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生本学堂” 推进“双新”——记我校高中语文教研组公开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15 23:28:53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085

2021年11月11日下午,徐汇区高中语文推进“双新”教研活动在我校举办,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立足生本学堂,推进双新实践”,也是我校推进“双新”教学的活动专场,由高一年级王志成老师、高二年级王敏老师、高三年级孙宇老师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教研员上官树红老师、程元老师莅临指导。

微信图片_20211116082607.jpg 

王志成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登泰山记》与《赤壁赋》的比较阅读,王老师从学生的预学难点出发,课上与学生重点探讨了《登泰山记》第四、五段的情景关系。王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适时给予支架,并在课堂的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小结,意在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积累关于写景抒情散文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很好地体现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

微信图片_20211116082628.jpg 

王敏老师针对选择性必修第二单元开设了一节梳理探究课,王敏老师紧紧抓住言说方式服务于言说目的这条教学主线,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带领学生重点梳理了孟子、庄子、墨子的言说方式及其特点,接着鼓励学生互相辩驳,以探究孟子、庄子、墨子取譬方式的合理性。在王敏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有理有据、畅所欲言,充分展现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及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信图片_20211116082634.jpg 

高三年级孙宇老师开设了作文指导课《借助推理支架,设置多元情境,丰富论证层次》。本节课尝试着将“图尔敏”运用到二元对立式的作文中去,力图摸索出行而有效的运思支架。课堂中,孙老师结合课内名篇,对图尔敏推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之后让学生利用习得的推理支架,对高考作文展开讨论。整节课,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侧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三节课后,分场地进行了评课。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温海光老师代表教研组发言,她首先对程老师、上官老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活动前,两位教研员多次来到学校,深入备课组进行指导,跟上课老师备课、研讨,上官老师还亲自送课上门,让教研组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接下来,温老师介绍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立足生本学堂,推进双新实践”。“生本学堂”是我校倡导开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学形态,其核心是“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温老师说:构建“生本学堂”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选择权,由学生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主动探索学习策略和方法,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课堂成为“学堂”,提高学习效率。事实证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变“课堂”为“学堂”,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本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开展高效课堂活动。我校的三节教学公开课,一节群文阅读课,一节单元梳理课,一节作文指导课,虽然课型不同,但是问题都源于学生,课堂上都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虽然内容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优化语文教学,以适应“双新”背景下教学改革的需要。

徐汇区其他学校的老师针对三节课进行了交流与点评,各位老师对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了极大肯定,并对如何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如何适时启发学生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教研氛围浓厚。

微信图片_20211116082637.jpg 

最后教研员程元老师对本次公开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程老师对我校落实“双新”的举措和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老师们下一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她首先阐释了素养的两大表现:①语言材料的积累程度;②运用语言去解决问题的经验丰富程度。程元老师重点强调了“经验”对于学习不可或缺的意义,教师要力求通过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自主培育语文素养。

微信图片_20211116082639.jpg 

此次公开教研活动是徐汇区高中语文教学推进“双新”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我校倡导“生本学堂”、落实“双新”的教学实践展示。沉浸式的教研活动,有理念,有实践,帮助教师们明确了今后教学与研究的方向,为深入推进“双新”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助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也必将促进我校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撰稿:陆尤梅

摄像:温海光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