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 | 心态 | 代 表 | 个 性 特 点 |
思维 | 外倾 | 科学家 | 沉溺于研究自然,缺乏鲜明个性、似有冷漠与傲慢 |
内倾 | 哲学家 | 希望别人理解其存在,渴望离群索居以便沉溺与玄想,易受压抑而导致精神变态 | |
情感 | 外倾 | 女性 | 表现为水性杨花,多愁善感,卖弄风情 |
内倾 | 女性 | 沉默寡言、难以捉摸 | |
感觉 | 外倾 | 男性 | 热衷于积累经验,但不过分认真,实事求是看待生活,但情感比较浅薄 |
内倾 | / | 沉溺于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思想和情感都较贫乏。 | |
直觉 | 外倾 | 女性 | 异想天开,喜怒无常、缺乏恒心 |
内倾 | 艺术家 | 往往被看作不可思议的人,自认为是不被理解的天才,不易与他人沟通 |
就社会一般人,性格类型表现不很明显,亦不为典型,但总可以看出主导方面因之定型。
从上述各种性格类型来说,每个人的性格类型都是他自己的性格特征的独特构造。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性格结构,必然具有自己的特征:
一、性格矛盾具有完整性和矛盾性。就性格的结构而言,人的性格的所有个别特征,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它具有完整的统一性,但这种统一性不是绝对的,只有在人的基本态度完全决定了其余态度的情况下,绝对的统一性才有可能。然而这个前提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统一性是相对的。因为客观现实本身有着种种矛盾,现实向人提出的各种要求或人向现实索取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如在某些人的性格特征中,高傲与谦虚、懒惰与勤奋、疏忽与缜密等因素,构成了性格的对立统一面,于是性格变得复杂。
二、性格结构的确定性,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所持有的恒常的态度倾向。确定性对于性格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如果没有它,性格就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样就显得反复无常缺乏主见,难于成为改造世界的主体。但这并不是说性格的稳定性会固定化、僵化和孤立。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塑造良好的性格。此外,性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改变。正是性格具有确定性和可变性,其在不同的情境中才能显出不同的生活风貌和特点。正象在内室中对妻子是一种面目,在会客时是另一种面目,在工作时更是一种面目。当然这些都是在确定的性格前提下发生的变化。性格是各人生活的投影,而又丰富了人的生活。
三、性格结构具有复杂性和主导性,既然性格是生活的投影,就必然具有复杂性,这在一般人身上都有反应。主导特征一般是指人们对待现实的基本态度。尽管人们的性格复杂,却都围绕着主导方面而构成了人的独特性格。
四、性格结构具有表层和深层的特征。一般来说,性格的复杂是基于千变万化的表象(行为)而言的。其实,性格复杂归根结底受制于深层因素,即所谓灵魂深处,如动机。正是人们内心所产生的动机是复杂的,决定了行为的复杂性。处于行为和动机之间,便是处世态度。处世态度也决定着动机的是否发生。从根本来说,处世态度受制于动机,受制于积累的应激经验。所以了解人的性格,必须纵深窥探。
性格成熟
性格是怎样发展成熟的呢?它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或者它有无变化?这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心理学爱好者所关心的问题。性格的发展、形成及变化,和人的遗传、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因素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人的性格?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争议颇大的问题。一般理论都倾向认为,遗传因素通过气质和智力而影响人的性格。在遗传因素的作用形成的气质,按照自己的活动方式,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样是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在帮助人时动作敏捷、热情溢于言表,而粘液质的人则沉着冷静,情感蕴含在心。气质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决定,所以,一开始气质就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早已为詹森研究证明了。不论儿童是由生身父母还是由收养或寄养家庭抚养,他们和生身父母之间在智商上总有显著的相关。詹森把此归因于遗传对智力的影响。进而言之,智力和性格都受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和类型的影响,而智力对人性格形成是有作用的。这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冷静地审时度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这样就会促使自己勇于克服困难,在艰难险阻中表现出自觉、大胆、果断和坚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大凡政治家、发明家、作家、艺术家,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他们都兼有高度发达的智力、创造力和优良的性格特征。
性格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环境是性格发展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圈子以及工作实践来发生效应的。
性格的成熟是相对的,绝对的成熟是不存在的。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不定来讲,性格也有一定变化,但是,除非较大刺激(比如失恋、对自己重要的人发生意外、重大失败或挫折等),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就基本稳定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