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为了更好地启迪汇学学子的科创智慧,激发学生的研究潜能,继上周科技节学生科创论坛展示后,我校举办了科技节专家讲座。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吴晓峰副教授莅临现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迈出科技创新第一步”的讲座。全体高一年级同学在勤体馆参与活动,高二年级同学通过腾讯会议收看直播。
讲座伊始,吴教授以诙谐的语言进行了自我介绍,并通过自己的求学经历将活动引入主题。接着,吴教授介绍了几项含金量较高的青少年科创赛事,并对相关赛事(如赛复创智杯、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评审标准进行了解读。之后,吴教授从选题和研究方法两方面详细分析了青少年科创项目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吴教授以两项学生获奖课题作为案例,讲述了学生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头脑中模糊发散的创意想法不断细化清晰,最终聚焦研究应用场景,挖掘出项目创新点的过程,为同学们展示出课题创意的产生、发展和实施的全过程,令同学们深受启发,感觉自己头脑中的奇思妙想有朝一日也可以有用武之地。
吴教授还与现场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建议同学们可以在科创实践和活动中不断摸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可以跟指导教师多多交流沟通,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跟同伴分享研究进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本次科技节讲座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大家从中汲取了很多经验与方法,感受到科创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创意灵感,在研究中借助智能体填补知识空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创新思维。每个汇学学子都可以参与实践人人做课题,人人会研究,人人能创新,点亮汇学科创之光。
学生感想
高一(1)班 黄弈磊
吴教授以“中学生如何做好科创”为主题,从各个角度展开介绍,并以“自旋式停车场”为例,探讨了它的使用场景等具体问题,引导我们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次讲座让我明白了科创的重要性,也渐渐找寻到科创的兴趣与信心,决定活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多彩的人生开辟新的道路。
高一(2)班 马艺婕
吴教授以几个优秀课题为例,让我们对一些科创赛事及创新科研项目有了深入的认识。从最初创意的灵光一现,到不断完善再到完成课题报告,拥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其间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更需要对学科的融会贯通和创新思维。原来我以为科研创新离高中生十分遥远,听完吴教授的精彩分享,我发现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在徐汇中学的特色科创环境中,汇学学子也将积极进行科创研究,培养创新思维,成为科创型人才。
高一(3)班 金梓萱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复旦大学吴晓峰副教授针对高中生如何做科创的讲座。在此过程中,吴教授首先对几个科创比赛进行了介绍,对做课题的过程进行了具体的讲解,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到怎样发现创新点做出了指导。让我收益颇丰。
高一(4)班 李奕潼
听完复旦大学吴教授的讲座,我深受触动。教授之语,点明探索未知、突破常规的关键意义。做课题是学术成长阶梯,其间创新思维不可或缺,不能循旧路,要有独特视角挖掘新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往后我也会努力培养创新思维,不惧难题,探寻未知,让想法落地生花。
高一(5)班 王锴睿
吴教授将科创比赛流程细细拆解,指导我们培养科学探索的思维和创新方法。以植物根系做比喻,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解释了目前科创比赛的宗旨是在专业领域角度的深挖,分析大量前人成功的案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发现在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使我受益匪浅。这次讲座再一次激发了我对于科技的热忱,立志要在这条充满挑战的科技之路上潜心钻研。
高一(6)班 李嘉琳
讲座中,吴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同时,他分享的几个高中生的科创案例也让我明白,想在科技领域有所作为,就要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我会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铭记在心,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一(7)班 张菡祺
讲座中,吴教授为我们讲解了科技类课题经常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建议,他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启发我们提炼要点,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今天的讲座中,我学到了在完成课题时应该从实用性、新颖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多方面考虑,受益匪浅。
高一(8)班 王星沅
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过程。吴教授在讲座中强调了创新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他提到了创新思维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比如要有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事物,要有勇气去尝试新的方法,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去克服困难。这些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创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技创新一定会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撰稿:苏裕、杨娜娜
摄影:陆舟斌、杨娜娜
发布:许贞
责编:史莉莉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