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教学与命题设计
——记地理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
2021年徐汇中学入选上海市第三批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近两年中,徐汇中学围绕“数字化智慧学习”“信息赋能教育”“在命题中慧学”等不同主题,不断推动教学变革。今年徐汇中学入选高中“双新”第三批项目校,基于高质量信息化建设,本次教学月的主题是聚焦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旨在破解教学难题,减负增效,构建高质量的教学体系。
今年我校共有24位老师成为2023-2025学年徐汇区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在本次教学月中,新晋的局学科带头人与学科骨干将身先垂范开展考点专训课、试卷讲评课、指导学生命题课三种课型的示范课,旨在展现学校高端教师的风采,打造徐汇中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范式。
地理实践力是新课标提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中如何体现地理实践力的培育,始终是老师们所关心的问题。10月19日下午,地理教研组开展了“指向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教学与命题设计”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地理教研组长曹骏骅老师主持,朱颖妍老师和刘明奇老师进行了课例分享交流,其他老师开展研讨。
朱颖妍老师分享了高一年级必修一中 “土壤”一课教学设计。本节课中,首先以利用九大商品粮基地来引导学生思考高纬度地区形成中华大粮仓的原因,以此引入土壤教学,然后在亲手触摸土壤的实验中引导学生“识土”,在观察土壤渗水与土壤剖面结构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土”,在分析松嫩平原黑土的成因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析土”,最后通过认识目前黑土的情况引导学生“治土”,利用识土—观土—析土—治土的情景主线串联起整个土壤的内容框架,将教学情境化,情景问题化、问题活动化,在活动中落实了“地理实践力”的培育。
刘明奇老师分享了初一年级祖国篇中“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一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根据地形图绘制北纬32度的地形剖面图”“绘制黄河流域水电站的分布图”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开展探究学习;通过指导学生亲手绘制、提高动手能力,从而落实“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
地理教研组组长曹老师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在当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地理实践力”是教师们进行教学设计时的难点,但两位老师的课例中都将地理实践力培育很好地融入了课堂教学中。通过两位老师的经验分享,可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模拟实验,实物展示、教具等媒介,能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形象展示,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认知、思考和研究,此外,关注“地理实践力”也能促进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在实践中提高科研的意志品格。
随后,组内老师们探讨了有关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挑战与困惑,例如怎样在平日的作业、教学评价过程中有效检验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如何为学生搭建地理实践力的发展平台、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真问题的探究、真实验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是今后教研的研究方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地理组教师们将积极转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探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有效路径。
教学展示课中,高端教师在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评价学习成果等方面充满智慧、巧思,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领高质量课堂教学,逐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
撰稿:朱婉莹
摄影:唐含梅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