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命科学校本作业的自编自选实践
上海市徐汇中学 苏裕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型课程,高中阶段有三本教材和练习册供教学使用。目前,高中生命科学常规作业存在着目标偏狭、形式单一、内容封闭、总量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高中学生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教师自行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型校本作业。下面将列举我校高中生命科学教研组在校本作业设计方面的初步尝试。
一、编制校本作业习题
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出台后,生命科学学科面临合格考和等级考的双重考验。合格考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考试合格是高中学生获取毕业证的必要条件。等级考则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由于教材配套的相应练习内容较少,题型较旧,错误较多,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根据学生学情和考试要求,我校高中生命科学教研组联合XX中学生命科学教研组的三位教师共同编制了一套适合高中生命科学合格考的校本作业习题。
编制校本作业,适当增加学生练习的依据是认知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先前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会对后续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或解决新问题产生影响。知识和技能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越高,则越有利于迁移。因此,为了便于迁移,必须对先前学习的内容加以充分练习,作业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在编制校本作业过程中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每一节以知识点为单位,参照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水平,设置了知识强化、例题解析、知识巩固三个板块。其中,知识强化部分以填空形式呈现出需要学生牢记的知识点,列出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例题解析部分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题目3~5道,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并且配套答案和解题过程,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解题的思路;知识巩固部分设计了3~5道选择题,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每个知识点通过识记、运用、反馈三部曲,基本能够满足学生考试需求,达到训练目的。此外,该套校本作业还配套了章末习题和10套模拟卷(含答案),难度和题型基本符合未来合格考试的要求。今后,我们将根据这套习题的使用情况进行逐步修订,并且还会继续尝试与等级考相关的校本作业编写。
二、自选分层作业
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别。维果茨基提岀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启发我们在作业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针对学生的客观实际设计出不同层次和难度的作业内容供学生选择,帮助学生实现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过渡。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校高中生命科学教研组大胆尝试了让学生自选分层作业。例如,在第一册第三章《病毒》的教学中,我们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并且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以下至少一项作业,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一个月内完成。
A.自制小报,宣传病毒相关的知识。要求小报规格为4开、单面、手写或打印均可。
B.制作某一种病毒的模型。要求材料自备,除上交模型实物外,还要附上相关文字说明100字左右,A4纸打印。
C.录制一段微视频,宣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要求微视频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形式不限,可以是演讲、小品、相声等。
其中,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A,约20%的学生选择作业B,还有不到10%的学生选择了作业C。其实,这三项作业在设计时是分不同层次的。作业A考査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整理能力,以小报形式呈现还要求学生注意排版、构图,具备审美能力等。作业B考査的是学生对病毒结构的理解,制作模型能够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撰写文字说明能够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业C考查的是学生辩证看待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思想。通过微视频的制作,更加关注病毒与人类健康以及病毒在生产生活等领域的积极应用。这三项作业由易到难,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不同维度达成教学目标。之后,我们还开展了优秀作业交流展示活动,为的是增强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和学习兴趣。
三、开发实践作业
完成作业的场所不只局限于家庭和学校,作业的内容也可以脱离枯燥的习题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进行《生物进化的证据》这节课的教学时,我校生命科学教师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带领学生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问卷中包括下列内容。
1.你对自然博物馆的哪个场馆印象深刻,简述理由。2.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描述生物进化的历程。3.寻找加拉帕格斯群岛中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仔细观察,思考它们会给达尔文进化论带来哪些启示。
学生带着问题参观,不再盲目,这样的作业设计既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又提升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其实,类似的科普教育基地还有很多,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相关作业。例如,在学习《基因工程》这节课时,学生可能对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难以理解,对转基因动植物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教师可以将上述问题变成作业,带领学生参观上海交大生物转基因科普教育基地。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所见所闻,学生可以了解到转基因作物从实验室到餐桌的大致流程,排除心中的疑惑,并且将自己的感悟传递给家人和朋友,让更多人正确看待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这样的教育比教师的灌输更有意义,这样的作业设计比“题海”战术更有效,并且符合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理念。
总之,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遵循基础性与拓展性相结合、趣味性和应用性相结合、体验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层次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的不断磨合,最终会设计出一整套与高中生命科学教材匹配的科学、高效的作业体系。
2016年1月发表