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叶嫩黄的季节里,在虹桥路上,我行踏于心中所想,漫步熟悉的校园。目光所及,是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是一抹暖阳下的无尽长廊,是一榀直通到顶的科林斯柱,这些,无一不是我最熟悉的汇学,是我最引以为豪的百年校园。
正所谓不负韶华,适合漫步的日子,尽品母校好风景,尽享母校好时光。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传承,又有自己的开创。我所感悟的汇学,正是如此,但又最是特殊,创立之初,是新的,170年后,还是新的。
成者,新矣!立者,创矣!
170年前,汇学开课立业,首成中国新式学堂之典范,最早采用了多学科课程分学科班级化授课的模式,最早开展语数外课程、理化生音体课堂,文理兼训,体智同习,成为“西学东渐”第一校,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一所崭新的学堂。
走过170年,汇学师生齐心协力,基础学科之外,创造性的开设有32门创新课程、24门艺术课程、20门体育课程、90门跨学科课程,高度注重德体智美劳,注重素质教育。学校从区实验性示范性中学迈向市科创特色高中,成为沪上独有特色的完全中学,汇学人不毁初衷,勇立创新潮头!汇学,以创来立新。
创新所倚者,汇也!
170年来,老校长马相伯和一代代老师开宗明义,擅长授业,注重思想,以“崇思、尚学、重德、砺行”治校,尊重人格,完备能力,汇聚精力,培养了一代代傲立潮头的莘莘学子,这里是一个汇集优秀人才的摇篮。
来到170年后,曾校长带领着新汇学老师,秉承传统教学理念,汇聚创造性的方法,教育学生。今天的汇学老师直面学生,“鼓励人文情怀,激发创新精神,塑造开放格局”,让学生们“成己达人,兴学兴邦”。今天的汇学老师,立足上海这片崭新的大地上,嘱目环球,立足前沿,多科并举,打造出全新的校园平台,汇聚各自的能力和特长,为下一个时代,传递力量。
新人,新也!
170年来,汇学人以家国天下为己任,从老师到学生,发愤图强。国家巨变,开创更美好的新事业里,都有汇学人的影子。信步院士林、博物馆,品读热血汇腾时代汇学人抒国难的豪情,品新中国建设时代汇学人立潮头的热情。
发展了170年,汇学始终有新人。汇学校园里所崇尚的科创精神,顺应时代的潮流,将创新赋予到了每位师生的骨子里,每一个汇学人,都是一个奇迹,每一个汇学新人,都是值得期待的,在这片老校园里,一切都在进步,我们,都是新人。
一路走来,一路思索,一路向前。此情可待,汇学子弟必延续过往,从虹桥路走出去,开创未来,汇学新人定会看到,来年,梧桐花开,绿枝满木。
撰稿:初三(2)班 白子萌
发布:许贞
责编:曹令先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