爱骨科踏上医学征程,军校经历使其对自身要求十分严格。在新材料研究方面,他秉持为患者探寻更好病状解决方案的初衷,面对困难积极研究改良。他认为新材料中的黑科技可启发思路,但研发新技术仍需依靠自身,它能提升研究效率。新材料与骨科融合是有效手段,也可以有更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他也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人工韧带和3d打印。他印象最深的是初次手术,实际操作比观摩更具挑战,此后通过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技术日益娴熟。凭借对骨科的热爱以及执着精神,他坚持了下来,还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最后,孙主任强调我们需要打好基础,要吃得起苦,不放过任何问题,每个问题都要解决,认真对待日常失败并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自我。”

张可熠:“前往八院采访研学,收获颇丰,孙平医生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他从医之路的坚持与热爱,让我看到了医者的担当。他详细讲解骨科知识,深入浅出,让我对骨骼构造与疾病有了全新认识。最震撼的是他展示的骨科手术用具,那些冰冷的器械背后,是医生们精湛技艺与患者康复希望的交织。这次研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医学进步既需尖端技术支撑,更离不开医者仁心的温度。正如孙医生手术刀下的毫米级精准,我们也能以青春之力,在医疗惠民的长卷中书写属于Z世代的注脚。”

班主任陈诺老师的感想是:“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其中提到医疗等民生话题说出老百姓的心声。老百姓所需要的强化质量评估监管,推动医药创新发展,其实也正在万千医生的实践之中。孙平医生此次提到的骨水泥研究,让我看到医疗工作者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就医质量而探索创新的努力。孙平医生曾获评上海市好医生,而我带着学生们也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其人格魅力,只有把工作当成奋斗一生的事业,提升人民幸福感的终身使命,才会有如此精神力。不仅仅是对待科研,对待病患,对待学生们,他都洋溢着生命力与激情。在八院的寻访中、学生们听的很投入,孙医生从求学经历,讲到骨科工作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再讲到到孩子们以后的职业选择,人生理想的树立,那一刻的八院会议室里,孙医生所画的斗志昂扬,奋斗创新的梦,激励着学生不断追赶,前行。”

3月24日即周一,我告知孙平医生和我班结对的引荐人、课外辅导员王泠一博士的是:“此次活动,我们见证了骨科微创手术的精密仪器。七八组器械分门别类陈列如精密仪器阵列,每一件工具都承载着独特的临床功能。无菌环境下的手术操作,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现代医学对精准度与规范性的极致追求,更对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产生了由衷敬意。我们还了解到,其他医院不敢做的手术,在孙医生这里就敢做,这也体现了他的极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孙医生的医者仁心,化为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们深刻体悟到他的坚守,他的热爱,他的付出,也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而此次主题活动前夕,恰逢两会医疗界代表热议“智慧医疗”,孙医生的临床实践恰是对“推动医疗智能化”提案的生动诠释。他为我们拓宽视野,让我们思考人工智能能为现代医疗精进什么,这种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熔铸一体的医疗实践,让我们明白,医学的真正高度,永远建立在仁心铸就的基石之上。

 

作者:徐汇中学高中学子、“文明徐汇”红韵小记者团成员刘佳易

编辑:师好好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