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中学全力打造信息化标杆校,始终坚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本学期教学月中,高中语文教研组以“考点专训”为抓手,聚焦数字化赋能的评价研究,开展了“考点专训”教学实践交流主题教研活动,旨在响应“双新”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构建高质量的教学体系。
活动伊始,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温海光老师详细解读了“考点专训”的活动目的与实施要点,对组内老师积极落实与稳步推进“考点专训”任务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希望老师们能以此次“考点专训”教学实践交流活动为契机,不断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不断深耕课堂教学主阵地,充分激发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深入探究的热情,为打造高效课堂助力。
接下来,各备课组老师基于不同学段校本研修的实际情况,分别交流与分享了自己在“考点专训”实施过程中的做法与心得体会。高三备课组的陈飞老师认为在毕业班冲刺阶段,老师们应领会双新背景下高考“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理念,根据考点,敏感地发现历年真题到最新模拟题型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梳理学科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陆尤梅老师针对“赏析词句的表现力及其效果”这一高考考点,从考点诠释、经典例题解析、答题步骤、评分说明、答题技巧指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解读。以此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帮助学生以专题的形式对答题思路进行有效地梳理与运用,形成对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的整合与内化,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高二备课组的张玉玲老师以所执教的《玩偶之家》这节公开课为案例,对“赏析、评价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这一考点进行了交流分享。她认为,要充分发挥预学单的作用,同时,借助点阵笔这一信息化手段来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学情,充分关注学生对教学的敏感度、掌握度和点阵笔在课堂应用中的适配度。王敏老师交流的题目是《数字化转型下的<考点专训>的“显”与“隐”》,她以《基于文本的创设情境下的文言词解自命题》和《申论写作》两节示范课为例,针对“理解词语、句子在古诗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进行了详细地阐释。提出了提炼、比较、整合等具体的实施策略,并以“真使用、真展示、真评价”来落实“教、学、评” 的一致性。
高一备课组的张燕老师从自主命题的意义与价值、指导学生自主命题的理论与实践、自主命题实践案例、总结与展望四个方面,梳理总结了“考点专训”的教学实践路径,希望通过自主命题来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交流展示了学生针对考点进行自命题的学习成果。骆书阳老师归纳提炼出自主命题的一般路径,包括选好起点、搭建支点、合作探究和交流评价四个方面。聚焦“两点”,即闪光点和增长点。希望学生在自主命题时,能紧扣考点、聚焦文本、合作探究,并有意识地解决自命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知识体系的梳理还有待完善。同时,还分享展示了“考点专训”实践的成果——学生讲题微视频。学生在研究考点、讲考点的过程中,对考点有了更明晰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教研组的主题研修活动,顺应了新课程的改革变化。在围绕“考点专训”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们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行为,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不仅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更能赋能学生成长,拓宽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的外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将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推进汇学品牌学科建设。
撰稿:王志成
摄影:温海光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