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课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与课程 >>两类课程
飞向M31(汇学科幻作品展播9)
发布时间:2021-02-12 13:38:15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08

微信图片_20210218133924.jpg 

微信图片_20210218133929.png 

M31,仙女座星系,像一个镶满珍珠的璀璨的圆盘,在遥远的夜空中闪耀着她独特的光芒。

250万光年之外的地球上,3020年的我,坐在“孔子”号量子计算机前,眉头紧锁,看着架设在银河系外围“天宫“号空间站上的“超级天眼”太空探测器传出的数据,焦急地期盼着什么。

经历了数万年的人类繁衍生息,地球,这个孕育人类和万物生命的星球,资源已经近乎枯竭。我国的“天眼”系列太空探测装置,在过去的一千年里,遍历了银河系的所有星球,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人类宜居的星球。现在,第九代“超级天眼”探测器,正在对离我们最近的仙女星系进行探索。仙女星系作为离银河系最近的蓝移星系,一直在向着我们缓慢靠近,或许,她的靠近,是为了带给我们未知的惊喜。遥望夜空,过去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大家好,现在我要展示的是一个会改变星际旅行方式的新发明。”两年前的世界科学家大会上,我正站在台上侃侃而谈:“这个机器包含两个部分---元素图谱采集器和元素重组合成器。元素图谱采集器是用来采集物体的量子级的元素组成和排列组合,绘制成图谱数据。当我们把采集到的图谱传递到元素重组合成器,这个合成器可以把环境中的元素根据图谱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一模一样的物体。这个机器不仅可以合成土壤岩石等非生命体,还可以合成植物、动物、人类等生命体。我们早已经拥有了生命体的意识和记忆的复制能力,现在有了这台新机器后,我们就能够完整地合成一个生命体,具有和本体相同的身体结构和思维意识。”

“可是,这跟星际旅行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来自芬兰的科学家问道。

“这正是我下面要说的。”我翻到下一页PPT。“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具有与地球相同元素的星球,就可以在那个星球上用这台机器合成出我们现在的世界。”

会场里突然安静下来,大家都在快速地思考着。

“可是,”一个声音打破了寂静,“我们已经知道,在银河系里没有这样的星球。我们即使能找到,也一定是在外星系。虽然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虫洞快速抵达外星系,但是这么遥远的距离,运送这样一台机器,需要耗费的能量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地球现有的能量仅仅够短期维持我们的生活,又怎么能把这个机器运到那个星球上去呢?”

会场再次安静下来……

那个晚上,我失眠了。是啊,没有足够的能量运送机器,这个发明又有什么用呢?人类还是要走向灭亡。我一边想,一边随意调换着电视频道。电视里正播放着一条突发新闻——美国的航空母舰装载了核弹,正在驶向澳大利亚,要去抢夺澳大利亚的袋鼠和羊毛。

唉,这个疯狂的世界,随着资源的缺乏,许多国家都制造了大量的核武器来保护自己的资源。更有一些国家,已经在计划去抢夺其他国家的资源了。

突然,我有了一个奇妙的想法……

一个月后,联合国总部里走出了一群刚刚结束会议的各国元首。在科学家们的竭力劝说下,这个会议达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协议——各个国家都会把核武器捐献出来,用于提供把元素合成器送到外星系的能量!

这是一个空前的事件,人类决定不再要战争,而是共同努力,拯救我们的世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元素合成器已经顺利到达银河系边缘的虫洞---鹊桥,只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星球了。我的思绪又回到天眼传回的数据里……

 

突然,蜂鸣器响起紧促的嘀嘀声,我抬头一看,屏幕上跳出一连串的红外光谱分析数据——地球上存在的94种元素,在M31外旋臂上的一颗星球上,得到了完美的匹配!

事不宜迟,为了确保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延续,我们需要马上开始行动。我打开呼叫器,用量子加密通道发布了一道全球召集令。不到半个小时,我的团队成员已经从世界各地来到了我在上海的实验室。大家再次验证了数据,确定这是一颗我们要找的星球,并将其命名为“家园2号”。

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团队成员迅速进入各自的岗位,总控屏幕上,岗位状态指示灯一个个变成了绿色。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行动!

银河系虫洞开启!

家园2号坐标输入!

很快,随着能量的注入,元素合成器通过虫洞抵达家园2号,进入预定轨道。

 

十秒倒计时后,元素合成实验开始了!

地球信息发射装置启动!

海王星信息中继装置启动!

银河系边缘信息中继虫洞启动!

仙女星系边缘信息中继虫洞启动!

……

随着一个个中继站的陆续启动,实验室中心的离子立体显示空间里逐渐浮现出地球到目标星球的缩微影像。大家的神经紧绷着,多年的准备在此一举,每个人都集中十二分的精力,认真进行自己负责的操作。试验一步步有条不紊地往下进行着。

地球环境大气元素图谱输入!

地球环境大气元素图谱发射!

海王星中继成功!

银河系边缘虫洞中继成功!

仙女系边缘虫洞中继成功!

       ......

 

十几分钟后,地球环境大气元素图谱到达元素合成器。离子显示空间里,家园2号的一处指定位置被放大,在一片方圆十公里的空间里,随着元素图谱的输入,我们通过反向传输的仿真图像,可以看到目标区域灰色的天空正逐渐变得明亮——浅灰色,淡蓝色,浅蓝色,蓝色!如同地球一样,在A97-mcn恒星的光照下,目标区域大气环境重组成功,变成跟地球一样的大气环境!

十五分钟后,地表土壤环境重组成功!

三十分钟后,地表河流和地下水环境重组成功!

一个小时后,地表植物环境重组成功,那是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缩影!

 

温度检测正常!

湿度检测正常!

臭氧层检测正常!

大气层外表射线检测正常!

氮气78.1%,氧气20.9%,氩气0.93%,气体组分检测正常!

……

成功啦!大家看着仿真图像里的蓝天白云绿草地,欢呼雀跃,几个女孩甚至高兴的眼角流出了泪水。

试验继续进行。下一步是生命体复制了,这一步虽然也有详细的技术方案,但是还没有决定由谁来试验。谁都没有经历过,理论上虽然已经验证过可行性,可是谁又知道是否有未知的风险?让谁去呢?

我去!

我去!

……

短暂的沉寂过后,几个组员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看着他们无畏而坚毅的眼神,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不行!我是组长,我去!开始准备!

我看着他们,坚定地下达了指令。

“组长,您不能去!这里需要您的指挥。”助手玲玲站起来说。“我们可以考虑用一个小动物来先试验。”

“是啊,组长,你不能去!”大家一致同意玲玲的意见。

好吧,我想了想,他们说的很有道理,为了后续试验的顺利进行,先用小动物来试验,如果有问题我们还可以及时解决。可是,选什么小动物呢?大家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让我去吧。”突然,猫语翻译器里传来一个稚嫩的童声。

我的猫菜菜“噌”地一下跳到桌子上,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对我说:“我身体小,复制需要的能量小。而且,我是最聪明的小动物,这几年在实验室里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去的话,我可以随机应变,也能及时传递回准确的信息。”

菜菜跑到我面前,用它毛绒绒的小脑袋蹭着我。

我抚摸着它,有点舍不得。的确,菜菜是最聪明的小动物。它确实是这个实验最适合的选择。看着菜菜期待的眼神,我缓缓地站了起来,对大家点了点头。

生命体传递实验开始!

大家迅速行动起来。菜菜钻进生命体图谱采集器,很快,图谱采集完毕。因为猫咪身体小,数据包也很小,传输起来速度很快。经过几次中继,很快传送到元素合成装置。离子显示空间里的图像再次被放大,聚焦在草原上的一片美丽的野花从里。一道五彩的亮光闪过,一个小猫咪突然出现在图像里——正是我可爱的菜菜!从体型到体态,背上橘色的毛、脚上像小袜子一样的白色、尖尖的小耳朵,真是一模一样。大家都笑了起来。

突然,玲玲问道:“图像里的菜菜怎么一动不动呢?”大家这才发现不对劲:“是啊,怎么不动呢?”

我一拍脑袋:对了,还要进行意识和记忆传输。

助手把意识采集器戴在菜菜头上,很快,意识和记忆采集完毕并传输了过去。画面中的菜菜睁开了眼睛,慢慢站了起来,环视四周,看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生命体传输成功!大厅里又沸腾起来。

我刚要跟大家一起欢呼,突然发现一个十分严重问题——我的菜菜,现在还趴在我的脚边,和我们一起看着离子显示空间里的那个“菜菜”。

两个菜菜!

元素重组进行复制后,两个星球上出现了两个一样的菜菜!

如果用这种方式,是可以把人类“传递”到另外一个星球,可是,地球上的我们,还是会继续存在,还是要继续承受这个快要枯竭的世界。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大家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心情也沉重起来。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几乎要成功的时候,却发现了致命的问题。

怎么办?

每个人脑子都快速飞转着,思考可能的对策。

五分钟

十分钟

半小时

一小时

……

很快,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大家都没有想到解决方案。

家园2号星球上的菜菜好像也感觉到了什么,按照计划,早就应该有其他人出现在它身边了。它开始变得烦躁,眼神里有些许恐惧。

我身边的菜菜,也呆呆地趴在那里看着我,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知道它心里现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是,如果是我,一定会很无助。

大家都没心思吃饭。我拿出菜菜最喜欢的猫罐头,它看了看,没有动。一个聪明的组员怕另外那个菜菜饿,把猫罐头的图谱传输了过去。那个星球的菜菜看了看猫罐头,过去闻了一下,趴在旁边不动了。我看了看那个传输罐头的小伙子,唉,你咋这么笨呢,传输一个没打开的罐头过去,菜菜哪能打得开呢?

可怜的菜菜……顾不了那么多了,尽快解决问题吧。

我打开科学家意识模拟器,屏幕上出现了十几个科学家的影像,爱因斯坦、牛顿、薛定谔、贝尔,还有许多其他已经故去的顶尖科学家。我们和这些科学家的虚拟意识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可控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在一千多年前由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等科学家提出并完善的微观物理学理论。后来,中国科学家首先实现了量子纠缠的现实应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量子纠缠试验卫星——墨子号,率先实现了1200公里距离的量子纠缠。上千年来,量子理论在历代科学家的不断完善下,与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系统进行了更深的有机整合,已经实现了宇宙级的超光速应用。墨子号经历了数十代的升级,已经可以进行星际的量子态传递。现在的可控量子纠缠,利用元素的量子态,可以实现对量子态的两个纠缠中的粒子分别进行不同的控制。如果将生命体的元素进行量子转化,把其中一个粒子的形态用墨子号通过中继通道分发到目标星球,用目标星球的元素反向转化,就能重现这个粒子,同时,因为新粒子与地球上原粒子的量子纠缠,当新粒子出现时,地球上的原粒子就会湮灭。这样,在任何一个时刻,就只会存在一个粒子。这才是真正的“星际穿越”啊!

理论验证完毕,意识模拟器中的大佬们退场休息,我和组员们又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生物体量子态转化器建成!

地球信息发射器量子态功能改进成功!

墨子号对接虫洞成功!

银河计算机模拟量子星际分发成功!

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那迈向未来的最后一步了!

这次又该谁去?大家不约而同地看着菜菜,菜菜也好像懂了,在离子显示空间前期待地望着另一个菜菜。

“我和你一起去!”

我抱起菜菜,迈着坚定的步伐,朝量子态转化器走去。

这一次,大家都没有阻拦我。他们的眼神里,充满着必胜的信念。他们握紧了拳头,在心里默默地为我和菜菜说了声“加油啊!”。大家回到各自的岗位,全神贯注地操作仪器。

我和菜菜走进转化器,转过身深情地看了看大家,看了看这个熟悉的实验室,也看了看实验室外那个熟悉的、却又因为人类过度开发而正在走向灭亡的世界。

助手在外面启动了机器,我瞬间感觉自己进入了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内色彩绚丽,我在这通道中飞速飘过,好似穿梭在无尽的星空里,又仿佛掠过繁花盛开的花园。片刻过后,星空逝去,繁花却镶嵌在满眼的绿色里。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到了!

喵呜——

喵呜——

我低头一看,两只菜菜在草地上欢快地追逐嬉戏。它们到底是同一个,还是两个?以后该怎么分辨它们呢?我禁不住笑了。

我看着这颗星球上的山水树木,又抬起头,望向遥远的太空,望着地球的方向。

地球人,我在这里等着你们,等你们来到这个新的家园。

我们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一起爱护这个新家园,永远,永远……

 

【专家点评】

整篇文章读来一波三折,情节推动自然合理,但又时刻扣人心弦。作为一篇短篇小说,其中涵盖了大量科学知识与概念,却通过通俗的故事情节深入浅出地加以解释,从而便于读者理解。科学理论在行文中被娴熟使用,体现出作者对于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而更为难得的是,作为初中学生的作品中蕴含了对于地球、对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入思考。

撰稿:预初(3)班 于家颢

发布:许贞 

责编:史莉莉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