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下午,我校高中数学教研组开展以“基于汇学自适应学习系统—数学实验赋能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徐汇区高中数学教研员李幸老师的主持下,采用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全区数学老师一起参与了本次教学研讨。本次活动分为4个环节:徐汇中学刘伊宸洁的示范课《球的体积与表面积》、《简单几何体》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刘燃、课时设计说明、各校听课交流,旨在从课程标准、高考评价趋势、自适应平台利用出发,聚焦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学科方向理解、教学方法改进、教师能力提升,以及信息新平台赋能教学实践。
观课《球的体积与表面积》之后,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刘燃老师对单元视角下《简单几何体》进行深入解读,为全区的单元教学教研提出许多参考性建议。刘燃老师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到底要赋予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呢?数学运算:用数学的法则感知世界、数学抽象: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逻辑推理: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数学建模: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据分析:用数学的信息解说世界、直观想象:用数学的形态描绘世界。如何从单元视角下深度理解“三个理解”:理解数学—教什么?理解学生—怎么学?理解教学—怎么教?
基于刘燃老师关于《简单几何体》的解读,刘伊宸洁老师从《球的体积与表面积》这节课的课时设计出发,分享了这节课的设计:以主动建构为核心,依托学生已经学习掌握的相关知识,建构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深刻认识,教学方法采用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 + 探究式”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环节:预设实验、启发思考、深度理解、寻根溯源、深度体验、类比拓展。
在预设实验环节:学生在开放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索、测量球体体积,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整理数据,并通过徐汇中学自适应平台提交数据,师生合作,借助图形软件,拟合出函数,让学生体会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修改参数的必要性。
在寻根溯源、深度体验环节:同学们通过数学实验,重现祖暅提出祖暅原理得到球体积公式的完整过程,利用我校开发的汇学自适应平台,并把实验过程录制成小视频,分享于云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类比拓展环节:以学生创造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或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自己独立构造一个满足条件的几何体,并把构造过程,证明过程通过自适应平台预留,大家分享讨论,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因材自学”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
市二、西南位育、中国中学的老师对于这节课都给出了高度的赞扬,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除了做好日常传统教学外,可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采用数据分析,数学实验,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尽可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的内容。
活动最后,教研员李幸老师进行总结:本次教研活动角度多元、内容多样,大单元视角下解读带教师深入了解学科育人导向和核心素养培育途径,具体的课堂案例给老师们提供清晰方向和针对性建议,汇学自适应平台以评促教案例交流使教师认识到汇学数字化平台的巨大优势和推进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迫切需求。
高中数学教研组将以此为基,充分发挥汇学自适应平台的优势,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提高教师以评促教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教学水准,将课堂延展至线上资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学生终生学习能力。
撰稿:刘伊宸洁
摄像:刘燃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