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学生探索未来发展方向,践行“着眼当下 放眼未来”的生涯教育理念,2025年4月28日,我校高一年级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通过探访真实工作场景,体验感兴趣的工作活动,学生可以增强对职业世界的认识,明确个人、学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提升生涯适应力。
近三年来,我校职业体验点累计达44个,涵盖科创、文化传播、金融、医药、法律、环境、教育、公益等八大领域,通过构建“认知-体验-成长”的立体学习场景,切实增强学生的生涯意识,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沉浸式职业探索的机会。
在各类研究中心,学生深入实验室观摩科技在各领域的运用,聆听研究员讲解前沿课题,直观感受科研工作的严谨性与创新性,深刻体会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在新闻出版单位,学生走进直播间,模拟主持人播音流程,感受新闻传播的魅力;在银行,学生刷新了原有印象中对客户经理、理财专员、柜员等职业的认知,感受到科技发展对金融行业的深刻影响;在医院,学生们进行伤口缝合的外科演练,感受望闻问切的中医诊疗过程;在律所和法院,学生参与了模拟法庭,了解案件审理过程的同时,对法律有了更多的思考。
体验点: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体验点:上师大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体验点: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体验点:新民周刊杂志社
体验点: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体验点:徐汇区人民法院
我校职业体验活动是校家社共育在生涯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它不仅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促进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深度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校家社合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学生感言
在本次光大银行徐汇支行的职业体验中,我深入了解了金融行业的多元岗位与职业素养。通过实地观察与交流,原本印象中“按部就班”的银行工作被彻底刷新:客户经理不仅是产品推销者,更是客户需求的“解读者”,需要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数据分析能力;理财经理的工作远非简单帮助客户“拒绝风险”,而是通过动态建模与跨部门协作,在业务拓展与安全底线间找到平衡;而看似基础的柜员岗位,实则需要熟练使用数字化系统即使在高峰时段也做到零差错操作。这使我深刻体会到金融行业的严谨性与创新性,既要坚守合规底线,又需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无论是客户经理的沟通智慧,还是风险控制的逻辑思维,都让我对金融行业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高一(1)班 林子涵
来到国际传媒港,步入CMG上海总台,新颖的传媒技术如潮水漫过视网膜。指尖轻触调光台时,晨曦与暮色竟在液晶屏上流淌成河,原来那些震撼人心的镜头语言,都是传媒人用科技雕琢的诗行。听着我国传媒领域技术的发展,看着一件件国产高科技慢慢诞生,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导播间如同交响乐指挥台,一块块监视屏正演奏着视觉协奏曲。当我凑近那复杂的调试台,突然明白:传媒人既是艺术家也是工程师,用声音编织情感,以科创传播力量。离开时抚过8K摄像机冰凉的金属外壳,忽然触摸到传媒行业的温度:科技在这里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让故事发光的魔法。这里永远生长着创新的枝桠,等待我们用热爱与努力浇灌成荫。
——高一(2)班 李思妤
2025年4月28日,我有幸走进上海中广核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职业体验活动。踏入企业,数字化实验室里前沿的核电与新能源技术成果令人震撼,工作人员对研发逻辑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讲解,让我对科技赋能能源产业有了全新认知。交流环节中,我与同学们围绕行业趋势、职业成长等问题踊跃提问,企业导师的专业解答为我们廓清了未来发展方向。此次经历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坚定了我深耕理工科领域的志向,由衷感谢学校搭建的宝贵实践平台。
——高一(3)班 王睿
这次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职业体验活动,让我们高中生大开眼界。走进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精神展览区,看到一件件珍贵展品、听到一段段科研故事,不由得深刻感受到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的智慧与毅力。随后的实验小鼠科普讲座,老师用生动语言讲解小鼠在生命健康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揭开了实验动物的神秘面纱。最后踏入实验小鼠的饲养管理区域,看到恒温恒湿的无菌环境和各种检测精密设备,现场真切体会到科研工作的严谨与不易。这次职业体验过程,悄悄点燃了我们心中对科研探索的向往和热情。
——高一(4)班 陈郑豪
撰稿:谢静
供图:高一年级学生
发布:许贞
责编:马云豪
监制:曾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