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文明徐汇
期末的2024年6月24日,“汇美而行、乐动校园——市级学生艺术创意实践成果展示与交流专场”活动在虹桥路徐汇中学总校区勤体馆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坚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展示徐汇中学“美育面向人人”“科创兴校”的教学理念和阶段性成果。其中,美育面向全体学子、艺术为科创赋能、教学相长赋丽江南,就是正高级特级教师、徐汇中学特级校长曾宪一的崇高理想。最近五年,我曾经多次和他交流美育话题。
6月24日,徐汇中学举行艺术教育成果汇展主题活动。
曾宪一校长很自豪的是:徐汇区是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沃土,而徐汇中学又是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同时是全区艺术教育的历史源泉和当下主力单位。我曾经在徐汇中学杰出校友、上海市政协委员洪民荣研究员的敦促下,共同完成曾校长需要的汇学答案。即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起源就在徐汇中学,如“学堂乐歌”就是中国歌曲创作的先声。背景就是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新式学堂在中国应运而生,当时在新式学堂里开设了“乐歌”课程,于是就同时诞生了“学堂乐歌”。百年前的崇思楼里,当时叫徐汇公学的学生们就已在这里分享了来自古筝、琵琶与提琴、黑管交响的艺术魅力……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先贤前辈着力创作,凭借新式学堂课程的推广和徐汇公学学子乐团的首演,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程。如李叔同根据美国作曲家奥德威《梦见家和母亲》曲调填词《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当时就由徐汇公学乐团首演,至今仍然传唱不衰。
“文明徐汇”红韵小记者团成员、徐汇中学初一六班苏子桐同学在主题演讲中,介绍曾宪一校长办学理念。
曾校长的老家是在东北的松花江畔,但他对江南丝竹却极为熟悉和赞赏,这源于他在吴文化的故乡常熟多年教学的经历和在上海远郊金山区的支教生涯,所以城乡美育一体化和艺术素养共振、就是他和我经常聊的话题。我关心江南丝竹,是因为经常有外事交流互动即需要向高端贵宾展示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回答中国是如何传承优秀文化的。所以五年前长三角中小学校江南丝竹联盟在徐汇中学宣告成立、二十六家学校成为首批联盟成员,让我特别关注!
记得当时,曾宪一校长就兴致勃勃地告知我:各加盟学校将在已组建的江南丝竹乐队基础上,增强师资、提供有效的人、财、物保障,切实提高学生的非遗传承自觉性和乐器演奏能力,每年将有一至两次长三角大型江南丝竹中小学生活动等。曾校长还特地强调联盟的意义就是:“小是江南丝竹,多种乐器的组合,大是民族乐器的融合,更高来说是美育教育。”
江南丝竹是产生、流行、发展于江、浙、沪地区的优秀地方民族器乐形式,是中国民族音乐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经百年的风雨磨练,江南丝竹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著名乐种。2006年,上海的江南丝竹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当时我代表智库即上海社科院参加了国家级非遗想买的课题认证。虽然当时上海文化局感到申报和评审都很成功、也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鼎力支持,但艺术人才的培养确实存在挑战。
创意江南丝竹秀(乐器、舞蹈、吟唱)《江南馥》。
当时,我自己走访长桥街道、因为有政协委员在勉力支撑,但非遗传人的年龄老化却是普遍现象,十多年过去终于破题。这得感谢曾宪一的高瞻远瞩和徐汇中学艺术老师们辛勤付出,在他们的努力下学子和家长积极参与并焕发出了崭新的艺术生命力元素。徐汇中学的正高级教师史莉莉就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负责人,她也感叹近五年来民乐和非遗传承环境基地改善。同时,她也很自豪地认为徐汇中学在该领域的积极探索,是徐汇艺术教育大手笔。
左起:徐汇中学校友、上海市政协委员,曾宪一校长和作者在上海社科院的合影。
2023年12月26日,曾宪一校长从教三十五周年理论座谈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总部举行。洪民荣研究员、史莉莉特级教师和汇师小学特级校长宓莹都应邀与会,我们聆听了曾宪一主讲汇学五育共举的校园创新实践;并对于他“科创和艺术可以共荣观”的具体阐述,印象都是极为深刻的。我当时也补充说,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会爱好艺术和乐器!
去年12月26日,曾宪一校长从教三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举行,图为会场研讨场景一览,汇师小学校长宓莹在发言中。
而在本月24日的徐汇中学艺术汇展中,观摩者们就发现有两个石破天惊的节目。一是校园剧,飞机模拟驾驶与设计制作。史莉莉老师的说明是:曾经只有飞行员才能操纵的驾驶室,“因为我们学校的 787 模拟驾驶舱,使得同学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飞行技术,逼真的驾驶舱,仪表屏幕,操控杆,燃起了大家心中对于航空的热爱!因为热爱飞行的同学太多了,学校各个校区还配备了桌机模拟,可以同时容纳100多人。自发钻研,自主学习,同学们的热爱有了支持,有了方向,一颗颗航空种子萌芽生长着。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飞机飞上蓝天。”有了深切的科创教育体验,就必然有艺术形式加以表达,可谓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创意数字绘画》是一项致力于探索数字绘画艺术边界的自主创新项目。本项目通过深入研究数字绘画的技术特点、艺术表现力和创新应用,旨在培养艺术创作者的数字化创作能力,推动数字绘画艺术的发展。王岩老师和两位学生现场交流教学实践经验。
校园剧《驾驶舱》,体现了飞机模拟驾驶与设计制作。
另一个节目是我特别欣赏的、体现历史元素和力量之美的古装舞蹈!即青春如铁、绽放塞外风采,徐汇中学高一学生演绎诗音画+男子舞蹈:《出塞》。场景意境如画:“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句诗描绘的是战场上英雄骑士的英姿,黄豆豆也曾演绎过。而在这个期末、徐汇中学高一学生则以舞蹈的形式,将这份英勇与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带来的男子舞蹈《出塞》,不仅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了卫国者的钢铁意志和奋进力量。
青春如铁,塞外风采,徐汇中学高一学生演绎诗音画+男子舞蹈《出塞》。
当然,曾宪一美育理想不仅是丝竹、舞蹈、情景剧,还有诗歌、合唱、书法和篆刻、剪纸……衷心希望徐汇中学的艺术教育越来越璀璨,祝福学子们在汇学沃土上美丽绽放!
参加主题汇演的师生代表们在徐汇中学合影留念。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徐汇中学课外辅导员王泠一
编辑:师好好
发布:许贞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