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下午,徐汇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上官树红老师来到我校,进行高一教学视导并主持统编新教材集体备课活动。上官老师首先和我校语文组老师一起听了一堂徐伟刚老师执教的课题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高一语文课,随后,又听取了高一语文备课组关于新教材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的备课设想和资料准备的报告。无论是徐伟刚老师的随堂课还是高一备课组长贾雁蓉老师的备课汇报,上官老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Ø 以文体特色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针对徐伟刚老师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课,上官老师首先指出要明确课文的文体——新闻评论,而新闻评论的核心即作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问题,并表明自己的立场。在明确文体个性化特点的基础上,教学内容才能得以呈现:如课文中的核心概念“工匠精神”是如何阐释的?在阐释的过程中文章的总体框架又是如何呈现的?作者又是如何提出自己(带有导向性)的价值观?解决了以上问题,课文的教学内容即可落实。
Ø 以评价量表明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
第六单元的集体备课中,涉及到了一篇特殊的课文《反对党八股》。这篇课文既出现在高一的思辨性阅读单元中,又出现在了高三的议论文单元中,因此,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感到很困惑。上官老师指出,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评价量表来看,高一与高三的能力等级完全不同,因此,针对高一学生,只需做到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搭建和演讲稿的文体特色教学即可;而对高三学生,能力等级达到了“应用”,就不能止步于此了。上官老师介绍了她在松江一中指导高三《反对党八股》的教学课例,提出以备考为教学情境,由教师带领学生以课文为媒介,研究考点,自主命题,提高应试能力。上官老师的经验分享让在座的高三老师们茅塞顿开,打开了高三议论文教学的新思路。
Ø 以课程意识规划群文阅读的教学时间
统编新教材的特点是课文篇目繁多,学习任务群错杂,对此,我校高一语文备课组长贾雁蓉老师细心梳理了新教材中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中三个思辨性阅读单元的所有篇目,并细化了每篇课文学习任务。如此细致完备的群文阅读计划受到了上官老师的肯定与好评:贾老师的梳理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课程意识”与“单元意识”。对于新教材的课时安排,上官老师强调要明确每篇课文身上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价值,采取“只取一瓢”式的教学手段,重锤敲一点,学会取舍,学会整合。
本次高中语文教研活动虽然简短,但内容充实,老师们也收获颇丰。上官老师高屋建瓴式的指导不仅给高一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高三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撰稿:张玉玲 摄影:陆尤梅 责编: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