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的班会课上,徐汇中学初二年级的全体学生来到勤体馆礼堂,认真倾听了由上海动物园的张姝老师带来的科普讲座《关爱乡土动物》。
张老师先总体介绍了上海地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概况,然后借助图片和微视频等分别介绍了水獭、獾、貉、獐等乡土动物,让我们近距离了解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印象深刻的是水獭,分欧亚水獭和亚洲小爪水獭,从它们仰天长啸的姿势、胡须以及手指等方面可以区分,野外考察时还可以通过脚印和粪便等痕迹来判断它们的身份,动物园里的亚洲小爪水獭通过人工繁殖,不断壮大家族成员,为了增加水獭的捕食乐趣,饲养员们还制作了各种玩具,可谓用心良苦!
狗獾与猪獾二者相似而略有不同。狗獾像小狗而比小狗更肥,而猪獾的鼻垫与上唇间裸露,吻鼻部狭长而圆,酷似猪鼻。狗獾四条腿比猪獾高,头部比猪獾头部窄些,犬齿比猪獾长,脚爪比猪獾的更紧凑,没有猪獾那么扁平,更像狗爪,指甲没有猪獾的弯长。上海动物园在猪獾展区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可以看到猪獾攀爬、筑巢、捕食等多种行为。
貉是正宗的上海土著动物,成语一丘之貉的原型,昼伏夜出,属杂食动物。在上海动物园就生活着野生貉,近年来,有好几则关于在上海住宅小区内发现貉的新闻,野生貉在上海地区的遇见率呈上升趋势,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上海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改善。
獐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它的跑跳能力惊人。雄獐上犬齿发达,突出口外,这个长长的犬齿其实并没有增加獐的攻击性,主要还是在繁殖季节,雄性为了夺取雌性青睐进行内斗的工具而已。
同学们从张老师的讲解中学到了很多上海地区乡土动物的知识,也了解到很多动物都由于人为因素而濒危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我们中学生也应该为此做出努力!
(撰稿:初二9班 许若意 摄影:丁磊 责编:史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