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发展 >>德育活动
青春在感恩和行善中歌唱——高一年级汇学核心品质培育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3-01-04 23:18:21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319

《九章》有云:“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本学期高一年级围绕“善良”这一汇学核心品质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将善良之木根植于每一位汇学学子的心中,愿其在成长道路上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忆古思今 继往开来

善良,是不断传承百年历史。2022年9月19日中午,高一学子参观了汇学博物馆和汇学长廊。进入汇学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重温了学校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图文并茂的实物向学生展示了汇学各个时期的办学成果、名人事迹。一幅幅老照片阐述着汇学的往昔,使学生对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此外,学生还参观了汇学长廊。长廊上独立拱形边框中依次镶嵌展牌,古朴的黄铜色做底,文字穿插黑白相片,展示出自建校以来汇学一路的发展历程。历史的剪影在画面中呈现出立体的姿态,而一帧帧图像也被历史中的文明衔接,它们共同搭建出“西学东渐第一校”生动的过去。

通过此次参观,高一学子深刻体会了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辈风貌,也必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勇担爱国荣校、民族复兴的大任。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446.jpg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641.jpg 

善良为火 传承作薪

善良,是慷慨的经验分享。在英才计划开始之际,我校组织了一场英才计划宣讲会,此次会议中,我校入选2022年英才计划的潘彦等九位同学依次上台分享经验与心得。

他们介绍道,参与英才计划必不可少的是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同时以自己为例子向学弟学妹们证明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付出艰辛,但收获的知识让一切都值得。

学长们分享了许多“干货”:参与前置培养课程对课题研究很有帮助,要做足准备,以应对笔试和面试;面试时,需自信地面向老师,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在课题的选择方面,可以从现实入手,挖掘创新、切实的研究问题,注意要与所选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同。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649.png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652.png 

善意无声 情谊逾恒

善良,是春风化雨似的交谈。“全员导师制”的开展,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坚持以生为本,积极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2022年10月11日,导师和学生的第一次破冰就擦出了很多爱的火花,通过做游戏、讨论、讲故事等方式增进了彼此间的距离。导师也鼓励学生可以随时与之交流、倾诉、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论是学业上的问题,或是生活上的烦恼、困惑等。“导师制”让学生找到了新的“树洞”,既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善良和蔼。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655.png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658.jpg 

恩泽韶光 育德无疆

善良,是“名家进校园”背后的关爱。对于当今的中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0月25号下午,高一学子共同聆听了由上海食品安全研究会理事刘少伟带来的“食品标签里的秘密”主题讲座。

刘理事带领学生阅读了配料表,讲述了“用料量递减原则”,介绍了垃圾食品的概念。刘理事表示,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高中生会不自觉摄入过多含有大量的白砂糖、蔗糖、代可可脂以及各种防腐剂的“垃圾食品”,这不仅无法提供必需的营养,还会导致肥胖等不健康现象。

最后,刘少伟理事给学生提供了完善的饮食建议:选择种类多样的食物,三餐以谷类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要适量,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饮料,合理选择快餐,不暴饮暴食,不轻易节食。

刘理事用他的善良、大爱之举向学生们诠释了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回馈社会。同学们受此启发纷纷表示学以致用、帮助他人便是善良!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02.png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05.png 

丹心一颗 桃李万千

“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2022年11月,心理老师谢静为高一学子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其中,讲到兴趣与职业类型时,有着社会型人格的张桂梅校长——大山深处的“燃灯校长”——使得同学们感触很深。张桂梅校长手举奖杯,拿着奖杯的手上全是绷带,却有满眼坚韧。虽然年过六旬,但她依然奔走在教学一线,每年的寒暑假也从来不休息,而是养成了到学生家里家访的习惯,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学生身上,用爱点亮了万千大山女孩的人生梦想。

善良是我们从小到大贯穿一生的主题,无论是高中毕业进入大学,还是今后踏上工作岗位,保持一颗年轻善良的心,生命才会充满活力和激情。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09.jpg 

能言善辩 与时舒卷

多思善疑、知书达理。11月18日,高一年级的八场辩论赛拉开帷幕。如,论题“女士优先是否有助于性别平权”展开了激烈辩论。立论环节,双方一辩进行了具体陈词;驳论和自由辩论环节,双方二三辩敏锐地进行了提问和反驳;总结陈述环节,双方四辩总结陈述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比赛过程激动人心,各班辩手极力默契配合,台下观众掌声不断,给予了辩手们肯定和鼓励。辩论结束后,三位评委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双方辩手的出色口才,同时也指出了一些时控、思辨等方面的有待改进之处。

辩论赛锻炼和加强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应变能力,使学生在口才和交际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和提高。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12.jpg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15.jpg 

歌颂祖国 唱响青春

善良,要理解“大爱”的真正内涵。2022年11月,高一年级开展“喜迎二十大,班班唱红歌”活动,通过学唱红色经典革命歌曲,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和学生热爱学习、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

一首红歌一段历史,一首红歌一面旗帜。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各班必唱曲目为《汇学校歌》,校歌犹如一个学校的精神图腾,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和归属感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自选曲目范围为红歌,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到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和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传承时代精神发挥了纽带的作用。

红歌嘹亮,激燃了高一年级勤奋好学、进取创新的学子情肠;红歌嘹亮,照亮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形象。此次红色歌曲大合唱的比赛,高一学子用歌声传递善良的大爱,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19.png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22.jpg 

心怀善良 一路星光

善良,要学会守住底线、与人为善。12月15日,高一(3)班围绕汇学核心品质之一“善良”,开了一节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班会课。通过课前小调查,老师发现学生选择某些“助人”行为多出于世俗利益的需要,比如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班会课上,老师通过一个“勾不勾”的小案例,引导学生意识到,平时的助人行为往往只关注了眼前的“利”与自己的“乐”,而忽视了助人行为的起点是善。助人是为了乐,更是为了善。接着,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探讨了《老人与野鹅》的故事,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善念的层次决定了善举的意义,受助对象获益与否、获益深浅也影响了善行的价值。虽然我们不奢求每一次助人都能收获精神的富足、灵魂的升华,但要界定好助人为乐的底线原则,实现“己乐”,成就“他乐”。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25.png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27.jpg 

久怀赤心 携手并进

“文明其行为,野蛮其体魄”。生命在于运动。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体育节如期进行,为冬天带来了运动的活力。其中,尤为精彩的便是高一年级篮球赛。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在同学们的加油呐喊中,投进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欢呼的球,冬景增加了一抹亮色。

高一(1)班与高一(6)班间的角逐拉开帷幕,比分一次次反转、追平,最终在一片欢呼声中,高一(6)班夺得桂冠。高一学子在操场上挥洒汗水、强健体魄、增进友谊,也领悟了团队精神。篮球比赛虽告一段落,但学生将把在比赛中所学到的继续投入到学习中。

微信图片_20230105091732.png 

历冠三年,珠流璧转;日月不淹,常怀良善。“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善良如盏盏明火、点点繁星,照亮漫漫黑夜,温暖泠泠元英,我们终将“径行直遂,青云万里”。

高一年级校园生活剪影

《汇学,我们的新起点》

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Hrg90ZlHduQlbmuE7_CCkw

撰稿:伍春红

供图:高一年级各班

发布:许贞 

责编:马云豪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