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特色办学 >>科技节
徐汇中学第4届科技教育创新大会暨第33届科技节开幕——科学家进校园科普讲座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11 23:09:22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685

2021年10月8日中午,由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徐汇中学和上海市业余科技学院承办的科学家进校园科普讲座活动在崇思楼小礼堂举行,本次活动也拉开了我校第4届科技教育创新大会暨徐汇中学第33届科技节的序幕。出席活动的专家和领导有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教授沈海军,上海市业余科技学院(上海科学会堂服务中心)副院长李丽,区县工作部主任尹丽丽,徐汇中学科研与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特级教师史莉莉。科技总指导苏裕老师主持了活动。全体高一年级学生聆听了一场由同济大学的沈海军教授带来的讲座——“解密神秘的黑匣子”。

微信图片_20211012141859.jpg 

微信图片_20211012141903.jpg 

微信图片_20211012141906.jpg 

沈海军教授由2014年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引入,使同学们对黑匣子与航空工作之间的联系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随后,沈教授介绍了黑匣子的外形和构造,原来黑匣子不是黑色的,而是明亮的橘红色,上面有反光胶带,便于人们辨别。同时黑匣子内部包含了飞行数据记录仪(FDR)与录音记录(CVR)两部分,解答了大部分学生们对于“空难后数据从何而来”这一问题的疑惑,并令大家更进一步地认识了黑匣子。而对于黑匣子记录数据分析这一较为抽象的操作,沈教授为大家播放了一段关于2015年台湾复兴航空事故的视频,并在视频过后结合黑匣子的安装位置对此操作进行了解释说明。

微信图片_20211012141908.jpg 

微信图片_20211012141911.jpg 

“为什么黑匣子能在空难发生之后仍旧得以保存呢?”沈教授分别从温度、重力撞击以及水压三个方面介绍了黑匣子“金刚不坏”的原因,接着由浅入深,为大家呈现了黑匣子的结构与原理,同时,与讲座之初所提到的的马航MH370事件相联系,沈教授告诉大家由于海洋中自带的噪音以及水深的影响,黑匣子非常难寻找,并再一次通过视频,使同学们更能切身体会搜寻黑匣子的不易与艰辛。讲座的最后13分钟,沈教授为大家播放了有关1997年南航空难的视频,其中机组人员的原声令会场上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坐在小礼堂的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不禁为机上的人员捏了一把汗,同时也意识到了黑匣子对于还原事故现场的重要性。

本次讲座,沈教授通过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料,使本抽象难懂的概念与原理具体化,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同学们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黑匣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当今的科技并不完美,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与突破,实现“不可能”。将来是否有更好的工具或者方法来取代黑匣子,更加实时精准地传输记录数据,还原事故现场,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而如今的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努力向自己的目标与理想靠拢,使未来掌握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

撰稿:高一4班 张家瑜

摄影:丁磊 

发布:许贞 

责编:史莉莉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