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汇学新闻
红韵汇壮志 | 国际经贸斗争:徐汇中学褚君浩院士校友中队积极理解国家立场
发布时间:2025-05-03 11:03:10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43

转载自:文明徐汇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各国经济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般紧密相连,国际贸易的纽带将不同国家编织成命运共同体。本月,美国政府悍然引发的关税之争犹如一场经济领域的“蝴蝶效应”,其产生的连锁反应不仅牵动着国际经贸格局的重构,更以深远的影响力渗透到各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重大经济事件正在重新定义21世纪的全球商业规则,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核心议题。我所执教的徐汇中学初二6班褚君浩院士校友中队的队员们也对此很感兴趣,故我们于4月29日开展了主题讨论会,会议由苏子桐主持。这些年轻的学子们以敏锐的视角和求知的精神,深入探讨了这一关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与此同时,毗邻的姐妹学校汇师小学学子也在关注这一被中央定性为国际经贸斗争的大事;该校四年级一班的北斗社社长马贵琨同学,作为代表参加了我们中队的讨论、我对此深表感谢。

微信图片_20250513110021.jpg 

一、苏子桐介绍事件脉络和实际影响

中美因贸易争端持续加征关税,双方采取多轮反制措施,贸易战不断升级,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与经济冲击。2025年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4月11日双方达成"关税熔断"默契:中国将对美商品关税提至125%,美国维持145%综合税率但豁免部分电子产品。事件始于2月美方全面加税10%并取消小额免税政策,中方随即对能源、农产品实施精准反制。3月起博弈加剧,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提税至20%,中方扩大制裁清单;4月双方关税在8天内经历三轮"对等加码",最终导致双边贸易量骤减。此次交锋不仅推高美国通胀、倒逼中国出口转型,更促使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加速调整贸易策略,标志着全球供应链进入深度重构期。面对变局,中国正通过拓展内需与新兴市场推动产业升级,展现大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513110041.jpg 

二、胡芳菲介绍在沪留学生对此看法

通过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介绍,得以了解在沪留学生积极支持中方正义立场。如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国际学生提供了新机遇,日本留学生注意到电动汽车等领域已成为全球重要市场,强调适应变化、突破传统思维的重要性。而马来西亚留学生则犀利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实质是政治表演,反映了其维护霸权的焦虑。泰国留学生从第三方视角分析,认为中美竞争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泰国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利用中国电商平台推广特色产品,成功开拓中国市场。三国留学生的观点共同揭示:全球产业链正在重构,各国需把握机遇,在变局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我认为美国加征关税虽然给我国带来短期压力,但反而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如华为芯片突破、C919首飞等成就证明,压力正在转化为动力。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突破光刻机等"卡脖子"技术。这就让我更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依赖别人,而是掌握核心技术。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未来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513110044.jpg 

三、中队代表白洛源鲁宗元畅谈感想

古往今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呐喊始终在中华大地久久回荡。如今,中美贸易战激战正酣,身为新时代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我们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白洛源:你以为关税大战只是国家大事?其实它早已悄悄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进口零食涨价、日韩文具变贵、潮牌球鞋价格飙升、数码产品成本上升......这些变化背后,往往都藏着关税调整的影子。作为中学生,虽然我们无法改变政策,但可以学会理性消费:多关注国货替代品,在涨价前囤些必需品,或者寻找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时至今日,中美关税战已涉及经济、科技等多个核心领域的激烈博弈。美国妄图通过加征关税等一系列不正当手段,遏制中国的蓬勃发展。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理应将国家的发展重任扛在肩头,树立起远大宏伟的理想。

鲁宗元: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应对国际冲击的韧性较强。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国际关系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去更多关注我们中国的本土品牌,培养自己的跨文化理解力、批判性思维和适应能力。“求知若渴,立学为先"——在当今中美经贸博弈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的价值也愈发凸显。勤奋学习不仅是我们追逐梦想的阶梯,更是新时代青年应对国际变局、服务国家发展的关键能力。正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扎实的学识储备将成为我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最有力武器。

微信图片_20250513110047.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10050.jpg 

四、中队队员畅所欲言呼应国家立场

陈至开说:科技自强才是硬道理,少年当立志攻克"卡脖子"难题!

崔钧玮说:核心技术买不来,我们这代要当创新者!

于天悦说:少年强则科技强,创新才是真底气!

王心妙说:少年当自强,用知识铸就中国智造的未来!

微信图片_20250513110052.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10055.jpg

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不盲目跟从既有观点和方法。同时,要勇于将自己的创新想法付诸实际行动,不怕失败,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积累宝贵经验,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我国在科技领域实现创新突破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五、马贵琨提议认清美国关税战本质

我每天关注新闻,美国悍然发起的关税大战还在继续,全球经济阴云笼罩,关税导致贸易与投资放缓。美国与日韩的谈判结果模糊,贸易伙伴总会去寻求替代方案。我近日品读了我校课外辅导员、上海社科院王泠一博士在上观新闻发表的《韩国拓展对华贸易:关税战下求突围》。韩国政府在外贸重心培育上再度瞄准中国,对华新一轮自由贸易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中韩就半导体材料、动力电池、化妆品等核心商品达成关税减让共识。当然各国在寻求突围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认清美国关税政策的目的。2025年4月25日王泠一博士在庆华讲坛做了《关税大战和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的报告。读完报告,我对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更进一步的了解。美国一直以来就企图改造中国,企图遏制和瓦解中国,从来没有一天停止过,只是变化着各种方式。在经历各种手段的针对中国没有得逞后,这次更是过分的挑起关税战。美国企图中国做出让步,但没想到现在的中国可不是任人宰割的,而是对等增加关税。我们小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过去,认清美国的本质,我们更要努力的学习知识,学习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成功接力前辈交给我们的接力棒。我相信不远未来不仅让我们中国的机器人在春晚上惊艳全世界,我们会在更多方面惊艳全世界。

微信图片_20250513110057.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10100.jpg 

对此,我深切体会到新闻时事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我们不能让孩子永远活在父母编织的温室里,更不能让他们与社会现实隔绝。每天发生的新闻,就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手教材;正在上演的时事,最能激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未来历史的预演——读懂当下,才能把握未来。我们当下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去做最好的自己。这看似简洁的一句话,实则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便是此刻我们最质朴、最真挚的报国之举。我们要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勇敢地攻克学习道路上的一个个难关。只有打下坚实深厚的知识基础,未来我们才能在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应对贸易战以及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徐汇中学初二六班班主任许静妍

编辑:师好好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