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9日,包霞老师与我校总部初中化学组的全体老师共同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两个部分:
上午第二节课过后,包老师与化学教研组全体老师在尚学楼110开展了微课视频的制作交流会。本次微课视频主要由蒋绒老师负责,蒋老师选择的主题为初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质量守恒定律。蒋老师认为,质量守恒定律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学生往往都是死记硬背,因而本次微课视频录制是基于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从自己思维特点的角度来从实验中提出问题、同学间通过思维的碰撞来解决问题的。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立足课本,通过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来印证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烧杯等不参加反应的物体是否影响实验结果、如果反应物中过量的部分又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大家通过讨论推理来解决问题;第二,学生学到的其他反应是否也能印证质量守恒定律。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如果反应过程中和外界发生了物质交换是不能直观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三,质量守恒定律适合所有的化学反应,对于不能直观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可以通过改进实验仪器来实现。
包老师对蒋老师的制作思路作出了点评,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也纷纷各抒己见,为蒋老师提供了一些可供改进的建议及新想法。
此外,包老师在上午第二节课听了新进教师李晓丹的课,李老师本节授课的内容为课本第三章第一节《水的组成》。李老师认为,该课时内容与以往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教学时确定的认知终点不是知识与技能所达到的目标,而是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与方法。因此,李老师在教学时把水的组成作为已知信息,重点放在从实验事实到结论的推理过程。通过观察、记录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学会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探究水的组成,初步认识研究化合物组成的一般方法。李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着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种表征的角度帮助学生去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包老师对李老师的教学模式与授课思路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可以更进一步完善的建议,这不仅让李老师受益匪浅,也为其他老师的教学注入了新想法。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初中化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对微课这种全新的授课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现如今这个碎片化信息获取的时代中,作为老师不可避免地应采用适合当代学生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一样的是,微课的结构性与逻辑性决定着老师们必须挤掉课程中的所有水分,把一堂课的精华部分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集中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的目的。对老师而言,微课视频的制作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整理思路、梳理出知识的主线,但同时亦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我们会逐步摸索如何更好地将这种授课模式与初中化学教学相结合,相信在组内老师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微课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撰稿:戚嫣然
摄像:薛良
发布:许贞
责编:龚亮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