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阮声中的父爱(“夸夸我的好家长”征文作品展播11)
发布时间:2020-11-06 23:57:41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466

初三(7)班  钟婕

微信图片_20201109155635.jpg 

记得第一次在课程表上看见“中阮”这两个字,我悄悄问自己:那个带耳朵的“元”字到底读什么呀?好奇心驱使我回家就直奔书房翻起字典,原来念“ruan”,是我国民族乐器的一种。终于,我迎来了学校第一堂中阮课,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和爸爸分享了与中阮初识的第一天。我说的起劲,爸爸和往常一样耐心倾听,只是这次一点都没有打断我,让我一吐为快。

不久,学校迎来了新年音乐会,我邀请爸爸陪我同听,这次他特地穿上节日盛装坐在我边上,我们心在一起好像怀着同样的期待。徐汇中学国乐团里真是卧虎藏龙,学长学姐个个擅长十八般技艺,台风稳健,合作默契。我细数了一下,现场足有20把中阮,我的心里眼里好像也只有中阮一般。听着合奏的乐章,我仔细分辨着其中的阮声,心里充满羡慕。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把自己的中阮,奏出属于自己的声音,那该有多么美妙!

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零起点哦,全班同一起跑线,为你鼓劲!”。这句话我印象深刻。一周后,他为我请来了上海京剧学院的月琴老师陪我进行中阮练习,不仅如此,我终于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把属于自己的中阮——古色古香的外形,木制的琴头微微昂起,有点骄傲的样子,琴轴上附着琴弦被一节节品间隔,它们自律排列,整整齐齐,琴面上还镂刻着两弯月牙儿,怎么看都像一张娃娃脸正冲我微笑着。我要把握住这难能可贵的机会,刻苦练习,为此,我有使不完的劲儿。中阮弹拨一段时间总是需要调校,爸爸不管多忙,都及时的赶去金陵东路乐器门市部,请老师傅调修理调校好,每当中阮回到手里总是增添一份暖意。

中阮课伴着学业一天天随时间滑过,渐渐地我能够完整地弹下一首曲子了,爸爸更是我每次练习的第一位听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弹拨技巧的深入,曲子也越来越难,我不禁有点烦躁。渐渐地,原来熟记的曲子也开始疙疙瘩瘩,新学的曲子,也总借口作业多而故意疏远。

这一次爸爸又看透了我的心思。一个周末,他带我来到了城市剧院,聆听山下山上中阮大师冯满天乐队音乐会。当大师演奏《将进酒》这首曲子时,全场寂静无声,观众们都屏息凝神倾听台上这唯一一把阮的述说。冯先生时而激昂弹奏,时而低吟朗诵,阮声所表达的好似也不再是音乐本身,而是先生的心声。散场的时候,爸爸更是鼓励我和冯满天先生合影,在我身后陪着为我壮胆,真起劲。

留念的照片后来放在了我的书桌前,照片虽然不会说话,但我知道爸爸的用意,原来浮躁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尽管学业繁忙,但只要手抚琴弦,我就能投入到乐曲中,在学习疲乏时弹上一曲,还能舒缓身心。老师也发现了我的进步,不但选我做了中阮课代表,还让我加入了校国乐团一同排练。指上的老茧,好像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有它,再长时间的练习也不再怕苦,因为这就是我努力的见证。看着女儿手上的茧子,爸爸抚摸着,欣慰的眼神背后写满疼惜。

通过几个月的磨合,在爸爸的不断鼓励下,我终于满怀信心融入校国乐团,并随国乐团进行首次演出。为了中阮有更好的弹拨音效配合,爸爸辗转委托,悄悄为我又定制一把中阮。选材的贵重意味着能够演奏更好的音色,这是我的第二把中阮。当我接过这把非同一般的中阮时,手中的分量格外沉重。我将用它在国乐团迎来又一个起点,这既是爸爸的奖励,更是鞭策。

当国乐团再次在校礼堂汇报演出时,我邀请爸爸来观摩我们的演出。一曲终了,起身谢幕,我望向台下,看到人群中的爸爸,微微颔首,心里涌起一阵暖意。是您,成就了此刻掌声光耀下的自己。直至两年后,当我手捧上海音乐学院中阮等级考证书时,这种感动,始终温暖着我的成长之路。

把兴趣练就成技艺,要经历反复的锤炼打磨。学校的启蒙,培养我走进中阮,而爸爸就像土壤一样,用慈爱和关怀滋润着我这颗小种子,父爱如斯,感恩如此。

微信图片_20201109155639.jpg 

撰稿:初三(7)班  钟婕

指导老师:吴雯娴

发布:许贞 

责编:顾卫君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